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恭必敬的故事

阅览780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28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必恭必敬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 本文由(无悔)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口述:帅气老板追求我,我制造纯情假象留住他的心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还没来得及恋爱,就在一次走夜路时,被一个人袭击,丢失了宝贵的第一次。与此同时,我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也让我变得非常自卑。我从此变得少言寡语,即使在工作中也很少和同事交流。只顾埋头苦干,甚至大部分时间还加班加点。没想到这引起了我的老板丁健的注意。他一扫往日的冷漠,开始对我嘘寒问暖...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一次,耶稣带着门徒彼得出门远行,旅途漫长,两个人都疲惫不堪。途中,耶稣看到地上有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很累,就假装没听见。耶稣没有再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 到了城镇之后,耶稣拿这块马蹄铁在铁匠铺挟了3个铜板,又暗地里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

吃一堑,长一智

关于吃一堑,长一智的故事 吃一堑长一智,本为石匠师傅打石磨时,石胚吃一钎,石胚即长一齿之意。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智:智慧,见识。意思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明·王守仁...

我输了做人的底线,因为一切都成为了现实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相遇在人海,相系在网络,从MSN到电话,从电话到见面。一切都发生在不为人知道仓促又短暂的时间里。准确来说,是男孩一门心思,单恋着女孩。 但是无论男孩追了女孩多久,女孩都没有答应,不论什么原因。 其实有人常说,坏男孩都是因为被好女孩伤害之后才变坏的,但是谁又会知道,那并不是谁的错...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 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