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的守候

阅览975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2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壮士远去,易水寒流,垂泪对月而泣,不曾回首。春去冬来,年复一年,花谢复开,被黄土掩埋的红木古琴早已光华不在。孤江岸,江水感慨:那曾是一世最美的守候 这片江水孤独辗转了千年,经历了多少花开花谢,多少惆怅离别,已无法记清了,唯一仍记着的是那唤作若萱的女子 眉目清雅,肤若残雪,十六岁的若萱已是倾城佳女。若萱的母亲是才女。若萱自幼学琴,弹得一手好琴。若萱经常在江边弹琴,因此,也遇上了她一生的守候。余谦 姑娘,可否为在下弹上一曲? 若萱回眸,一见入芳心,白衣飘拂,素白衣角被孤风无声的扯起,手挚画扇,风度翩翩,只是笑颜浅淡,让人无意。若萱淡笑: 好 。话语浅淡,却再此留下一段守候。一曲悠琴醉了意中人。她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余公子的无颜神色,一时慌乱,竟拨断了琴弦。 琴声戛然而止,男子抬头轻叹: 姑娘好琴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那得几回闻啊!只可惜,未能奏尽。 若萱面色羞愧,开口道: 公子,抬高小女子了! 经年半卷尘烟,残叶落地生根,夕阳的余晖在江边撒下。看着这位公子愁忧的眼睑,似乎明白了。若萱轻声问道: 公子,为何忧伤。 最后若萱得知他明日就要辞去,不能安于此地,听到这,若萱心中不禁一片凄然。余谦淡笑开口: 姑娘,在下明日就要启程,不知姑娘可愿相送? 若萱心中茫然,浅笑道: 好 。 孤风未止,江边人稀,若萱江边抚琴,她希望他不走,可是却要送他乘船离去,心中不免寂然,泪花未落的谱了曲《送别行》,江水击岸,琴音凄婉。 此曲送别太过凄凉,在下视姑娘如红颜知己,那日听闻姑娘一曲,实为奇曲,不知姑娘可否伴着江水声再为在下谱上一曲。 若萱轻笑,我试试 若萱弹着古琴在江边看着余谦离去,不觉泪不止,心不舍,直到孤船消失在江的尽头。 余谦终究还是走了,若萱仍站在江边奏琴而等。他走时说: 姑娘才绝,有朝一日,在下一定寻姑娘再奏一曲。 若萱想。他一定会回来的。于是,每日奏琴望江,盼君归。年复又一年,痴泪忧琴漂白了一缕缕青丝,时间在眼角刻下了几丝愁,昔日少女已不复存在。 江水不断,若萱仍在守候着那一份初见。 她还想一直等下去,只是没有时间了。她把古琴埋在江边。笑道; 就由你来替我守候吧! 她坐在江畔石边最终化为了一尊石像,她仿佛又回到当日,男子凝望着她的眼眸 后人在石尊像上刻下:一生待君归,却不见君回 泪江 后人说这条江叫泪江,是因为若萱为等君归哭成的。 往事散尽,江水悠悠。朦胧间,已记不凊是谁拨动了琴弦,谁轻吟《送别行》,只有江水还记的那段美丽的守候

➥ 本文由(墨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人难再,情难复,所有的错过都成为一种过错

记忆,若能踏上归程,我将不在矛盾与反复的日子里存活。 【1】把你写进往事 时光瘦长,记忆初时相遇是在春夏之交,如梦如真,如痴如幻,习惯了霓虹闪烁,习惯了七彩世界和冷暖生活。人生路悠悠,沿途风景太迷离,遇见的人很多,想遇见的,不想遇见的都不容我左右,记得一张笑脸,阳光,清澈,纯粹得无任何瑕疵...

寻一片幽静,度过如水的年华

仙子采药为人间, 莲花瓣瓣催梦眠, 梦深渐入花影境, 却惹蝴蝶纷翩翩。 ———摘句 我想,去寻一片幽静,度过如水的年华。 (一)越古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 走在青砖白瓦上,感受历史的沧桑。这墙,这瓦,这青苔,这招牌,都仿佛不是人间的存在。古典素婉,庄重大气,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伊人。...

半生缘,一生痛

下晚自习的铃声已经响了,同学们陆续地走出教室,我依然坐在那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蜡烛,因为一会就要熄灯了。我每晚都是如此,趁夜深人静,别的同学都去洗刷了,我安安静静地抓紧机会多学一会,准备这一年的高考冲刺。 出身农村的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我唯一的出路。那个时候...

梦想的魅力

日子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半多的日子,我对这边的环境和学生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由于下雨,原本五年级安排的安全课取消,换成班会课。我借这次班会,上了一节梦想的课堂。我问我的学生们以后想当什么,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回答迥然不同,有的想当宇航员,因为想遨游在美丽的天空中,俯视这冰纷色彩的世界...

把美好的憧憬留在田野上

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正式步入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新有小学支教的第四天。新的一天伴随着鸡鸣声缓缓而至。 几乎每天清晨,整个校园都笼罩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经过几天的教学,支教组队员们对小孩子们的性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工作步入正轨,愿意来学校的小孩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