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位置看看

阅览762 作者:莫失莫忘7281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94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印象深刻的,在七岁那年,爷爷从集市上买回两把花伞,款式相同但颜色各异,其中一把是小女孩都喜欢的粉色,另外的是偏阴沉紫色。不出意料的,我和妹妹都对粉色的伞情有独钟,都表示想要它,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只能找大人来评判。

而爸爸对爷爷的做法表示不解,询问为什么不直接买两把同样的伞,那就少了些争执。爷爷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直接拿出三根蜡烛,并关上点灯,当时是晚上九点多,啥时间屋子里一片漆黑,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对方眼中的深深的疑惑和不解。突然,三道亮光依次闪进我们的眼睛,原来是爷爷依次点着了三根蜡烛。透过蜡烛的柔光,看到平日里总是绷着脸的爷爷,似乎因为蜡烛的光,变得格外慈祥,嘴角挂着的是睿智的微笑。

“你们看,”爷爷说,而同时,三根蜡烛被摆在同一水平线呈现在我们面前,“哪根蜡烛比较亮呢?”看着闪烁着但却没什么差别的蜡烛,我们不解地摇摇头,“这不是一样吗?”妹妹问了。“那这样呢,”一边说着,爷爷一边把旁边的两根蜡烛拿起,放到远离我们的另外一张桌子上,剩下一根蜡烛在我们眼前,因此周围瞬间黯淡了许多,“现在又是哪根蜡烛比较亮呢”,爷爷问。“这个,这个。”,姊妹兄弟们指着眼前最近的蜡烛齐声答道。“哦?为什么呢,刚刚你们不是说一样吗?”。这时大哥答道,“因为那两根放远了,这根蜡烛离我们最近啊。”

爷爷走过来,拍了拍大哥的肩膀,赞同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本来一样的蜡烛,因为你看的距离不同了,亮度也就不一样了。有些东西你觉得它很不一样,那是你把别的东西放远了,仅仅把它放近了,自然就会对它另眼相看,但其实它和别的没什么不同。”,说着,过来拍了拍妹妹和我的脑袋,蹲下来对我俩说,“你们都喜欢粉色的伞,也是因为你们把它‘放近’了,要不你们把它和紫色的伞放在一起,会发现,紫色也不是那么讨厌。”听完爷爷的话,我和妹妹对视了一眼。

那时我似懂非懂,但最后我们没有再争过谁拿粉色的伞,而是通过石头剪刀布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看着手中紫色的伞,我发现它也挺可爱,上面还有一只大黄鸭追着蝴蝶呢,很是漂亮。

也是从那晚以后,爸爸买东西再也不是刻意追求公平化,而是各有特色,让我们自己去选和决定分配。现在,看着摆在储物间的那把紫伞,耳边依旧回荡着爷爷的教导──不珍惜,是因为把位置放远了,主动放近,可能会发现,那是最适合自己的。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昆明游记

昆明游记 夫谓春城者,昆明也。因之四时朗清,气色景明,春暖而秋爽,冬温而夏凉,经年日丽风和,少起阴风。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均可抵市中,且夫光明而大道也。然光景殊异,或苍山,或秀水,或奇花,或异草,或长亭,或短桥,而风情不及南郭。 自南郭至市中,可窥灞桥烟柳,密密绸缪,翠色以光,郁乎苍苍...

一个不出名的地方

我的家乡,一个被山包围在怀中的小县城。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定西。 对于这个名字,我无法做出过多的解释,我既不知道它的来历,也不清楚它的含义。也许是十几年对这个名字已经太熟悉了,以至于这个对于很多人很陌生的词在我的生命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习惯听定西人说话的语气,这给我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寻找盘古山

登上山顶,大吃一惊。我的视线立刻被眼前的奇景吸引。墨绿色的群山、深绿色的林海、油绿色的农作物、明亮的水面,仿佛是被银白色的半透明的巨大的纱布覆盖,俨然是一个白色的大地。它仿佛是被浸泡在淡淡的白色液体里。它仿佛是被刚揭开笼盖的蒸笼冒出的白气笼罩。天气预报今天这里最高温度37℃,仿佛是40℃...

在路上

若是让我单谈些大道理,我怕是不会的,只好出去走走, 推开门,春雨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无数妙曼灵巧的小精灵在跳动着神经,继续走却让那“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把我沉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之景令人心弛,回首百年间,又见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春秋代序,四季交替,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自然如此...

断线

你走了,在金黄色的十月里走了。 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我们,显然还不懂得,一路上只是沉默。 “在外面,自己好好照顾自己……”这样的话,妈妈无力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你什么都不说,只轻轻地不停地答应,好,好。 薄薄的一床棉军被,四四方方的,让人无法同温暖联系在一起。被你背在背上,却突兀地显得笨拙和臃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