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春晚

阅览841 作者:程林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2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春晚是文化大餐,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其乐融融。今晚又的除夕夜,我不禁忆起儿时的今宵,那是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七十年代初,我们村也办过春晚,不过其春晚不同于现在把人们分隔在自家房子里,而是聚集在戏台前;时间也不止于一夜,而是一连五六个晚上。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年味之浓厚,没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我们村是徽剧之乡,村里演徽剧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也没中断过。演出都是村里三十岁男丁值年,演出费用、组织工作都由他们负责。演员都是十几岁的小学生,不过在七十年那个特殊时期,样板戏取代了徽剧,演员由小孩换成大人,除了八个样板戏外,还自编自演现代剧,不愧是徽剧之乡,业余剧团代表公社在县里调演屡屡获奖,还被歙县的几个公社请去演出。

戏一演就是五六个晚上,离开演还很有好多天,大家就安放凳子,那凳子为看戏特做的,名为“看戏凳”,有一米五的高度,可以坐七八个人。谁占着位置谁就安稳地坐在那看戏,别人不会把凳子移走。戏台对面是学校教室的走廊,下雨淋不着,又高于地面,是可算的是雅座,我家都是提前占了那地方。

下午进行彩排,戏台下已有很多人,小孩居多。演戏前先游灯,我们这里的游灯有压灾辟邪之说,为了孩子平安,大人把自扎的灯拿出来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游灯。小孩小,大人要么抱着,要么拉着,带着孩子游。游灯的队伍有一二百人,火篮、锣鼓、鞭炮开道,夜幕下游灯队伍像一条火龙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演员都是乡里乡亲,看他们演戏特别来劲。一般坐在凳子上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年人可不坐,他们喜欢扎在人堆里凑热闹,故意涌来涌去,起着人浪,俗称“倒人阵”。我们小孩对戏不感兴趣,站在凳上看热闹,觉得“倒人阵”很好玩。为了安全,让民兵维持秩序,下来逮捣乱分子,被拖上台,教育一番放了回来,小青年下来后故伎重演,他们还是有分寸的,那么多年从没发生过踩踏事件。在演戏过程中天空会来一个不速之客,原来是好事的在放孔明灯,那灯特大,小面还挂着一大串小灯和鞭炮,在空中噼里啪啦,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空中。

每到春节演戏,邻村的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有的不单纯是为了看戏,而是享口福。戏台边上摆设摊点,卖糖葫芦的,卖甘蔗的,卖臭豆腐的,臭豆腐是我们村的特产,花上几毛钱吃过饱,有的还就着臭豆腐边喝酒边听戏,乐哉悠哉。

正月演戏至今在我们村还延续着,可到古戏台看戏赶热闹的人屈指可数,难以再续往日的盛况。儿时的春晚已渐行渐远,随之而去的还有那纯朴的民风民俗。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校园爱情,怎能抵御现实的残酷?

又是一个夏天,又是一次高考,又是一届毕业。 似水流年,穿过风花雪月,驮着人生百态,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告别纯真的学生时代,就要分离着相伴三年的梦!今夜,我们执手相望,说尽痴言怨语;明天,我们挥手送别,流尽辛酸难舍。此一别,天各一方;此一别,相逢何时;此一别,只一句:珍重! 校园...

我的心疼你都不懂

誓言已经散落一地,心还是留有伤痕,记忆在心碎中叹息,你留给我一个背影坚硬冷漠无言。一个转身之后,我们都成为了别人的某某。一次分手之后,我们就从此隔着一个宇宙的距离。一次相逢之后,我们都在望着对方的眼眸里寻找曾经熟悉的诺言你说过的话还有我和你较过的真。 夜里无法沉睡,你还是在我的眸里宿醉...

三个关系

能够在这样的一支队中,我感到十分的开心,同时给我也不小的压力: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的比我多,我要不断的进步才不会被他们落下。从活动的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说活动开展的怎样怎样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明白了些此刻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

只想梦见你

我伫足于阳朔古壁下, 久久抬头凝视着前人题跋发呆。 一个身着背带裤的女孩, 匆匆忙忙地走来, 无意间触碰到我的左肩。 她那略带抱歉的回眸, 我缓缓别过脸去, 继续抬头欣赏着壁上的墨迹。 良久之后以为她走了, 直到旁人提醒, 才发觉她居然还在我左边! 那个女孩一直还在呆看着我, 我才下意识地转过身去,...

咦,这个笑声……

白天,这里晴空万里,黑夜,这里满天星辰。 这里的天空湛蓝无暇,这里的孩子有着爱笑的眼睛。 当彼此熟悉,孩子们看到我们队员闲暇的坐在饭堂前享受这城市给不了的落日后的温柔时,便集体拉过哥哥姐姐们的手,陪着他们玩耍。 这些迟迟不愿回家的孩子们,在哥哥姐姐们的劝告下,有一部分愿意离校归家,但仍有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