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原穿越

阅览2098 作者:关山长月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19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又走了一趟嘉峪关。这次不是坐着汽车早早出发,一路奔波,直到晚上才到达;也不是晚上坐火车,在硬卧上过夜,摇摇晃晃睡到天亮;而是坐着高铁,七百多公里的路程,四个半小时准确到达,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一觉起来工作。一趟这样的行程,让我记起风吹草低现牛羊,记起胡马不敢度阴山,记起西凉和北齐,记起许多大漠戈壁曾经演绎的故事,但更感慨沧海桑田,阡陌变迁,时空穿越。

这是第一次乘坐高铁出行。列车驶出城市,走向茫茫戈壁和草原。天空中凝结着雨丝,闷热难耐的天气远去了,流淌的汗水停歇下来,心情也随之一爽。以前的火车行程均穿过整个河西走廊,新修的高铁线则是先行到西宁,再穿过祁连改道去张掖,这样就把许多戈壁换作草原。行走在草原边上,只见秋草显黄,帐篷像蘑菇,牛羊像撒落的珍珠;天还是那么苍苍,野还是那么茫茫,风吹不吹都能见到牛羊;这一切与高速行驶的列车相比,都是静态的呈现。长久地闷在城市的天空下,此时我想草原上的人们千百年来一直远离群楼玉宇,坚守在草原的怀抱,他们到底保持了什么?一个安谧的环境,一颗宁静的心,一份对自然真诚的热爱!细想起来,还真是这样,原野牧歌不仅仅属于自然,更多属于心灵!

五个小时后,我们便坐车行驶在关城的大街上。有意思的是,接我们的当地师傅竟然迷了路,走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一个连当地人都迷路的城市,说明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曾经的驿站,而今的重镇;古代是关,现在是城;关则拒千里之外,城则纳五湖四海;曾经的乡言乡语,都变成而今的关言关语。这是一块广阔的土地,一块苍茫的土地,一块悠久的土地,如今又是一块新潮的土地。曾经的关城,地旷人稀,而今历史穿越千年,地域穿越万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现代化的荒原新城。许多时光都化成沧海桑田,多少柔软田亩都变作高楼林立。回头看去古老的关城依然挺拔,像在回忆,也在守候,更像在展望。转身再看,新的城市在迅速地延伸,楼房在不断向上攀高,人群越来越稠密,这些变迁都被关城收入眼底。

很快到回程路上,莽莽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向前的车轮。时光的列车在穿越,时代的列车在穿越,穿越时空的深邃,想起“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话来。这样的速度突破历史,这样的时光盛过唐宋,一切真可谓快啊,快得有些跟不上。回到省城,下了一场秋雨。雨在秋天的夜里飘落着,刷刷的雨声敲打着窗户,夜灯下能看见雨滴在飞溅,一缕清风吹进闷热的屋子,凉爽换来舒坦些的心情。想起来春季是遥远的梦,夏季恍若昨天,秋天有雨有风有落叶,秋天有果有实有清凉,就把许多事都留给春夏吧。然后坐在灯下把一本杂志从头读到尾。走进秋天,听着秋雨,便涌起秋意。疲倦,与青春时光相比,怎么讲还是缺少了朝气,缺少了诗意。虽说许多不如意能够应对,但绝对做不到激情涌动。回过头看,许多事还没有做,许多时光却在无意义地空转,岁月却从来不会听一句招呼,转眼之间就到秋天,之后又是国庆,接着便是年底。仔细想想,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干活。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新疆采风系列二:摇曳的格桑花

“快乐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开放,飞舞的哈达迎着金色的太阳,我穿过云朵的走廊,追寻花朵的天堂”,《幸福格桑花》里,曾给我描绘了如此让人向往的格桑花,直到这次,我在祖国的北疆,真切地看到它。 在驱车布尔津的长途跋涉里,我们看惯了戈壁滩的荒凉,也努力寻找着来自边陲美的风光。因此,每每遇到有生命的植被、绿色...

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

同桌总是第一个发现你的喜怒哀乐,然后逼你招出真相。在老师提问你时,同桌会在纸上写下答案,你看不懂、她比你更急。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同桌的你 还在上小学那会儿,班里有个男生叫做“臣”,瘦瘦小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朱鸿兴的面

《姑 苏 行》---朱鸿兴的面 文/ 淡水泉 近十年来,因工作关系常奔波于沪杭一带,虽置身于天堂之侧,但作为过客总是一次次穿梭在机场、酒店、写字楼的三点之间,始终难得放慢匆匆的脚步。同时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对游人接踵比肩的景区,向来兴趣不大。主观条件是思想问题,如赵州和尚所言:"好事不如无"...

我爱我的祖国

中国,是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美广袤,江山如画。南地小桥流水,画柳乌篷船,白墙黛瓦;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北方冬季更是耽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巍巍华夏,就因这地大物博和独特完整的五千年文化传承,深受外邦垂涎。内腐外患,一度让它饱经沧桑...

七月葡萄架,月满话闲情

乡里人的院子就像这乡里的人一样,是质朴的。家家房前屋后,植果木种菜蔬,每到盛夏之日,便绿的热闹。 我家也不例外。院里生长着一株油绿泼翠的葡萄树,今年已有五岁了。当时,大概是为了纪念儿子三岁生日而种的,又想在盛夏得树荫之庇佑,食之美味。树,果然不负重望。从春天发芽,到夏天的茂盛,真是“移来碧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