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爱情和理解总是分不开的

阅览4202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6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努力的女人。留学归来后,我很努力的开了一家关于留学咨询类的公司,并且把公司的业务开展得风生水起。在同行业也有了颇高的知名度,还经常登上这个城市的电视台或者报刊杂志。因此认识了房地产大亨王振,不久就结了婚。在所有人看来,我的婚姻是镶钻的,爱人多金英俊,我聪慧美丽,完美结合,无懈可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们也只有婚姻,仅此而已,彼此的选择不仅来自社会地位、事业互助,还有我们同一社会阶层的生活品味、习惯,都需要和谐。这与爱情是两码事。

其实,这三年来,我一直有一个爱情知己。他叫陈军,是个诗人。我们是在一个派对上认识的,我起初实在没有当一回事。可是第二天,我开车回家,电话响了,我接过耳麦,他说,你喜欢听什么歌呢?我想了想说:《成全》。他说:好,我现在就唱给你听。然后我听见他用心地动情地唱,旁边是摩托车的马达声和呼呼的风声,我一时诧异他在什么地方,我一转头,就看见他一手把摩托车把手,一手拿着手机放在嘴边满脸笑容地唱着。那个瞬间,我沉睡的青春被唤醒了。

为了不被王振发现,我给自己的手机加了密,将陈军的所有信息隐蔽起来。然后雷打不动地交往。陈君是个阳光大男孩,天真、热情、快乐、很率真。我把我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他也把他那段刻骨铭心、伤痕累累的爱情给我讲了。我听后问他:既然你知道和我在一起没有结果,为什么还要和我交往呢?

他想了想,咧着嘴笑了,把笔给我说,画一个圆。我努力地认真地画了一个圆。他就说,你看,不是每一个圆都要很规则的,但是只要你满意了,就不要在乎它是不是符合标准。我只是喜欢你,与你的生活和婚姻无关。我从来没想着要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听了后眼泪当时就下来了。那段时间,为了扩大公司规模,我每天疯狂地工作,拼命加班,身心憔悴。当我一个月后带着一张蜡黄的脸见到陈军时,他那双大眼睛一下子溢满了泪水,他一把将我抱在怀里,哽咽不已,他说,蓝,对自己好一点好吗?我不在乎你飞得高不高,我只在乎你飞得累不累?飞得开不开心。你这个样子,让我好心痛!

和王振在一起,他从来没有给我说过这样的情话,没有给过我浪漫和温暖,我们的温情都是客套的,礼仪式的。最滑稽的是一次,我们难得一次欢爱,正在亲密的当口,他忽然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说:坏了,说好跟个客户谈事的。不行,我得先走了。然后抽身匆忙离去,将我直落落地扔在床上,爱意搁浅。

我很爱陈军,如果真的让我做出选择,我宁可抛弃公司,抛弃王振,抛弃一切物质和财产,我们去过两个人的生活。一生一世。但是,我知道我不会,陈军也不会,他不舍得我难过。如果真的我亏欠他,那么就用我的爱来弥补吧。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买花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子有一个卖花的,骑着自行车到各村转。那时候没花店谁家过节或者过生日啥的就买些鲜花花装饰。 。。有一天他去了一个村子。就开始吆喝,这时从一个户人家走出一个姑娘,她走到卖花的前面说我要买些花。卖花的说完各种花的价格,那个姑娘就开始挑,挑了一些对卖花的说我先把花拿回家...

为了那个小小的要求

由于母亲在怀她时感染风疹,用错了药,她天生只有微弱的光感,世界在她的眼中一片混沌。15岁时,她开始在盲人学校学习跳远,20岁进入国家集训队,22岁获得残奥会冠军,成为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此后,她到一家橡胶厂上班,结婚生子,过着普通女子的凡俗生活。 美丽的爱情、甜蜜的新生活曾让她幸福无边...

抗日英雄韩增丰的故事

韩增丰(1915─1943),字光宇,1916年出生,河北平山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8区队区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这是一个距县城100多公里的、被大山封闭的小山村,居民大部分是外地逃荒来的贫困百姓,没有文化,靠刨山坡荒地为生...

教师节之三尺讲台

作为新到任的教师,陈雪多少会有些紧张,而偏偏自己又长了一张娃娃脸。现在的学生正是叛逆期,恐怕是不能服众。 刚到讲台上的陈雪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虽然自己曾经实习过很久,但是还是会紧张。第一节课双腿便开始打颤,不过还好,时间久了自然就已经习惯了。不过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校长的奇葩要求——当班主任!...

从善如流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故事 【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