冬日暖阳斜照

阅览6204 作者:邓世兰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6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这里下雪的时候算是盛景。乍开始雪花紧锣密鼓铺天盖地而来,久了,缓下来,成了徐徐状,就像人一时的情绪浪潮,狠狠宣泄之后便不再那么凶猛。雪住之后,一切归于寂静,原野中最好的莫过于那一轮暖阳。

早晨十一点的太阳远远地射来橘色光芒,稀稀拉拉地洒得很开,眼前景物瞬间亮起来,与白蒙蒙的背景有了对照。这时候光线还不刺眼,田野里铺了层厚雪,落上光,静悄悄的。

从路的尽头晃荡过来挤挤挨挨的羊群,鼓囊囊的肚子颤颤悠悠,阳光染在羊身上,泛起一层金黄。赶羊人看起来也精神了些,阳光在他冻红的脸上停留,像是燃起一道火光。

十二点的阳光有了温度,扑腾进车里,起初是蜻蜓点水般慢慢地在脸上闪耀,整个人便被激活了似的,有了讲话的欲望。

走进贝林哈日莫墩乡,房屋多起来,路边屋舍的外墙上堆放着一些近乎黑色的棉花秆,阳光下颜色又深了些。作燃料还是加固围墙不得而知。我们沿着主街道向东走去,天色明朗,风吹得也舒服。路边笔直的杨树直插入云霄里去,落尽了叶子,天地之间更是亮堂,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身上。

走了有一段路,觉出疲惫,进到路边的小卖铺,店内摆了张四四方方的木桌,挤着些男人女人,围了一圈聊天。店主站一旁,能随时迎上进店买东西的人,亲切地招呼着,不生分。店门外阳光斜照在墙上,安安静静的,走过去,置身于那一面墙的阳光里,微闭着眼睛,暖了身体,然后安安静静地走开,互不打扰。

有人连着气吹着呼哨,从北边的芦苇丛起,落进南边的荷花池。冬天的寂静真有点骇人,还能隐约地听到远处的市井声浪。

呼哨声响过,身旁的他像是放松下来了似的,活动起来,直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自由自在的,呼吸也是顺畅的。

阳光在毫无察觉中退了回去,山峦冷冷地蒙上一层寒意,渐渐失去了它的轮廓。他轻轻地把棉衣的领子竖起来,围巾狠狠再次扎紧。两条眉毛像是要连在一起,真是浓密,好似冬天的寒冷都一股脑地藏了进去。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南京

列车进入南京的时候,正值午夜,宣扬宿命论的文字预言过,这个时刻,用以安慰,然后离别。我想这样的散场,是被安排过的。比如我知道,我要停留的是某处,而不是南京。 会突然希望自己的路线能贯穿一个狭长地带,经过抑或是围绕这个城市的某些角落,哪怕只是停留一秒也好。虽然在我心里,这座恢弘的城池,早已经沦陷多次。...

《祭黄帝陵》林祖涵

祭黄帝陵 林祖涵 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

当一切看淡,就真的淡了

有人说,雨天是放声哭泣的时间,而我觉得,雨天更适合安静的忧伤,那份不动声色的安静何尝不是另一种狂欢?一个人的雨天,适合待在屋子里,发发呆、写写字。阳光如一条条金色的雨丝,沐浴着一朵朵桃花,让粉嫩的桃花更加艳丽动人,嫩得让人不敢触碰,若非要轻触,花瓣便片片飞舞。 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芬菲烂漫...

一个人的生日一个人的孤单

我终于知道,原来一个人的生日仿佛整个世界都把你抛弃了一样~,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一直以为自己有勇气,沏一壶凉茶~倒一杯热酒~点上一根烟,然后若无其事的过自己一个人不惑的生日! 心酸溜溜的,我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茶醉了,亦或是烟抽多了,嘴里苦苦的,心里酸酸的,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爬满了全身! 有人说...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匆匆从指尖划过,留下了饱经沧桑的面孔。 那丝丝白发,仿佛倾诉着岁月的无情。 那一年,我们总以为时光很长,埋怨时间就像一位老人,总是姗姗来迟。却不想转身后,就是永恒的别离; 那一年,我们总以为,只要我们愿意,一切都会如愿的发展下去。却不想,现实把你的灵魂从躯体中剥离,让你变成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