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生存

阅览8302 作者:网友推荐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26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弱者生存

心静,才能看清世界。

澳大利亚的动物学家戴维森,一直研究猴子的生活习性。一次,他来到亚马孙河流域,将两只猴子带了回去,分别关进两只笼子里,每天精心喂养,并随时观察它们。

一年后,一只猴子健健康康的,另一只却不幸死了。戴维森百思不得其解,按一般人的眼光,如果两只猴子一定要死掉一只的话,死掉的应该是还活着的这只。因为带回时,死掉的那只猴子又大又壮,活着的这只却瘦小羸弱。

难道只是偶然吗?戴维森又进行了两次类似的试验,强壮的大猴子依然在一年内死去。

戴维森坐不住了,再次来到亚马孙河流域,这次他索性住在了猴子非常多的巴西,经过半年多的观察研究,他终于弄清楚了被关进笼子的大猴子必死的原因。

原来,凡是体大健壮的猴子,容易被其他猴子接受,它也乐于和其他猴子在一起,一旦有空,就在猴群中来往穿梭,同时还能得到其他猴子供奉的食物。这样的猴子最怕孤立,一朝失去自由,被关进笼子,往往活不过一年。那些瘦小的猴子则不然,没有同类愿意搭理它们,久受孤立,也就学会了独立。

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生命的悖论出现了:强者沦为生存的弱者,弱者反倒成为生存的强者。不禁想到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故事。

在德国东部布痕瓦尔德纳粹的集中营,看守人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死刑执行方式。

在集中营附近有一座埃特斯山,山间有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上拉起了一条钢索。在死囚将行刑时,看守就押着他们来到峡谷前,对他们说,谁能赤手空拳爬过钢索,谁就能获得自由。

按说比起挨枪子儿或刀子来,这有着一定的生存希望。但是,一名男性囚犯爬着爬着,坠入了深渊,两名,三名……十名……三十名,无一例外。这也是看守人员敢玩这种“死亡游戏”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根钢索足有2公里长,这些囚犯已被折磨得够呛了。

然而,到底出现了一个奇迹。

一天,纳粹看守又押来了一名死囚,这名犯人爬过约三分之一时,两位行刑人员就开始喝酒聊起天来,只因为爬钢索的是一名叫艾米丽的女子。他们想,连男性犯人都没有一个能爬过去的,就别说这名瘦小羸弱的女子了。

两个看守喝着酒,其中一个谨慎者也免不了不时拿眼看一下随着钢索上下抖动的女子。女子约爬过一大半了,谨慎者对同伴说:“奇迹会不会发生在这个女子身上?”同伴连连摇手说:“不会的,我们只管喝酒聊天。”

谨慎者到底害怕女子成功爬到对岸,他们会受到上司的处罚,喝得醉眼朦胧的他于是向女子开了枪。此时峡谷中的雾越来越大,连女子的影儿也看不到了。艾米丽终于成为第一个逃过死亡魔掌的人。

研究人员表示,艾米丽能爬过钢索,是由于她内心的宁静。男性囚犯开始时并不将钢索放在眼里,再加上求生心切,一到钢索上便拼尽全力爬动,终于力所不支,不得不绝望地松开求生的手。艾米丽则缓缓爬动,一开始就能做到爬一会儿,再伏到钢索上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或看一看峡谷中缓缓飘动的雾岚。因为属于弱者的她根本没有逞强的资本。

“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静是一架无形的天梯,它能让你站立于境界的高端。因为没有包袱,“羸弱”者反倒能让灵魂变得轻盈,内心获得宁静。“心轻者上天堂”,内心宁静者也就能避开地狱,到达生命奇迹的彼岸。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寻魂之畜生道

上气不接下气的云凡拿着锦囊回到病房,把紧握在手中的锦囊递向老先生。 老先生接过锦囊哀叹:“严格来说你女朋友已经是个死人,助她入魂之法也称得上还阳禁术。逆天之法皆需付出代价,每入一魂需付六年阳寿,必须集齐三魂她方可醒来,就算集齐三魄,七魄不全她也恢复不回原本的人格。现寻得之爽灵还是较为幸运...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女孩

我聪明活泼,身材极好,生活一帆风顺,然而长相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从小到大,老师钟爱的都是长相好或乖巧玲珑的学生。像我这样天生反骨,又没有姿色的女生,当然就成了老师的眼中钉。虽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但我没被评过一次三好学生。许多男生与我称兄道弟,可就没听说谁把我写在日记里,偷偷地喜欢我。...

想起了父亲

前些日子一位画界的朋友向我发牢骚,说是江郎才尽丝毫没有了创作的灵感。为了敷衍他,我打趣地说可以到山旮旯里体验一下情感烙印的岁月。 想想从桂西北那大旮旯的山里走出来已经快三十年了。父亲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前年回老家过节,父亲还大老远的到县城来接我。当我一把抓住父亲的双手时,已是泪雨滂沱...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 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

寄往天堂的信

奶奶: 一转眼7年过去了,您以离开我整整7年了!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您过的可好?也许你在现在的世界你也有了亲人!应该很幸福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会很开心的,因为我希望奶奶幸福! 奶奶你知道吗?在这7年里,我每天都在想你!记得你临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乖,孙女。以后奶奶不能陪在你的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