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烟阡陌,谁为谁把沧海守到桑田

阅览1022 作者:覆水难收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1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是谁在阡陌旁徘徊,是谁在古道边等待。千年的回眸,百年的孤独。寂寞谁同,孤独谁共。前世的擦肩,今生的相逢。曾经的痴心妄想,意乱情迷,梦醒随风而去。此刻:爱已无言,情已无声。泪却湿了双眼,流满心间。

为等你,走过了奈何桥,越过了孟婆汤,只怕淡忘了你的容颜,总是放不下那一份情缘!你来,或者不来,我总在这儿,爱也在这儿!你的微笑如酒,醉了红尘,醉了前世今生,醉了月色朦胧。

有一种痛叫舍不得,欲要拥有而又不能向前,欲要离开而又无法舍弃,左右徘徊,只能观望心痛无语,只能聆听心碎远离。断根,断念,断不了爱。

我用尽整个年华,却走不出悠长的雨季,一路行吟,一路回望,忆念不息,泪流不止。就将心化成一颗露珠,栖息在淡绿的叶子上,沉沉睡去,待下一世的晨曦,将我轻轻唤醒。那么,今生,可否允我尘埃落定,还我素心如月,温婉如玉,清眸流转,恰若初见时的盈盈。

当繁华落尽时间破碎,我在落败的残花前看见了一地忧伤,所有海誓山盟终不及命运的一夕,转变繁华尽头皆是残缺。谁为谁守望天涯?谁为谁望断归路,又是谁为谁繁锦成花,散落成雨?我轻吟在心中不敢忘。在轮回之前最后许愿,是否有人用一分钟的等待,换得我一生的期许?

谁为谁守望成一座永恒的碑,谁为谁凝结成一滴千年的泪。谁为谁把沧海守到桑田,谁为谁把黑夜候到白天。谁为谁把青丝熬成白发,谁为谁把青春耗成落花。谁让谁笑了,谁惹谁哭了,谁牵了谁的手,谁娶了谁?到底谁是谁的谁,知不知道答案也无所谓,不要去强求成为谁的谁!

好风如水,明眸似月。寂寞一段风景,忆来犹馨。蓦然回首处,月影水波弄情,望心事而今何如。谈笑间,一点从容,难掩破碎心。

一曲琴韵瑟瑟,悲欢尘世离合。醮一抹沧桑,盈满袖暗香,将尘俗情思泯于无痕。在指间舞落一世繁华,弹尽一曲浪漫忧伤。掮一轮皓月,携一缕清风,穿越千年尘烟。寂寞纤指滑过灵魂的忧伤,多少深情未了。多少笑泪飞扬,蓦然回首,惘然一梦,倾尽一生温柔与诗意,惘然回顾中,却早已遗失了你。

生命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虽注定灰飞烟灭,但是,纷繁的嚣尘,来过,爱过,痛过,流年逝,芳华尽,几多惆怅,几多惘然,只因剪不断,理还断。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只为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

人生如旅,亦哭亦歌,曲终人散时,不过是痛者自痛,伤者自伤。一场梦境,一场繁华。一转身离开的你,我用一辈子来忘记。谁放了谁的手,谁比谁更难受?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会一直挂在心上……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 本文由(清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捡段时光,记华年

如若,生命中注定有花要开,那么,就请时光做个见证,留一缕青春的馨香! ——题记 站在青春的渡口,时常想起曾经的岁月,觉得人间有时候真像繁华的沙漠,一望无垠的荒寂!唯记得,岁月毫不留情地将一缕缕青丝染上了沧桑的颜色! 青春,就像天边偶尔闪现的云彩,不经意间,它就来了,在你懵懂之际...

人生感悟,心灵的独白

人生感悟,心灵的独白 人生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反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虽然有些事情受人们认识水平和阅历所限,一时不可能看得很清楚、很准确,甚至会出现错误,对此,如果人们不去思考和悔改,而是有意逃避现实、刻意妄为、简单问题复杂化,都会将美丽人生蒙上阴影。其实,世界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是人心。你简单...

情深缘浅空悲叹,情浅缘深若奈何

生命的巅峰藏匿着太多的可遇不可求,语言的真谛犹如花开花落。 如果可以,请你回来,回来那个曾经的微笑,藏在我身影的旁边,让故事继续写出续集。 梦里的雨水总是余生的再也不见,人生的等待是繁华后的凋零,此刻的彼岸,没有我微笑的追忆。 高山流水,情山情海,人水两路,我在心间写了整个世界...

你的微笑,是我不期而遇的温暖

文/昕月蓝殇 经历过不同的事情,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样子,夜幕划过心田,一些时光只剩支离的碎片,在最后的怀念里,依然是你给的咫尺天涯。心中的痛,梦中的彷徨,皆在无缘的标签下沉沦,如果可以,甘愿做风中一朵雪花,即使只有片刻的停留,至少在你心中依然纯洁无瑕。 落红深处知冷暖,世事沧桑也寻常,半盏时光...

《焦山望月》丁谛

焦山望月 丁谛 住焦山数日,到定慧寺的大殿看过几回早晚课,每日听山顶撞幽冥钟声,耳朵里是充满了梵器的音响和“南无阿弥陀佛”的法号,倏然尘外,惟与风帆沙鸟作伴,不闻“市”仿佛已有多日了。 是旧历中元节的一天晚上,月光倍明,我们坐在华严阁的廊下,面对磨得光滑晶莹像白玉一样的石栏杆,脚也搁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