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玻璃

阅览793 作者:艾风敏雪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0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局里要进行卫生大检查,要求各科室必须把办公室打扫一遍,不留死角。后勤科办公室也就二三十个平方,钱科长亲自带头动手,你扫地,我抹桌子,他倒烟灰缸,大家一顿忙活,很快就收拾一新了。粗略望去,办公室里原先凌乱的报刊全部归架了,落了一层灰的电脑机箱也擦干净了,清清爽爽,跟换了一个环境一样。但美中不足,唯一的窗户玻璃还是大花脸: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已经被草草抹了一遍;够不着的,还是沾着一层厚厚的斑斑点点的灰,让人怎么看,都像在心里蒙着一层灰。

钱科长说:要是想个办法把窗户玻璃擦干净就好了!钱科长的意思不言而喻。但大家都埋头干活,假装没听见。办公室在八楼,窗外可是离地面几十米高啊,谁愿意冒这个险爬上窗台擦玻璃呢?钱科长自己肯定是不适合的,他都快50岁的人了,血压又高;再说,他毕竟是科长,不能把科长不当干部,就算他想爬,下面李副科长他们也不能让他爬。顿了一会,赵科长又有所期待地说:我们办公室现在只剩下窗户玻璃没擦了!

李副科长不能沉默了,他说:要是早几个月,我还能爬上去擦呢,现在不行了!办事员小陈赶紧说:哪能让您爬呢,您身体还没恢复好!李副科长因胆囊炎做切除手术刚休息好来上班。小陈继续说:小时候我们在乡下,不管多高的树,三下两下就能跟猴一样蹿上去了,那时多灵活!你们看我现在这身材,熊瞎子一样,爬楼梯都喘!

小陈说者无心,但办事员小丁听者有意,小丁是个好身材,他也不能不有所表态了。他说:我从小到大,在学校上体育课最怕玩单杠和双杠,我有晕高的毛病,两脚一离地,就会感觉天旋地转……就算小丁不晕高,科里也没人会主动提出让小丁爬窗台擦玻璃。人家父母是什么人?人家细皮嫩肉的小伙子,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苦,将来也不会有苦吃,万一上窗台后有什么闪失,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科室里只剩下小吴了。小吴是去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招进来的女大学生。她穿着低胸直筒的衣裙,尖尖细细的皮鞋跟恐怕要有十厘米高,让她爬窗台擦玻璃是想也不要想的。

不如去路边喊个民工来!不知是谁先提出的,话一出口,立即得到所有人的赞成。小丁飞奔下楼,很快用摩托车带回了一个民工。见任务仅是擦一扇窗玻璃,民工有点失望,他试探着问:你们给10块钱,行吧?李副科长说:钱是小事,安全你要自己负责!民工说:那当然。钱科长说:这样吧,这也是危险工作,钱上面我们不亏你,再给你加10元,一共20元。你嘛,一要为我们擦干净玻璃,二要注意安全,出现问题,我们概不负责任……钱科长已想好,上次办公室卖旧报纸还有几十元扔在自己抽屉里,用这钱支付。

开口要10元工钱本来没有把握,出乎意料,对方居然又加10元。民工看看不到一米高的窗台,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个50多岁的老民工麻利地爬上窗台干起活来。

➥ 本文由(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春天来到昙华林

一 在MSN上,莫菲儿告诉杨青,她住在昙华林。他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名字。莫菲儿就笑了,她说,你是不是在想象一片昙花,一片树林。 杨青说不是,我想象的是树上开满了昙花。 真的是超乎寻常的想象。莫菲儿笑,她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其实,她也是一个对好名字情有独钟的人...

仲夏之雪

雪自天降,漫天飞舞,无限悲凉。 在那皑皑的雪面上,有着如同潮水般的血色大军,他们像一个个入世修罗、人间兵器一般,让人心惊胆颤。 而就在这样的大军的面前,只有一个孤寂的身影和一排栩栩如生的冰雕。 这道身影一身璀璨银光的铠甲,铠甲上的流云般图案,体现了他的无上高贵。一头银色长发,凌乱地披在肩上...

曹禺清华园的初恋

1933年夏,一位目光炯炯的圆脸青年将他的处女作《雷雨》奉献给了《文学季刊》。两年后,郭沫若读了这部剧作深感震惊,盛赞这是部难得的力作,称作者曹禺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伴随着这部力作的问世,曹禺还与清华园的一位少女演绎了一首绚丽的初恋曲。 郑秀,清华大学法律系学生,号颖如,出身名门...

橙子说

九年前广州荔湾三月,那一日天色暗淡,有雨。 街角的旧报纸任凭风刃两段,广告牌上的标语写着——“发丝与美,属于同一种语言”。门外女人嘴里的香烟,一口诗与远方,一口回到尘世间。我手中的雨伞,遮不住一些从前,却将雨水隔绝成一个短篇。 橙子说:“香烟吸的不是寂寞,是等待,等待雨水洗去城市的阴霾...

墨烬

桃花开了几轮,谢了几轮;落下的字干了重临,临了又干。 过了多少年,我却仍旧,忘不了你。 他初识她的那年,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十四岁皇子。 天下因水患泛滥而怨声载道,派出治水的三位大臣都有去无回,他的父皇,为此焦头烂额。 终是在那年立夏,他的父皇,携了他步行上了乌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