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最浓是回乡

阅览4501 作者:刘嘉敏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676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小辉和阿花是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妇,来高要打工十多年了。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结的婚,在我家门前搭了个棚子,做着打棉胎的生意。

一捆红白蓝彩条布,四个柱子绕一圈,就成了最简单的店铺和家。几块木板搭建的床,既是他们的工作台,也是他们休息的地方。电是临时接的,水是井里挑来的。寒风裹着雨水钻进来,扯得帐篷呼呼作响,但是邻里乡亲们都爱聚在他们的帐篷里闲聊。

秋去冬来,他们从这个村搬到那个村,来打棉被的人也换了一家又一家,但凡嫁女娶亲的,旧被翻新的,添被过冬的,大家总爱留待他们的到来。由于买票难,要转多趟车,每年他们都会赶早在春节前帮乡亲们做好被子,然后夫妻二人,开两天的摩托,冒着风雨和严寒,大包小包地,回家过年。

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盼他们来开档,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回乡,又满心期待地等他们归来。听他们讲路上的见闻和家里的情况,仿佛,那是我们远方的一户亲戚。每每讲到孩子们的听话懂事,小辉都是掩不住的自豪,重复着他常常说的话只要家里老人健康,孩子有出息,我们在外面多辛苦都值得。

如今,他的大儿子将要上大学了,成绩拔尖。他们的业务范围也扩展到床垫床品,还购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代替全手工的操作。淡季的时候,就到高要的厂里打工,旺季的时候,就辗转各村为大家做床垫做被子。他们的家人朋友也来到了高要工作,高要对于他们,是第二个家,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故乡的根,还是他们恒久的牵挂。

送完这些床垫和棉被,我们就回家啦。小辉讲着一口流利的高要话,开着新买的小货车,又踏上归家的旅途。

纵隔万水千山,最念仍然是故乡。再冷再难,都抵不过团聚和牵挂。有了牵挂,日子就有了奔头。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种守望叫乡愁

每年大年初二总要回趟臧林老家,向还留守在那里的阿姨、叔叔等亲戚们拜年。 弯曲而宽敞的公路,像条脐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系着故乡。 我不喜爱打牌,和亲戚们共同的话语也不多,总喜欢独自踯躅于大街小巷那些儿时熟悉的地方,徘徊于乡间阡陌小径。 村庄曾经热闹过,繁荣过,城市化浪潮使这里显得衰败和凋蔽...

下江南第一天

10月21日秋高气爽。 第一站池州港,我们吃完早餐跟随导游上岸,岸上两边有欢迎人群和接送我们的汽车。这次是两条旅游路线;一条去黄山,另一条去九华山,我因晕车选择近道九华山。 到达景区8点多钟,换乘景区游览车,我特意选择靠窗户的坐位,好坐在车上观山景。 生活在平原湖区的人,看到巍巍群山...

平安是福

平安、健康是人生最大的福报。这是我最近最大的感受! 2016年6月15日,妻子沈浩萍抽空去县医院体检中心做个体检,这也是她女儿献给她的孝心:去年底,县司法局为职工组织年度身体健康检查,女儿考虑自已年轻身体棒棒的,就将体检卡让给老妈去做个体检。由于上班忙,妻子一直没有时间。这天体检回来妻子很高兴...

冬天,赶早的人

冬天来了,天亮得晚。六七点钟,天色依旧灰暗暗的,路灯黄黄地点着。街道冷冷清清,少见些人影,只有匆匆忙忙的车子呼啸而过,让人感觉特别地早。 一个人孤零零地走,风不时从耳边刮过,像是谁把耳朵狠狠地扭了一把,生疼。慢慢地挪动脚步。渐渐地,前面隐隐约约晃动些人影,左蹦右跳,打打闹闹。走近了,哦...

抒情散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左手感觉不到右手的温暖,寒冷的风里,隐约回旋着旧时的欢场。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抒情散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供大家欣赏。 抒情散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一)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多少少了些期待,我知道,你永远不会来,默默看我的存在,任思念将我掩埋!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多少有些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