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铁路边

阅览2036 作者:沧海烟云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2418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卫辉是个千年小城,看尽了历史的万般繁华。据史料,卫辉于西汉建县(汲县),元朝设府,更有明璐藩王分封于此,后历朝历代皆设州府。因此,城虽不大,却是古时的商业和交通重镇,卫河航运曾闻名全国,自古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的美誉。清末和解放初期的老照片里,高高的城墙,熙攘的街市,繁忙的水路,都显示出小城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古迹众多,人文厚重,民风朴实,碧水青山。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如今,小城虽历经沉浮,风光不再,但地理优势显著,交通依然发达,铁路、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现在我要说的,就是横穿小城的“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卫辉(那时叫汲县)还是豫北一个享誉全国的工业县,部分产品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那时大部分的工厂,都建在紧挨并行着的107国道和京广铁路边。有工厂就有职工生活区,而我,就出生在距离京广铁路线二三百米的一个工厂的家属院里,是在火车的鸣笛声和铁轨的震动声中渐渐长大的。

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在厂里上班,有那么一段时间,姥姥从乡下过来照顾我。每当午休过后,姥姥就领着我来到铁路边,找一个沙石堆或者枕木堆坐下来,开始给我唠叨一些我听不太懂的往事,然后教我唱儿歌,唱完歌再讲故事。往往一个故事没讲完,一列火车就呜呜叫着冒着白烟疾驰而来,我赶忙爬起来,捡颗小石子跳着脚向远处的火车使劲投去。等火车的笛声远去,四周又恢复了平静,姥姥的故事,早已不知道讲到哪里去了。再大一点,老家的二爷爷和小姑来照顾我的时候,同样的快乐又继续进行着。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长长的火车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只是望着它远去的方向,傻傻地联想着、憧憬着。那呜呜的鸣笛声、喷出的白白的水蒸气、铁路附近的沙石或枕木堆,就是我幼时快乐的源泉!老家的表弟表妹们到家来,我就把从未见过火车的他们带到铁路边,欣赏火车呼啸而过的气势,看着他们惊叹雀跃的表情,总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上初一的时候,家离城区的学校七八里远,要骑自行车上学的。那时的我,瘦小得还像个小学生,个子比自行车高不了多少。上学的路上,横亘的铁路就成了绕不开的难题。因为穿行要比绕行近好多的路,那时的铁路线上没有护栏,车站的管理也松散,于是,横穿铁路就成了我们上学路上必不可少的部分。

车道上经常有火车停靠,几个同路的小伙伴儿一边嬉闹着,一边搬着自行车来到车厢前,轻车熟路的往车厢下面一传,然后趴下身子快速的挪到去,再把自行车从车厢下面拖出来,吃力的往站台上一放,再爬出去跳上来,一套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时候车站繁忙的时候,我们要这样穿越过两三列火车。最后我们推着自行车跑出车站,如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飞向学校。

铁路旁的故事,有快乐也有悲伤。当小伙伴儿们对着蒸汽机车司机做鬼脸的时候,司机叔叔对我们笑笑,然后喷一通水蒸气,我们的衣服马上就变成了“黑白分明”的一半干来一半湿。初三的时候为收集烟标,和小伙伴儿们顺着铁轨走十多里地,收获的不但有各种烟标和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甚至还能拾到数目可观的钞票或者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鸡仔。还有一次,为了捡烟标而把自行车放在警戒线内,等火车嘶鸣而去,我提起倒在铁轨上的自行车时,车轱辘与车把已经“分家”了,新发的课本,已经成散落的书页,飘落在长长的铁道线上了。那时候,小小的年级不知道危险,家属院里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孩子,因为上学搬着自行车穿越铁路,被压断了一只脚,成了一生也无法挽回的伤痛。

家在铁路边,所以很小的时候,会跟着爸妈坐火车回老家过年。最早的记忆中通往老家的,是陈旧的窄轨铁路,时速很低而且摇晃厉害,甚至跑不过普通的汽车,就那样慢悠悠的行进着。在那摇摇晃晃的悠闲旅途中,幼小的我总是会睡得天昏地暗,等醒来时,已到家乡。

后来,喷着白烟的火车头变成了冒着青烟的内燃机。不再有喷着白雾的水蒸气,不再有冒出浓烟的大烟囱,鸣笛声也从呜呜的震天响变成了清脆的长短鸣,虽然环境清静了许多,但在我年轻的心底,总觉得少了许多幼时的情趣和童真的回忆。再后来,内燃机车变成了电力机车,铁轨两侧竖起了高高的、望不到头的高压线杆,又拉起了密密实实的保护网,绿皮的车厢也变成了蓝色或橙色。火车的速度也在飞速的提高,往往是刚听到急促的鸣笛,那长长的车影就倏忽而过了,但幼时印象里慢慢悠悠的窄轨列车,也早已变成了一小段发黄的记忆,刻在我生命年轮的最底处。

高中毕业后,我坐上火车,从河南到了福建的绿色军营。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呵护,走出家乡,奔赴遥远的陌生的地方。在那里,陪伴我的不再是火车的鸣笛,只有青翠的山峦和雄壮的军号。两年后,带着对部队的美好回忆,我又坐着火车,从遥远的军营返回我平凡的家乡。在家乡上班的几年里,依旧是每天从火车传来的鸣笛中醒来,伴着远去的鸣笛声入睡。虽然没再坐过火车,但我依然陪伴着那长长的铁轨和清脆的鸣笛,依然安心守护着那逝去的童年的快乐时光。

2005年初,我开始接触到无损检测的工作,从此,火车又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和旅伴。在一年有大半年在外出差的情况下,我坐着它,在全国的铁路线上奔波。从南国的都市到北疆的荒漠,从西边的山川到东面的海岛,那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都闪过我漂泊的身影。近些年,我国高铁飞速发展,为我的旅程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感悟。朝发夕至的速度,让我感受到一种飞翔的快乐。一晃而过的田野,让我有了高声赞叹的冲动。看到网上外国人对我国高铁的羡慕和赞叹,我也为自己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为亲身经历我国铁路的一步步发展壮大而荣光!

四十多年来,从牙牙学语的幼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保家卫国的青年,直到历经沧桑的中年,我的时光,都是和铁路紧密相连,和火车相依相伴。见证了一代代机车的发展,也经历了铁路线上的悲欢。那纵横交错的轨道,正如祖国的根根血脉,连接着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动力的源泉。

我的奔波依然在继续,铁路的发展依然在继续,祖国的强大也会依然继续!我会站在家门口的铁路边上,满怀渴望和激情,静静地看着、等着。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家乡那片绿

家乡那片绿 每年一到农历的春三月,我就想起乡下家乡那片绿。这时候,残雪已经融化,蒙蒙春雨已经来临,人们冒着倒春的薄寒,扛着铁锹,在山坡,在土角,在路旁,在田间,刨下一个深树坑,然后栽下一棵树苗,浇水,培土。就植下了一份绿绿的向往。 家乡人说:种下一棵树,就种下一片荫凉,就种下一匹热望,就种下一片回望...

有关雨的抒情散文

雨,总会让我回忆到过去,让我的心静下来。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有关雨的抒情散文,希望您喜欢! 有关雨的抒情散文一:雨愁 细密如织的秋雨,如断帘细珠,随风骤急的泻落在北国之城。按时域,并非雨意礴磅江南的大北方,在这个时间里,稍罕有雨,即便有也仅为牛蹄之涔。 值逢浓雨的双休,独徙北国...

当笨人开始读书

从小大家都认为我很笨,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坏,但在一群老师的好学生里,我总是显得呆头呆脑,什么时候倘有人向我问话,我总是往顾左右而言他。后悔不迭痛下决心也没办法,因为在他们下次问话时我还是神溜天外,没有回来。 读书也奇笨,不能偷懒,略读、跳读想都不敢想,一句一句读下来,还要回味,否则睡一觉全部清零...

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突然间自己好像无助的感觉,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着,而自己的脚步迈的那么的沉重但是自己要有信心的往前走着。人一旦变了心就在也没有回头的路了,我想感情这东西没有商量的余地,说离开就离开,爱情是永远读不懂的白字书。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在等待着你,等待着你去生活,生活每天都是必须的...

春来,遇见最美的自己

是谁说过,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远方。而我,向来,都只是一个清淡之人,无所谓近处,亦或远方。只要心自澄静,必是春暖花开。 寒冬渐去,置身于日趋温情的新春之际,我将毕生的柔情绽放成一片花海,独自芳华。往来如风,离散随缘,不喜世间纷繁,亦不受情念牵绊。轻倚时光的转角,握一缕阳光,染一指花香,盛露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