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春晚

阅览841 作者:程林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2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春晚是文化大餐,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其乐融融。今晚又的除夕夜,我不禁忆起儿时的今宵,那是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七十年代初,我们村也办过春晚,不过其春晚不同于现在把人们分隔在自家房子里,而是聚集在戏台前;时间也不止于一夜,而是一连五六个晚上。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年味之浓厚,没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我们村是徽剧之乡,村里演徽剧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也没中断过。演出都是村里三十岁男丁值年,演出费用、组织工作都由他们负责。演员都是十几岁的小学生,不过在七十年那个特殊时期,样板戏取代了徽剧,演员由小孩换成大人,除了八个样板戏外,还自编自演现代剧,不愧是徽剧之乡,业余剧团代表公社在县里调演屡屡获奖,还被歙县的几个公社请去演出。

戏一演就是五六个晚上,离开演还很有好多天,大家就安放凳子,那凳子为看戏特做的,名为“看戏凳”,有一米五的高度,可以坐七八个人。谁占着位置谁就安稳地坐在那看戏,别人不会把凳子移走。戏台对面是学校教室的走廊,下雨淋不着,又高于地面,是可算的是雅座,我家都是提前占了那地方。

下午进行彩排,戏台下已有很多人,小孩居多。演戏前先游灯,我们这里的游灯有压灾辟邪之说,为了孩子平安,大人把自扎的灯拿出来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游灯。小孩小,大人要么抱着,要么拉着,带着孩子游。游灯的队伍有一二百人,火篮、锣鼓、鞭炮开道,夜幕下游灯队伍像一条火龙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演员都是乡里乡亲,看他们演戏特别来劲。一般坐在凳子上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年人可不坐,他们喜欢扎在人堆里凑热闹,故意涌来涌去,起着人浪,俗称“倒人阵”。我们小孩对戏不感兴趣,站在凳上看热闹,觉得“倒人阵”很好玩。为了安全,让民兵维持秩序,下来逮捣乱分子,被拖上台,教育一番放了回来,小青年下来后故伎重演,他们还是有分寸的,那么多年从没发生过踩踏事件。在演戏过程中天空会来一个不速之客,原来是好事的在放孔明灯,那灯特大,小面还挂着一大串小灯和鞭炮,在空中噼里啪啦,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空中。

每到春节演戏,邻村的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有的不单纯是为了看戏,而是享口福。戏台边上摆设摊点,卖糖葫芦的,卖甘蔗的,卖臭豆腐的,臭豆腐是我们村的特产,花上几毛钱吃过饱,有的还就着臭豆腐边喝酒边听戏,乐哉悠哉。

正月演戏至今在我们村还延续着,可到古戏台看戏赶热闹的人屈指可数,难以再续往日的盛况。儿时的春晚已渐行渐远,随之而去的还有那纯朴的民风民俗。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孤寂的冬夜

孤独的夜,只有一颗孤独的星悬挂在遥不可及的天边,相伴着一个孤独的我。没有忧伤与喜悦,没有欢笑与泪水,但却并非平静。 可能这个世界原本就不曾安谧过;又或许这个世界原本是安谧的,只是被人心的自以为是给打破了……至少现在的我是处在一种燥动同忧郁之中的,并且是那种莫可名状的,找不到感觉的那种。...

我在等一个人

我在等一个人 一个愿意走进我的生命分享我的喜怒哀乐, 同时也愿意让我走进他的生命体会他的爱恨情仇的人。 一个不是因为我的什麽喜欢我而是因为喜欢我而愿意接受我的一切的人, 一个知道我不完美却依然喜欢我甚至连我得不完美也一并欣赏的人, 一个不在乎别人对他是否赞美而只在意我的肯定与认可的人,...

挥洒汗水 点燃激情

阳光洒在学校操场上,新的一天开始了。早读课到课室教小孩子们唱《虫儿飞》,他们银铃般的声音是那么的稚嫩清脆,孩子们这几天也为明天下午的文艺汇演紧张的排练。 中午时刻,吃过午餐,我们文艺组队员就筹备下午运动会的相关事宜,吹气球、制作奖状,大家不慌不忙的展开工作。我主要负责运动会的“步步为营”游戏...

支离破碎的伤感心情

平静的心,如死水一样,静静的随着时间,由着日子的践踏;似水年华的梦已不再如昔;青春被岁月蹉跎的不堪回首。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曾经发生的一切,梦幻的日子在伤痛的心里变得支离破碎。 重新定位自己的足迹,却发现自己的激情在渐渐的泯灭;外面不安的世界,跟随跳动的灵魂,是那样的孤独。站在窗前...

冰心谁问

去鼓浪屿必须得坐渡船,记得还是小时候在家乡松花江上坐过轮渡,渡船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总给人古老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让人莫名的有些怀旧。 鼓浪屿不大,三转两转之间便已绕行一圈,那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无甚新意,闽南风味的吃食,于我也乏善可陈,倒是偏僻路径深处的葱葱古木,深深庭院,让我流连忘返,间或可闻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