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的故事

阅览221 作者:王必东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271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由于是地主成分,三叔只上了小学就没有读书了,在家兄弟姐妹四个,他是最小的,今年已经有六十岁了吧!

三叔是个勤劳手巧的人,现如今都那么大年纪了,还在工地上做事,每年回家,我和他喝酒的时候就会听他讲某某工头对他怎样怎样好啦,某某人怎样尊重他啦!总之不喝酒他就会耷拉着眼皮坐在一旁抽烟。别人讲话他只是听,说到笑处他也会插两句,也会笑几声!说的话半句没有说完就问人对不对,错不错的!我尊重三叔,也迎合他的言语,其实有时候我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也点头称赞,一搏得他开心。

我们王氏家族人一般都有酒量。单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我记得很小就常给他数酒瓶!他就乐呵呵的坐在一旁,一边用烟管抽烟一边笑眯眯的看,我们家乡对礼数很讲究的,逢年过节晚辈都要给长辈送礼,我爷爷辈分很高,到过年过节他都收到很多白酒。开始是绳子扎扣的,后来是箱子装的,再后来包装箱变得华丽的不得了,可是爷爷却说酒的质量就不如以前好喝了。

我父亲也是能喝酒的人,我哥哥也是能喝酒的,我就不用说了。但是我们家族喝酒有个坏毛病,就是喝多了话多,喝多了喜欢吹一下,甚至有时候讲到伤心的地方还会哭。我见过爷爷伤心过,后来我大了才知道他肚子里苦水实在太多,如今日子好过了,说几句过头的话再也没有人干涉了,他也就常借酒说话。以前的事我奶奶也常和我说,爷爷的爸爸,大哥和堂弟解放前那一年,都去世了。这在农村是很少的,后人评论说我们家那个时候就衰败起来了,后来解放后第二年年底,二哥也是因为成分的问题被政府镇压了。最后一大家子:三个寡嫂,除了堂嫂一个女孩剩下每家两个小孩,自己带着四个小孩,挨冻受饿不算,还常被人连批带斗,这样一直低头过到包产到户,那个时候我就记事的多了。八十年代我的印象不是太好,记忆里有做不完的农活和说不出的憋屈,这样的糟心事多的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会在将来的文章里细说,总之那个刚运转包产到户的岁月里,给我印象极深的数夏夜打谷场上的说书故事场!

记得那次是夏忙的一个阴雨天,我家几个人抢收好打谷场上的小麦后,还有打谷场上其他人家的几个人来不及回转,就大雨倾盆起来。大家只好躲到我爷爷看场的小草棚里,眼看着漫天乌云压盖下来,把一个大白天遮蔽的如漆黑的午夜,几道极亮的闪电撕开天幕,似乎是一把利剑劈开宇宙。随即如滚筒震天般的雷声砸向地面,好多勤奋劳苦的人看着瀑布般的雨水,都忧愁地里的或者晒谷场上的庄稼。而我那时年龄小,也特别喜欢这样的雨,仅仅因为它让我解放,让我休息,也许我真的很懒的缘故吧。

看到雨水一时不停,几个人就叫三叔讲故事,三叔虽然不好说话,但是讲到他自己经历的故事的时候,还是津津有味的。

那是他前一年夏收前遇到的事,讲起来很恐怖,他们几个大人听到脸都发白,而我和哥哥吓得缩在被窝也不敢乱动了。

那几年三叔一到夏天,总喜欢去捕捉黄鳝泥鳅龙虾什么的赚钱,他在这方面是行家,村里都是出名的。事情是那年初夏的一个晚上,他去设置捕捉的笼子。设置的地方和时间都有讲究,一般一个地方短期不重复设置。时间更要把握准确,太早了给别人看到,五更天被别人偷去就不划算了。

设置后还要看它一两个小时,怕别人在你的地方再设置,那么重复搞混就不好了,时间一般晚上九点到十点结束,回家都要半夜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必须收,这就是规矩,也很辛苦。

那天三叔设置完后,在路上遇到别村的同行朋友,两个人就坐在清凉的田间地头,一边抽烟一边唠嗑。

那天晚上是个漫阴天,没有月亮和星星,四周看起来比较昏暗。回来的时候好在有手电筒,时间的确都好晚了。他拿着挑绳和扁担进村后,发现家家都闭灯休息了。四处黑茫茫的,偶尔几声狗叫,变得奸细拖长,好渗人的。三叔顺着手电筒的光亮走到自家大门口时,手电筒神经一样,一下子变得昏暗起来,渐渐不亮了。他拍打了几下手电,又变得模模糊糊起来,借着灯光刚掏钥匙开大门,忽然发现不远院墙墙角站着一个人,黑黑的直直的,披着头发趴在墙上。三叔吓得惊叫一声,问你是谁?那个黑影似乎一下子又模糊起来。三叔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就打开大门,准备进去。然想到那个人影又忽然发怵起来,再回过头看了一眼那个地方,发现真的是个人站在那里。三叔那个时候有二十三四岁吧,他吓得拿起了扁担,大声叫着走过去,可惜手电筒已经不亮了,只见那个人影慢慢转过身,借着微微的夜光,三叔发现转过来的人还是披头散发,似乎前后都没有脸一样,三叔吓得丢下扁担就跑回家了。

第二天我爷爷知道后就去那堵院墙看了看,想起三十多年前刚解放的时候搬到这里的光景。因为成分不好,一大家只有搬到这片别人都不敢住的老陵地,好多坟都迁走了,只有这座没有人认领。我爷爷当时心情不好,挖开后把头骨和几块长的骨头随便包了一下,到村西北大园陵地埋了,当时就没有在意,没有想到三十年后这个游鬼现世要害人了。

我爷爷当天就去了邻村把风水张先生接了过来,张先生很内行,只见他前后仔细的观察着地形,叫三叔叙述了一下那晚上的情形,他就拿着一个铜尺比了一下墙壁,念念有词。烧了几张纸符后,就叫三叔拿锨来挖他指定的一个地方,约莫三尺多深的地方,挖出一段胸肋骨和一段腿骨,当时没有几个人在场,但是在场的都惊吓的说不出话来。

后来爷爷在张先生的指引下把骨头埋到以前的大园陵地埋骨的地方,又是放鞭炮,又是祭烧酒,烧裱纸......

后来就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今年我三叔垒院墙的时候,在那个地方还烧了一刀纸,奇怪的是那晚上三叔就做了个梦,梦到那个地方有财宝闪耀,三叔惊醒后觉得很蹊跷,也不相信,辗转半夜就是睡不着,于是忍不住打电话叫上我哥哥一起去挖,就在那个挖出骨头的地方挖到了一坛子银圆,这是真实的事,好象还是袁大头呢!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一字千军论备战策略(原创)

2018.05.22 朝鲜拥核不能算是庙堂上的战略失误;朝鲜拥核实质是修正主义反动派的一个意外。毛主席老人家骑鹤西去后,并不是中国真的没有什么战略大师了,战略大师都被压制在民间。当初中国开放背弃朝鲜小弟,已经是严重的愚蠢;现在制裁朝鲜,对中国是更加严重的愚蠢。很多网友认为:虽然当今我们是拥护朝鲜拥核...

三尺讲台挥汗如雨,一支粉笔指点迷津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是贯穿了一位人民教师的信仰。近两个月的教案准备,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今天,“启航”实践队的老师走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最认真的态度为同学们上一节生动的课。我们的工作在上榕小学已经开展了两天...

圆学子之梦,跨教育之步

为深入贯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涵,丰富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017年7月14日,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源”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后坡小学的支教生活体验正如火如荼展开,实践队伍里各个组员按部就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暑期,不一样的七月...

有意义的一天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一转眼,今天已经是三下乡的第三天啦!说起前两天,过得还是挺不错挺充实的。然而,今天由于身体不太舒服,所以今天早上我并没有和调研组的小伙伴们一起出任务,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小愧疚的。所以今天早上便在宿舍休息了一下。 到了下午,我们调研组还是一如既往地在下午3:00多在办公室开会...

成长如细水长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五天转眼飞逝,但微光社会实践队的一切事务仍然一步一步地扎实进行着,劳动中的时光总会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五天的时间足够让我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还有鸭曹小学可爱的小孩子们。“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虽然一开始的适应期很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