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小说月榜

🥇 总热度

倾城一世长安街

阅览3981 作者:苏城皖央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4238 阅读时长:大约 8 分钟 ☑

元封初年,宣帝继位,长安一席繁华。

如今又是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于华灯初上时,城内贵家公子,闺中之女皆可戴上面具,步入长安街,吟诗弄画,于静池湖畔放逐荷灯。以诗会友,以才结缘。

苏城本是苏家二小姐,自幼于父亲苏士文习武,于私孰读书,自是京城文武双全的才女佳人。

今晚,苏城将墨发高高束起,戴上白色油墨面具,一袭中性白衫,刹是书生意气。

步入长安街,八月的长安,早已人影流苏,灯火流转,伴着清风微凉,一片繁华之景。对于这种热闹气氛,苏城很是欣喜。她轻摇桃花扇径直来到诗友会现场,远远的便看见好些才子佳人在吟诗会友。场面好不盛大。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长安道,此会是何年”

一个明朗的诗声落后,现场竟是一阵喝彩。苏城桃花扇一合,拍手连叫三个好!走近一看,是位书生打扮。一袭银丝勾边的月白色长衫,漆黑如墨的长发用玉冠散散束着,几绺细碎的额发微微遮着左侧眼睛,隔着面具漆黑的眸子看不出情绪。

众人在苏城的叫好声中缓缓投来目光,白衣书生作揖说:“在下献丑了,见阁下气度不凡,是否吟诗一首?”

苏城拱手回礼:“兄台有礼了,在下尝试方可,不如就对兄台的上首诗吧”

说着苏城桃花扇轻松折开

“清风抚羽扇,落日已安眠

当君怀归日,天涯共此时”

苏城一首吟罢,在场众人大肆欢呼,白衣书生也道

“阁下所对甚妙,不知可否留下大名?”

苏城见白衣书生仿佛用似笑未笑的眼神打量着自己,那种眼神如这烟波飘渺的气氛,竟让她险些失神。

“星汉西流夜未央,莫若静池湖畔遇”

八月的夜晚,清凉如水。苏城轻摇桃花扇,转身离去,清风拂来,将她爽朗的余语留在书生耳畔。望着苏城随人潮消失的背影,他总感觉这世上怎会有男人如此和女子这般相像,不禁失笑,眉眼轩昂。

白衣书生,其实是林倾。林家与苏家一道同朝为官,只不过此时朝中党派纷争。新党苏士文与旧党林官应自是同场似敌。

林倾自幼随大将军林官应在校场习武,性格孤傲,如今若冠,文韬武略,一表人才。

赶上花灯节,自是应当去静池湖畔赏流水浮灯。今晚又碰上羽扇少年,一句余语让他如遇故人,且不敢停步,便迈入红尘。

静池湖畔秋水点碧波,盏盏荷灯伴着静水,似流年一般渐渐漂远,岸边亭台宇榭,早已过了人声鼎沸之时,疏朗的人影映在这凉夜之中。

林倾应了羽扇少年的话,望遇静池湖畔。岂不知,此时或许空渺一夜。他拿出玉笛,立于湖边奏出明朗孤寂的声调。一曲奏罢,荷灯稀朗,人影寂寥。夜中凉风拂起他白袂飘飘,他转身欲去。竟发现身后立着羽扇少年,正轻摇桃花扇,对他轻轻一笑。

“兄台真是多才,如此空澈之曲竟也销魂夜色”

“是你!原来你真的来到此地”

说着二人竟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阁下极似故人,现在可否摘下面具,留下大名,让在下记住!”

苏城听罢,心里很不安宁,却依旧动容于眼前人的话语。

只得说“不如,我们一起,何妨?”

说着便轻轻解下面具,白皙的面容在月色下犹显得朦胧,绾起的鬓角露出光洁的额头,如画的明眸尽显深邃。

林倾的心这时轻轻一触,仿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没想到竟是这般才貌逼人。

“公子,是不是很吃惊,在下苏城。”请公子摘下面具。

林倾听罢,瞬时颤立,但转念一想,苏林两家再多过节终是政党之事,与少辈无关。

林倾摘下面具道:“姑娘好才情,在下林倾。”少年眉目英挺,神采飞扬,玉树临风的外表,尽显将士豪气。

在这意蕴清凉的八月长安夜,一切仿佛命中注定。一切又似前世轮回,在静池湖畔,苏城望尽林倾眸底深意,竟漫不经心的伦陷于这样的夜色未央。

“苏姑娘,林倾相信,静湖池畔,以水为证,便是我与你结下的缘”

语罢,沉默湮没二人的情愫。林倾见苏城低眸久久不语,点点失落漫上心头。此时月已隐入云端,片片墨云笼罩了长安,丝丝青雨落下。

林倾转身欲走,雨打青衫,白袂飘逸。

“苏城相信,一切际遇,皆因缘起。”

林倾顿了一下,转过身来,凝视这雨中女子,心底涌起无数暖意。

“苏城,他日若我为青帝,定许你桃花开十里”

“林倾,若你许我佛桑花期,定不弃亦不离”

………………

长安雨,空阶滴到明,阶前忆,落雨折扇戏。

便只为倾城长安一夜街。

元封初年八月末,匈奴来犯。只道是,宣帝下旨林家大公子林倾率兵出征。

苏城自是花灯节归来,眸底尽是天青烟雨柔软的气息,只一邂逅,便无法轮回思念。

林倾出征吉日已到,苏城又是一身男儿装扮,牵了自己爱马一路追到长安城外,见到林倾。

临走时,他对她说:“苏城,你保重,若这一战,我无法保证全身而退,你……”

她急忙打住他,一把扯过他的战袍,踮起脚尖吻上他的额头,眉眼弯弯笑道

“你活着,不管多晚,我都等你。你死了,不管多远,我都寻你回来。记着,保护好自己。”

“苏城,定不负如来不负卿!你且保重,待我回来,护你一世安好。”

他看清她眼底情意,勒紧了缰绳,打马而去。

八月末的长安城外,秋叶飘落,军队一袭烟尘赴北而去。

她眼里的他,白马银枪,衣袂飘飘,一去不回首。

他心里的她,束发高阁,眸深意浓,定不负她相思意。

很快,从八月过渡到十月,霜降过后,长安已是白雪飘飘。

苏城接不到边关林倾的消息,只是听说今年匈奴,那耶氏单于召集部落兵马,大军几十万与汉军苦战不休。

这日,苏城在校场习武,只听皇帝下旨围了林家,软禁了老将军。听说边关来报,林倾率兵两月未与匈奴分胜负。如今大军压境,以防他反,便以此要挟。

苏城彻夜未眠,破晓之时,披锦衣白衾,留一封家书,便携剑打马北去。

此时,塞外战火告急,十月白雪没城,寒风呼号。最近一场战役,林倾遭敌人暗算,中箭跌入悬崖,下落不明。

苏城顶雪而来,此时军中一片混乱。她没见到林倾,只听说,将军与敌交战,已是好几日未归。

恍若自己

跌入冰窖,心底透着寒意。

苏城顾不了太多,便骑马去了战场。血与沙曾交战于此,大雪覆盖一片荒芜。

她一遍遍呼喊着林倾,跌入深雪,歇斯底里。可是苍茫天地不见一丝回应,直到她跌入悬崖,枯藤荆棘刺伤她苍白的面容。

“林倾,你曾说让我等你回来,护我一世安好。如今,你在哪里……林倾,你答应我啊……”

在她几度昏厥时,在崖底发现了一个石洞,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快步进入。通道尽头是一间小草屋,走进屋内,被床榻上人瞬间吸引,不是他还有谁。虽他浑身是伤,沉沉睡着,但脸色红润,呼吸平稳,无性命之忧。苏城握着他的手,安心的笑着昏过去。

当苏城神志完全恢复之时,已在苏家府邸。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起那个山洞里的茅屋。只是模糊的记得,那段日子她时而昏迷,时而苏醒,记得茅屋里住一哑女,面容平凡。记得后来林倾叫她梦寻,对她温柔的笑,轻生细语。然而完全不认识苏城。苏城的心就像被针刺的隐隐作痛。

苏城回长安后,得知林倾自那次战役失利后,被一医女救起,后回到军中,重振军威,调兵遣将,从此节节胜仗。最终匈奴不敌汉将,五月过后,匈奴彻底败北,林倾率军凯旋归来。

皇帝下旨,撤了林家围君,待林家如初。

林倾归来日,已是春季。这日长安街大张结彩,举城欢庆。

苏城渐渐冷落的心又瞬间泛起波澜,她依然信守良人归来,护她一世安好。

只不过她今日一身女儿家装扮,轻绾几缕秀发,点上淡妆,长发齐腰,蓝衫白衾。依然倾城面貌。

远远的人群中,林倾轻挽一女子。他与她对视时,深眸远逝了曾经浓意。

林倾远远的望见苏城,一时的失神,仿佛故人至,却又无半点记忆。

人潮涌动,很快湮没二人身影。

林倾,她救你一命,你自当护她一世安宁

三月的长安,桃花芳菲,红尘涌荡,自是春风十里,却又塞北朔风袭来,卷上阵阵寒意,凉透人心。

自林倾归京后,汉宣帝对林家大肆赏赐。并且,皇帝御旨赐昏,新娘是梦寻。

婚期已至,林府全府上下,红意刺眼。苏城得知此消息,已近午夜。她面色惨白的赶到林家,府外灯笼高挂,府内红烛明亮,事实已无争议。她越墙而过,闯进后院花园,寻着灯光,碰到一袭红衣的林倾。

此时,院中白海棠已是绿肥红瘦,苍白的花瓣在月光下犹显凄凉。

此时,林倾与苏城双眸对视。

“姑娘,你是何人,为何深夜造访?”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苏城轻笑:“林将军,恭喜你。看来,你是真的不记得我了……”

“将军可曾说过,苏城,若我为青帝,定许你桃花开十里……”苏城哀婉的呢喃着曾经的诺言,一袭凉风吹来,海棠飘落知多少。

林倾静静地望着眼前人,听着莫名其妙的话语,竟是一阵头痛,意识被压迫的沉重不堪。

“姑娘,我只记得我妻,她叫梦寻

在下告辞,姑娘请回。”说罢便转身离去,只是不知道为何心口一阵隐隐作痛,说不出缘由。

望着林倾修长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苏城彻底绝望,独依海塘树,失声哭泣,自言自语……

“我梦见天青烟雨,柔软的气息,似梦似醒谁是真的你……”

今夜,不期然又下起了雨。三月长安雨,竟是离人泪。

苏城在烟雨朦胧中,长发凌乱,衣襟凉湿。

一切尘埃落定,林倾,你自是保重!

春夏悄然逝去,转眼秋意渐起。八月未央,花灯节又至。

林倾独自来到长安街,直奔静池湖畔,望着盏盏荷灯摇荡,眼前景模糊又熟悉。他静立湖畔,拿出玉笛,奏响去年的《鹧鸪飞》。伴着凉夜如水,清婉的曲调竟觉得,深深伤感之意。

在玉笛声中,去年今夕的场景一幕幕浮上脑海。充满才情的苏城一言一行,“你若许我佛桑花期,不弃亦不离……”全然再次重现。

林倾只是胸口疼痛不堪,原来埋的最深的感情,想起来最晚。可是还是全都依稀记起了。他很是欣喜,穿过人潮人海直奔苏家。

只是听苏家下人说,苏家二小姐,自从五月前一晚离家,从此再也未归。

林倾听罢,好像寒风裹体,五月前正是自己成亲之日。那日,他于海棠树下见到一个倾城却哀婉至极的姑娘,他漠然于姑娘的一言一行。不料她正是自己一见倾心的苏城。终是自己负了她。她一定悲痛欲绝。

过去的点点滴滴全都浮现在脑海,他为了她一句,等他回来,不管多久。以后的战争不论他受多大伤,都咬牙硬挺,终是自己最后一次受重伤失忆,将她忘的一干二净,难怪,每次见她都莫名的心痛。

林倾失魂落魄的回到府邸,来到后院。如今已是秋风萧瑟,他想在海棠树下找到她的余温,哪怕,只一点点。

只是,除了秋风扫落叶,别无他有。

趁着月色,林倾看见海棠枯枝上挂着一个玉佩,随风孤零的摇荡。他取下玉佩只见上面刻有两行字

人生不相见,动若参与商。

林倾仰天长啸,他明眸渐渐暗淡下去。为什么命运要和他开这么大的玩笑,而这个赌注竟是,苏城。

只是,这夜长安又是烟雨迷蒙,离人泪,不见故人归。

之后,林倾向汉宣帝请命,戍守边关。

都道是,元封七年秋,匈奴再犯。边塞粮草短缺,林倾孤军作战,寡不敌众。最终在有名的潲水之战中,殒身为国。

八月的塞北,狂风卷枯草,林倾在最后倒下时嘴角是安然的笑意。

风烟将息,他仿佛看见了,八月的长安烟雨夜,苏城深情款款的向他走来,倾城明眸,像极春风桃花开十里……

最终缓缓闭上眼睛。

一夜相遇,倾城一世长安街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国立本老人的二三事

国立本是位老公安,今年六十五岁了,身体很硬朗。退休前一直是建国道派出所的所长。退休后一直就没闲在家里,总是做一些公益事。助人为乐,国立本老人早已是习以为常了。远的咱们就不说了,就说说最近的两件事吧。五月二日上午九点,国立本在友爱道岗亭边帮助交警维持秩序。见一位老大娘先是坐在了路边,不大工夫就躺下了...

与猴哥的奇遇

儿子的幼儿园给了两张森林动物园的观光劵,本不想去,但调皮任性的儿子,一个劲纠缠,没办法,我只好领了儿子来到这里。 别说,公园里林深木秀,绿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确实是个游玩的好地方。但儿子最喜欢的不是这些,而是这里到处乱跑的猫狗小兔,和笼子栅栏里的老虎狮子等动物。儿子看见动物,一脸欢笑...

中心户长“破案”记

团堡大坝村退休干部名叫“初光”,已经八十多岁了,还精神矍铄,身体健壮。慈眉善目,对人和善,因此德高望重。2000年被选为中心户长,管理院子附近18家人家的事情。由于办事公道,人们很是信任,加上做事有办法,合道理,一当就是十多年。人家无论出了什么事儿,谁也不去找组长和村长,都去找初光户长。有了矛盾...

桃花劫

桃花劫 (一) 你说:“三月如歌,南风暖窗,桃花朵朵开,犹似粉蝶翩翩、白云朵朵、紫霞漫天。那是一场美到极致的盛宴。” 你说:“岁月会老,桃花不会。桃花永远是一群或素雅、或美艳的女子。” 你说:“你的老家有一个大大的桃园,每年三月桃花盛开时节,都会招来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赏花游园。她们穿的花花绿绿的...

干煸四季豆和红烧肉

今天是周三,有专家说周三这个日子里求爱成功率是最低的,我就偏偏不信这个邪。是的,我很倔强,有时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貌似是属驴的,那种固执,让我自己都心声佩服。 我站在宾馆的镜子前打量自己,我向来皮肤就好,刚敷过面膜的脸甚是水灵。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高挺的鼻子,一张鹅蛋脸,我的眉毛很浓密,我不喜欢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