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总热度

大凤子

阅览6281 作者:李百合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792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大凤子是四姐唯一的女儿,死时年仅25岁。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生过病,以前身体非常好,可以说从未吃过药、打过针。结婚五个年头却挨尖地一连生下了两个女儿。那年三月间忽然传来大凤子得病的消息,赶紧过去探看,令人失望得紧,她患的是脑癌——后丘脑三个恶性肿瘤呈星状分布,还都长在脑干上。由于位置不好,手术无法进行。仅比这个外甥女大5岁的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悲从中来,往事历历在目。

那一年,凤子才十九岁,经父母作主、媒人撮合已经订了婚。可她与男方十分谈不拢,之后这场婚姻便宣告结束。四姐夫、四姐姐只有这一个女儿,虽觉有些可惜,但也无可奈何。后来,凤子便与一个外村人恋爱了、结婚了。这是非常自然的事。然而,结婚之后的她改变却非常大。她为了把家过起来,费尽心机,极尽经营。起初是与婆婆不和吵着分家;分家之后想多为家里积攒几个钱,就拚命地干农活,生活上更是十分节俭,虽然不见得她家过得如何如何穷困。后来,她搬到了四姐姐所在的村屯,便悠着劲地与自己的父母吃在一起,从不花自己的一分钱。春节时杀了头年猪,仅留十来斤肉,其余的连同头蹄下水之类的全都让她卖掉。置办年货,仅买了二斤韭菜。这时候,她手中的存款就已超过两万余元了。这在一个偏僻而又贫穷的小村子来说也就够多的了,但其仍不觉满足,干农活仍是咬着牙地干,山上山下,地里家里,始终能见她整天忙碌的身影,那种艰苦劳作的狠劲,似乎下一锄头就能刨出一块金子一般。对四姐家的东西,她也尽情地刮拉着。年节用的米、面、油、肉、粉条、青菜、瓜果梨桃,乃至油盐酱醋茶一应物品全在四姐姐家拿。四姐姐仅此一女,无可奈何,也任着她的性子由着她。

大凤子拚命地劳作、拢财,似乎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兆头。她用尽心机艰苦劳作不说,脾气还非常地暴躁,对自己丈夫的懒怠常以生闷气的方式抵抗。而且这时,为了钱财,她变得似乎六亲不认了,不但和自己的父母在钱物上针是针,线是线的,就连我们这些当舅舅的她也毫不客气,已经“小抠儿”到了极点。那一年三哥哥出了大事,急需钱还债。恰巧县糖厂因他中了一个“甜菜大王”奖励给他一台两三千元的新彩色电视机。三哥哥就要卖掉还债,可没人买。是大凤子买了,仅花了一千多元钱,附加自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就买下了。三哥哥无可奈何便换了。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在自己的嫡系亲属中间放高利贷等等,真是认钱不认人,吝啬到了极点。大凤子患病时,大小便失禁,全身抽搐,抽得嘴斜眼歪。其疼痛时,全身的肌肉、骨骼都颤抖,但她从来不哼一声。

大凤死去那天,风刮得好大,吹得秫秸杆栅栏呜呜作响,像在为她死去的年轻的生命吹奏一首悲怆的挽歌。父母已没了哭声。三个月的护理,已经把他们的眼泪哭干了,把他们的心血熬干了。到了启棺“开光”的时候,我看到了大凤子死去的神情:她的脸像张黄纸瘦得吓人,两只大眼睛无神地瞪视着,牙关咬得很紧,白碜碜的露着。像是咬牙瞪眼憎恨着命运对她的不公,又像是极力地抗拒着病痛,又像是告诉她那三岁和四岁的女儿:没妈的孩子,一定要挺得住,争口气……。然而,她毕竟死了,多少遗憾只能留给活着的人,尤其对她的父母和孩子。活着一心拢财,倒使其失去了人生的真正的价值,虽不见得拢财就必死,也不见得是因拢财而死,但实实在在来说,这种活法是不是太累一些了呢?忙忙碌碌这几年,她累的不是身体,累的是心啊。她是是真正地枉了一场青春,枉了一场梦:

开眼光,明晃晃;开口光,吃猪羊;

开心光,亮堂堂;开手光,抓钱粮;

开脚光,上天堂;开耳光,听八方……

春风乍起,古老的“开光”号声和着凄唳的风声,纸钱飞舞,蒙童嚎哭,灵幡飘飘荡荡,是大凤子真正地进入天国了吗。

遥远的铃声轻颤,

在天边渺茫的响起,

再沉落……

那是奈何桥上,

亡魂不舍昼夜的歌声……

奈何桥上,孟婆悠悠端起汤碗……

来者形形色色,

有木然,有平静,有狰狞,有恐惧……

半推半就,颤颤微微……

汤端一饮而尽,

终究没人逃的脱,

终究要喝的一点不少,一点不多……

孟婆悠悠端碗汤,孟婆悠悠收汤碗……

前生再怎么深恋

走在这奈何桥上也是步履稳稳,丝毫不乱……

心静如镜,心沉如石……

作者简介:李百合,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老年日报特约专栏作家,《小说阅读网》、网易网签约作家,出版过长篇小说《天生我材之关东匪后》,发表网络长篇小说《大碱沟》、《碱沟娘们儿是神医》、《寡妇警医》,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现就职于黑龙江省明水县纪检委。

➥ 本文由(微风)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三个人

阳光当头照,郊外公交车的站棚下还是很热的,还不时的一阵热浪,这是最热的六月份。站棚后旁边有冰棍铺子,东边有棵大槐树,旁边有口老式的压水的井,有三个老爷子和四个个中年在一旁的石桌上下象棋。 远处小跑过来了一个人,看样子难受极了,戴着手表的右手也放在眼睛上方,左手提着一牛皮做的包,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裤...

一上午的热情,一瞬间的恨

北京的春天,要比远在北方的抚顺暖和许多。虽然同样属于内陆性气候,但两地的纬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一个是39.9,一个则是41.88。虽说只差了这么将近两点,但这两点可就意味着222公里的距离呀。 感受着北京的春,北京的霾,北京的人潮,北京的车浪,我忽然发觉,或许纬度上的差距并非温度的纯粹体现...

太高

山坳里空气清新,花开得香有几里,鸟在林子里不停叫唤,雾气湿厚,有些看不清山路。 施方走着走着,漫不经心。今天和平日一样,妈妈在床上躺着,自己走几里路去村里的小学。 爸爸在省外打工,常年不见身影。留下重病的妈妈和哥哥还有自己。妈妈自打自己出生就在床上,不能多动,更不提农活了。哥哥比自己大出好多...

最美年华遇见你

青春期未命名的悸动, 介于喜欢与爱之间, 说不清道不明, 没有刻骨铭心轰轰烈烈, 却挥之不去怀念了一生。 ——致卷首《最美年华遇见你》 Part.1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天还是那片天,人还是那群人,你依旧不属于我。——江菁 A市, 一家酒店内,多年未见的同学在此欢聚一堂。 “阿菁来了,来来来...

今晚有约

一 外国某作家写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给别人抄写东西的文员,他的生活十分窘迫。每月的收入全部用来交房租和日常果腹,要想买一件衣服,必须从牙缝里抠搜一年半载才有可能。他每天的每个时间段都在做同一件事,和相同的人打招呼,回到家一如既往地枯坐、叹息、睡觉。上司对他态度蛮横,他每天活在害怕失去工作的惶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