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

阅览1491 作者:姚世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56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可能想着我又在瞎胡扯什么,那么就用两分钟来看看,我怎么扯吧。

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量是空前的,每天早上起床开始,打开各种媒体都是文字,每天每个人的阅读文字应该超过一万字,但是我们当代的人们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确实在不断下降,所以我才说,书读多了,文化就没了。

我曾记得,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做“助人为乐”,那时候我还在农村,每天我在路上或者家里我都会去帮家人和路人做一些事情,感觉确实很快乐。后来长大一些,我学了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从那时候开始,我慢慢的想着为自己做事,多为自己着想……

当我们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我们会去注重细节,会做好很多事情,但是当我们看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时候,我们开始慢慢的追求大的格局,忽视了细节,最终慢慢的做的不如开始。

有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句话叫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有句话叫做“虽然黄昏近,夕阳遍山红”……倒地什么是真的?倒地那一句才是事物的本来,其实很多人都不得而知。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们懂得不多,所以我们回去深思我们所看到的和所了解的,从而不断的深究,从中获利。现在的我们,每天的阅读量迅速提高,浅阅读琳琅满目,各种自媒体更是雨后春笋般起来,每天我们一有时间打开手机就是各种各样的文章,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也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多了,所以接触的观点多了,我们的脑子开始乱了,从而找不到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我们只有机会看到一个观点,我们就会围绕这个观点去思索,去考证,去努力,把一件很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成就一番事业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的观点和我们印象里的观点相悖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好像每个观点都很有道理,然后自己就开始用哪个可以成为自己错误的理由的观点作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慢慢的,我们的大脑中,没有了正确与错误,只是有了一堆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不心虚的借口和理由。

我们文化素质去哪里了?我们的文化水平去哪里了?我们以前会用最优美的词语来修饰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事情,后来慢慢的发现我们得词汇跟不上了,更多美丽的辞藻我们都未曾见到过,所以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慢慢的转移方向。我们开始告诉自己华丽的辞藻都是伪装,最真实的情感是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的,所以我们变得平平淡淡,在语言中,在文学里,都变得无味。

当我们看了一些成功学之后,自己立刻变成一个超人,随时遇到人就开始告诉他不要平凡,人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平平凡凡的一辈子或者没有意思,哪怕别人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在心里埋怨别人没有追求。后来当自己碰壁了,遇到困难难以前进的时候,坐下来好好想想,一不小心,看到了一个心灵鸡汤,翻开两页看看,顿时发现了人生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怎么啦?我们的学历变高了,我们的阅读变多了,我们的知识点增加了,我们懂的面广了,但是我们的文化真的有了么?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读多少东西,而是应该去思索多少东西。

当你失败了,不要把平平淡淡才是真当做借口,当自己成了也不要认为那些没有你有钱的人没追求。看了太多的书,不要随处提起大道理,当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时候,不要把书上的观点拿来教育别人。

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并不是书的问题,只是这个时代太开放,每个人都有阐述自己观点的自由和空间,所以各种观点多了起来。我们只需要坚持自己一直坚持的观点就好,如果看到了别人提的观点就改变自己,那么每天都有人提出新的观点,我们是否每天都要去改变我们的信仰?

少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想要的和能做的。读的书越多,就代表你所见过的观念越多,那个时候你在想单纯的做一些事情,或者按照某个定律去做一些事情,你的顾忌就会更多,更难有所成就。

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我不是针对所有人,但是针对大部分人。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哥本哈根没有童话

哥本哈根没有童话,只有对你的思念…… 无尽的海岸线,延绵不绝,写着我对你的思念。你在岸的那头,而我在这头…… 十年前的共剪西窗烛,十年后的分割两地,你早以走到天涯,而我却还在最初的老地方,思念着天涯的你。 风吹动了书页,吹动着那首记在书上郭沫若的诗,春暖花开,美人鱼雕像在海边静静冥思...

中秋索通情

中秋节本应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在索通,却有很多人因为工作不能跟家人团聚。他们有的来自农村,为了家人和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这里辛苦打拼。他们的岗位很平凡,但是却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有的来自城市,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在这里不辍追求。他们主打企业的发展...

《公园》萧红

公园 树叶摇摇曳曳地挂满了池边。一个半胖的人走在桥上,他是一个报社的编辑。 “你们来多久啦?”他一看到我们两个在长石凳上就说。 “多幸福,象你们多幸福,两个人逛逛公园……” “坐在这里吧。”郎华招呼他。 我很快地让一个位置。但他没有坐,他的鞋底无意地踢撞着石子,身边的树叶让他扯掉两片。他更烦恼了...

失眠的午夜

午夜的马路,惨淡光华一片,两排路灯照耀着公路纤长的身影,萧瑟的稼先大道延伸我荒凉的思念,向着黑暗的更深处。偶尔有孤单车辆,在夜幕里急驰而过,黄色信号灯诡异地闪烁着,闪烁的人心莫名地烦躁不安起来。夜,静的有些悲哀,心里似有些东西在挣扎着。尘封了太久,静谧点燃了心念的灰烬,试图要将自己燃烧更彻底...

梦里寻她千百度

听醒木一声收,故事里她还在等候,说书人合扇说从头,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初见她,恍如隔世。考场中,她在我的旁侧,我细琢她肤如凝脂,笑靥如花。这是中国古典美的鹅蛋脸,两弯柳叶眉镶嵌在漆黑如夜的眼眸之上,眼睛大得出奇,颇有卡通动画的意味,唇似含朱砂,面若中秋之月,鼻子小巧而高傲地挺立着。转盼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