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景》蹇先艾

阅览1962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41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青岛海景

蹇先艾

我爱山,我也爱海;我爱山的崇高,雄浑,威严,我也爱海的宽容,伟大,汪洋。如果拿这种东西来象征人格的话,我也就最崇拜这两种人格。我是在山国里生长的人,我们的庭园使包围在纠纷的群山之中,我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朝朝暮暮晤对着山上的城墙,荒坟,古庙,茅屋,圮屋,圮塔与松林。我还穿着线耳草鞋,走过蜿蜒的龙蟠的九溪十八涧和峦荒的山路。我个人对山的知识比对于海的知识多得多。海,我却很少有机会去接触,或者去细细地领略。说句真话,有时候我更偏爱我们的祖国的黄河和扬子江;那两条水的天险,波涛,泥沙,与呜咽,能够给我们以更深的刺戟,引起我们对于国家的命运的兴叹。我们目前需要的生命的呼号,巨浪掀起,挣扎,搏斗像我们那古老的江河一样。不过,海,在宁静的时候,我们也同样需要它的宽大,海涵,来培养或扩充我们的人格。我觉得我们在国难严重的时期,应当学咆哮的江河;在太平时代,才应当学浩淼的海水。

一九三六年夏天,我在在青岛住了一个星期。青岛的市政,柏油的马路,巍峨的建筑,蓊郁的树木,自然值得称赞;但是我并不怎样地注意,我每天的生活总是海边去散步,拾蚌壳,或者默坐,遥对着海景。海风拂拂地吹到我的脸上,虽然带着一点腥气与咸味;然而阻止不了我对于海的倾慕,对于海的陶醉。

我刚到青岛的那天,便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道:

“……黄昏时候,火车渐渐地走得缓慢起来,浩瀚的大海便展开在我们的眼前。参差不齐的帆墙严密地排在海边。太阳不见了,天上灰絮似的云影移动着。天连水,水连天。云翳在辽阔的天空中幻变成各式各样的形体: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像层叠的山峰……”这是青岛海景的第一次给我的印象。

次日早晨,空气异常潮湿,在细雨蒙蒙的飘飞中,我一个人便跑到海滨去散布。一出站,走不上几步,我的眼镜便被雨打湿了,简直门辨不出路径来。终于走到海滨公园,我坐在一张褐色的石桌前,面对着大海。桌下便是一带嶙峋的岩石,有几个日本女孩在那里寻找海蟹与海螺,跣着脚跑来跑去,好像在平地上走路的样子。海上的左岸的轮廓,比较分明,迤逦着房舍的行,红顶黄墙堆积在绿树丛中,由海边蔓延到高坡上去。山峦起伏在灰色雾觳里面,景象极其迷蒙。对面是一片镶嵌着绿林的小岛,左边海水茫茫,望不到涯涘。有两三点帆影在海上起伏;远的模糊,近影清晰。海水的呼啸,像深山里一万个瀑布声。海面有一碧万顷的波澜在摇动。靠岸是一簇一簇的白沫似的巨浪,变化迅速,不可捉摸。有时像充满了愤怒,哗哗地抨击着海岸;有时一小股一小股地跳上岩石来,又跳回去,比小孩子还活泼。我沉醉了,我的长年郁闷着心胸,得到了暂时的舒解。到了午饭的时候,我还是依峦着不肯回到旅舍去。

作者简介:蹇先艾(1906—1994),现代作家。1906年生于贵州遵义。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1926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与李健吾等组织曦社,出版《爝火》杂志。1931年至1937年任北京松坡图书馆编篡主任。此时着有短篇集《朝雾》、《一位英雄》、《乡间的悲剧》等。抗战时期,在贵州与谢逸等组织每周文艺社,出版《每周文艺》,还主编贵州日报副刊《新垒》。1937年至1951年,先后任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等校教授。这时作品集有有《盐的故事》、《幸福》等。1951年至1965年相继担任文联主席、省文化局局长等职。此间作品有短篇集《山城》、《倔强的女人》和散文集《新芽》等。现为贵州省政协常委。

以上美文由编辑整理发布,为广大读者们提供写景美文摘抄,名家写景美文赏析在线阅读,喜欢写景美文的朋友不可错过。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写秋景的美文摘抄

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以下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3篇 关于秋景的美文摘抄。 《秋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

弯弯的石板路

弯弯的石板路 人世苍桑,转眼已过花甲之年,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已经退休十几年了,已经过了66,眼看就要满70岁的人了,望着镜子里的我,满头灰白色的头发,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很多往事都已成为过往烟云,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离我远去。而四十多年前,曾经是我极不情愿走过的,那条弯弯曲曲的乡间石板路...

《秋荔亭记》俞平伯

秋荔亭记 俞平伯 馆之在吾家旧矣,吾高祖则有印雪轩,吾曾祖则有茶香室,泽五世则风流宜尺,其若犹未者,偶然耳。何则?仅生猪年,秉鸠之性,既拙于手,又以嫩为好,故毕半生不能营一室。弱岁负笈北都,自字直民而号屈斋,其形如街而短,不屈不斋,时吾妻未来,一日搴予帘而目之,事犹昨日,而尘陋复若在眼...

一念懂得,再念倾城

一念懂得,再念倾城 与你默契相融,静静的想着,细细的疼着,一汪深情的目光,在回眸中挥之不去。我们之间无需更多的语言交流,两情缠身,朝朝暮暮,真真切切,长长久久!一腔碧波荡漾,情歌唱给最爱我的人,在一厥心语的绵软中,唯有时光静好,初心不改!默守在你的对岸,一抹情意如诗如画...

我于菩提下诵经,祈来生一世安稳

导语——前世,我于菩提下诵经,诵来生一世安稳! 混沌的流年,时间徐徐勾勒着年的轮线。凉薄的岁月,于斑驳中盛开出几抹苍凉,年年岁岁,纠缠成手心里那未知的曲线。 尘与世,耐住寂寞,方能厮守住繁华!花与情,经得起等候,才能停驻秋水般的眼眸!于是,空空流泄的光阴中,我拂袖轻舞,在流年的画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