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清明

阅览2009 作者:费城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1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

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清明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气候温度回升,雨量也随之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但是,清明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出现,似乎便与纯粹的节气区分开来,二者因此有了明显的不同。

我查阅了关于清明的一些资料,了解到清明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清明节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清明不仅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踏青的好时节。在二十四节气里,似乎没有哪一个节气能像清明节这样,有着如此浓郁的感情色彩。

古往今来,清明节这一传统祭祀活动大约包含这样两层意思:清明,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标志天地清朗、寰宇澄净。而清明又是充满忧思的,在这个日子里,生者从喧嚣繁忙的现实生活中静下心来,在心中腾出一块地儿来怀念先人。而长埋地下的亲人,也因此得到安宁,化作香炉间袅袅的青烟和燃烧的纸钱,在清明时节萦绕、消散,化成烟雨,润湿了人们足下的青草。

清明表现了中国人的复杂情感。大约自春秋以来,清明节就作为中国人对逝者表达哀思的传统祭祀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集体追怀、祭奠先人,每家每户都会把拜祭活动当作一件大事对待,漂泊在外的人也会在清明来临的日子重新返回故乡,在逝去的亲人墓地前烧香祭酒,寄托哀思。扫墓的人们挎着盛满祭祀物品的竹篮,有些还会带去镰刀和铁铲,锄去坟头上旧年长出的野草,修葺土坟,垒实墓基。因为与泥土和青草有关,于是,又有了踏青的另一层含义。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在中国的诸多古诗词中的清明,多有描绘一种曾相识的寂寥落寞,更有一种撩拨心弦的感动。仿佛一缕淡愁在烟雨迷漫的山岚间飞升,是在嗟叹岁月的不易,更是感叹人生苦短,生命流转如飞花易逝,开落之间,转瞬又是一年春来到。

在清明时节,在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我们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丽,于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的寂寞轮回的释然。无论闲情逸致也好,愁绪满肠也罢,我想,都表明了后辈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 本文由(弦月)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故乡的大山

昨夜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从崖边跌落,落入了万丛紫丁香中; 梦里那条盘在半山腰的小路,一如我儿时记忆中的模样;醒来后雪岩山三个字一直在脑子里回荡,雪岩山,是我故乡的一座大山,供奉了很多神像,据清巩建丰着《伏羌县志》记载:雪岩山,地峻险,穿石穴居,那里山势奇险,如悬崖壁挂,似刀削斧劈一般...

最美的年华,似水流年

繁星漫朔了整片黑夜,微凉的风袭过微湿的面颊,心河中泛滥着莫名的情感,亦真亦幻,思绪在这喧闹的寒夜飘飞…… 在凄婉的夜中想到你,似乎是我失眠的唯一理由。一直以为距离并不算什么,它亦不能改变什么,但是现在的我却发现往日的我我错的如此离谱,它改变了我周围的一切。在时间和距离之间我们的友情是如此的脆弱...

时光深处爱在游走

搬来新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已经有几个月了,在这个平静的地方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上班刚下楼,楼下的一位阿姨看着我,我礼貌的点点头对她报以微笑,然后她突然问我,说:有一个老头每天带个小孩,那个小孩是你家的吧,我说是啊,是我家的,然后她接着又问,听说孩子的爸爸不在了,孩子这么小,真是可怜啊...

中学生美文摘抄大全

中学生美文摘抄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信念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无愧无悔才是人生: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沙叶新...

家山的泡桐树

整日的忙碌,差不多快记不清是什么时节了。感受着逐日攀升的气温,隐略间,似乎觉察到春天在不知不觉间,已渐渐消逝。翻开日历,小满都已经过去一周了,心中一股淡淡的忧伤袭来,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静静地向窗外望去,看见烈日下的苍翠,突然又回味起那个浩浩荡荡的夏天,回到故乡的情景来。 回家的心情总是激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