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书结缘

阅览647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7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作者:陆昕(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人与书结缘,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文人的事业、生计都与书分不开,由此而爱书、藏书也就理所当然。然而,书又具有商品属性,并非你所爱、所想的书都买得起、藏得住,所以又生出许多文人与书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人们爱看书话,一半原因是为了获取一些版本知识,另一半,依我看,也许还是大半,就是想看看这些藏书故事。

由此而想起我结识的一些前辈的往事。虽然谈不上故事,却与书有关,随手写下,以作雪泥鸿爪。

启功先生藏书甚富,与客厅相连的一间房中,列架充楹,却非四壁皆书。因为四壁皆书,则表明中间是空的,可容人走动。启先生这间房中的书架却是一排排行列,只供人穿行。这书库并不任人进入,我那次也是“误入白虎堂”,事前并未请示,事后也不好说明,但由此知道启先生藏书很富。不过有次与先生闲聊时,聊到他过去坎坷多年,没钱买书,又聊到我祖父的好友赵元方,他感慨道:“文人没有不爱书的。赵元方有钱,可以买好书,所以我们这些人,都羡慕他。”他到老年,仍然买书不辍。有一回,中国书店某师傅送来某部大概是他久思不得的古书,启先生翻看时手都因激动有点哆嗦。我怕打扰,起身进了他的卧室,见床前柜上有他自作的一副对联镜心,上书“饮余有兴徐添酒,来日无多慎买书”。看着联语,回想方才,“言行不一啊”,我心想。

启先生的好友张中行也爱书。记得我第一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见到张先生,只五句话过后,张先生马上问了句令我大感突兀的话:“你们家还有多少书?”看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张先生起身,一指他身旁和身后的白墙,又将两手向四下里一分,问:“一面墙?两面墙?能摆几墙?”张先生藏古书不多,旧书不少。他跟我说,因他佩服周作人的学问,又跟周的私交不错,所以周作人的所有著作他都有,并且本本都有周的亲笔题赠。“文革”时,张先生怕红卫兵问罪,将周的题赠页一律撕去销毁,将书全部保存下来。我听后想,这纯是知识分子的书生气。

朱家溍先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大家,我对他说的话中印象最深的是有次他说:“凡是收藏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穷人。因为每一样经他收藏的东西他都视为拱璧,难以割舍。光收不卖光进不出,而天下得有多少好东西?个人能有多少钱财?直到最后收不动,变成穷人完事。”

看前辈的书话,常见有“室人交谪”一语。这是文雅的说法。直白地讲,就是夫妻打架。因为书而夫妻反目、争吵,已是藏书文化中一道说不上亮丽的风景线。由此,我倒认为,文人也要卖书。因为文人的买书钱是从那有限的几个“俸禄”中省出来的,而且节省的还不是他自己的,是带着老婆孩子的衣食之资。所以,文人不应完全走藏书家之路,将本不富裕的自己变成穷人。爱书、藏书无可厚非,但断不能影响了家庭。况且,书本身就需要流动,你把它禁锢在家,实质也是对书的伤害。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使其流布人间,与天下人共赏,正体现了书的最大价值和最佳途径。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最遥远的距离--致过去

任时光匆匆,即使记忆泛黄,曾经依然会浮现。 距离---本是一个表示标量,不具方向的词,但有时候却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延伸到遥远的思绪那头。 而且还是一个有色彩的词, 有时候会显得很沉默,有时候又能带来某种悸动; 有时候能产生美丽,有时候也能葬送美好; 有时候能让你感受到越来越近的喜悦...

唱首情歌给你听

春暖花开,花开一朵,还不曾结果,便已经知道,结的是个相思果。风吹花瓣,凋谢成思,思束成结,结成情网,缠缚其中,不能自拔。你却随风而去,把我遗忘。可怜我独自一人,困在当中,夜夜备感煎熬。 岁月如梭,一季接一季,从当初的煎熬中度过,现已平淡如水。今夜东风又起,网外花开满树,一朵朵香满人间。有人疼,有人爱...

岁岁清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 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清明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气候温度回升,雨量也随之增多...

有感于“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

好人做好事。好人做事,先从别人着想,往往牺牲个人利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在这一过程中,为他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民族利益,废寝忘食、忘我工作,损害了健康,伤害了身体,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积劳成疾没能及时治疗,诸葛亮、、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 有些时候,好人所从事的工作,出于于工作性质...

我们的爱有时差

仿佛喜欢你是很久以前的事,离开你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恍恍惚惚,只是在我回忆里多了一个人而已,回忆你连同一起回忆以前的人,好像并无差别,只是回忆你心更疼。时光会把你慢慢带到更深的记忆里,驶离现在的海岸,会有时想起你,正如想起中学时代,酸涩但不再心痛。 我知道你有无奈,但我无法原谅你的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