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总热度

文字里的生活

阅览603 作者:悍雨啸风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3125 阅读时长:大约 6 分钟 ☑

我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洋洋洒洒地堆彻出来几十万个方块字,并让其在无数个纸媒和网媒间转了一个圆圆的大圈,又毫发无损地回到了我的温暖怀抱。

毫不吝啬地将文稿化为灰烬后,重新无数个日日夜夜,再装进一大沓子快件袋里,快递来了个上门,我感动地说了声:“麻烦了,快递哥!”

结果,文稿回来后,连一句编辑的客气话都没捎来。

有时我真怀疑是不是把稿子投错地方了,小说投到诗刊里了,仔细核对了一下快件发单,没错啊,也可能是……不想了。总之,就这么举一反三的,上百篇的大作都一个字不少地平安回到家中。

习惯了反复退稿,倒也不怎么伤心,只是难过了个把月。

妻子实在看不下去我这张萎靡的脸了,便提出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你要是感觉自己还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名流千古的话,不妨多和已经鹤立鸡群的作家们交流交流,也许会圆你走入文学殿堂之梦呢?”

于是,利用每一个晚饭后的闲暇,都会在妻子的陪同和观摩下,悠然地打开电脑,开始满世界地遍寻起良师益友来。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大型文学网上结识了一位颇有造诣的戏自己称为“文学小豆”的作家。

妻子问我:“这个文学小豆是男是女?”

我忙搜索了一下:女作家。

“嗯,正适合你聊!”妻子说道。

我笑笑,没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亲拂了一阵键盘,我告诉作家文学小豆:“我向往写作,向往成为并不是在家坐着的作家。”

“条条大路通北京,你怎么会想着要跳进文字的海洋里呢?因为,写文字很辛苦,常常劳而无功。你选择文字,总会有个目的吧?”文学小豆发出问讯。

“我想考证一下自己,在这个文字海洋里,自己会不会游得动,又能游多远?游好了游出水准了,保不定我还会游过您呢?”

文学小豆发过来一个笑脸:“不错,蛮有一股动力啊,这点我倒很欣赏。可以说说你创作的思路吗?当然了,我不一定能帮上你,可能还会泼你一头凉水哦!”

“从心里往外说,我不知道。当我第一次入手作品写作,都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对于文字,很模糊。曾想过,不如依照不成规的程序,先借阅一下有影响力的杰作,比如中国十大名著。”

“多读一些名著佳作,从中汲取营养,这是创作的第一步了。”

“可是,我尽读了名著之十之八九,准备加以借鉴时,才发现,名著里可供使用的文字元素,早已被名儒们全数用尽了,给我预留下可供微言几句的,就只剩下好、妙、绝、赞了。”

“呵呵,你很诙谐。写出一篇好作品,也不仅仅是阅读名著佳作,还要到人群里去看看,也就是要多观察多体验。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好作品源于生活,但多半都会高于生活。”

这时,爸爸走了过来,趴在显示屏瞅了一阵,把嘴贴在我耳朵上小声地说道:“你问问她,怎么才算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呢?”

“爸,你说话干嘛那么小声呢?”我不解地问老爸。

“我怕她听见啊!”

“哈哈哈,我尊敬的老爸也,这是Q里聊天,别说咱们说话她听不听见了,就连天上打个震天动地的炸雷她也听不见啊!”

“好好,我不打扰你们聊天了!”老爸笑笑进屋去了。

“什么是源于生活呢?”我把老爸的建议敲在了键盘上。

“没有生活,就不会接触到真实感的人物形象和构成故事细节的基本要件。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又怎么能够打动人读者的心呢?为追求文字的真实感和美感,让不断涌出的灵感在作品的人物中形象了自然循环,就必须进入生活。这就是要写好文字,必须源于生活的起码要求。”

长长的一段话里,没一个错字。

“文字艺术真的能高于生活和必须要高于生活吗?”我发起自己的提问。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不能一蹴而就。单纯的用文字真实反映生活,艺术的表现力肯定是没有的,或者说是相当不足的,这样会让文字显得苍白和平淡无奇,没有可读性,读起来像嚼蜡,犹如啃鸡肋,索然寡味,这样的文字就没有美感和欣赏价值了。”

“就像吃了一颗尚未熟的杏,倒牙。”

一个笑脸的后面:“文字所展现出来的相像于生活,但比真实的生活还要真实。需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和善于解读生活的能力,这就动态的生活。”

“不是躺着睡的生活。”

“当然也不是站着的生活,是心灵中的生活。文字艺术表现手法的体现,很能考验一个人对事物的洞察反应。有时候付出相当的辛苦,收获却是很小一点。”

“那就是说,把来源于生活现实里的人和事,经过词汇和语言的加工润色,再进行创意和刻画,就是高于生活了?”

“虽然简单,说得也切理。”文学小豆那边竖起了大拇指。

“嗯,这真是铁定的规则,打出来的媳妇揉出来的面,靠毅力!”

“你这是几个意思?”妻子一旁不干了,“包公升堂,好威武!就让你伸出一个小手指头,动动看?”

“亲亲的老婆啊,这不是文字艺术化了么?”我陪起笑脸,主要是不想被逼的上不了床而卧沙发,“你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好妻子,文字吗,你还不太懂。”我只所以加个“太”字,主要还是给我自己留个面子。

企鹅又在闪动。

“你的确很幽默,语言常常出其不意。”

我咔咔敲出几个字回了过去:“至于文字的艺术应用,也就是写作方法,你比我知道的多了,我想再多请教请教!”

沉寂了一会,文学小豆发过来一个长篇:“写作方法也就是文字艺术化的表现,通常写作者常用的如悬念、照应、想象等,让每个字节抑扬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再运用衬托对比,埋下伏笔,使文章涨满艺术细胞。动静相衬,虚实相生,让文章灿开艳丽的花朵。”

我正准备敞开思路也来个长篇,妻子突然抢过键盘,一阵猛敲:“这里面还包括白描、铺垫、正面或侧面的比喻象征等等。文字功底高点的呢,全篇卒章显志,于开门见山而承上启下,极尽烘托、渲染、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手技。”

我惊愕地看着妻子。

“看来你对文字的元素了解的太深厚了,这可不是一两天能悟透的章法,想必是你在文字方面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

“有点像吃核桃,靠硬砸。”

妻子帮我打的字,当然没用我的脑袋,更是有几个意思了。

“文字之粹,提炼于生活,并非将生活进行文字抽象化。在篇章里保持着生活的原品味,而不是把文字堆砌的非常刻板。要知道,照搬生活的文字不是艺术品,也就是照着字练字而已。”

妻子把键盘交给了我。

“看来,我之所以成为废品站,缘于我把稿纸当成练字帖了。”

“其实,多写多练,多修改,反复写反复改,自然就能提高文字的胶合能力。相信你一定写出最优秀的作品,从你和我交流的文字中就已经看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吧!”

“文学小豆说的没错。”妻子在一旁忍不住地插了几句:“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峰顶,艰苦攀登就是成功登顶的唯一途径。于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刻苦持久的学习态度是驶向成功彼岸的唯一法宝。在文字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到广博的书山里、宽阔的学海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别一天就是一两万字,一个字和一个字都不认识。少写多练勤动脑,才会有灵感。”

我佩服地看了一眼妻子,“说得真好!”要是让她来写文字,恐怕收件的快递哥再返回来时,回件的就是一摞一摞的书了。

“聊很久了,谢谢你让我也有了一个莫大的收获,拜!”

“谢谢您的鼓励!”我有些感激地用手给了文学小豆一个飞吻,突然灵感来到,察觉不对,急忙转身纠正,结结实实地吻了妻子一下。

“有了老师指教了,好好写吧!”妻子接受了我的爱,对我表示起了支持。

“从哪写呢?”我肯定不会再翻版我的老写法了,“先写人物吧。”

妻子用柔蜜的目光鼓励着我。

绞尽脑汁,不知选那哪位人物用来练笔,好用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文字知识到底有几何,能不能攀上文学底蕴的边缘。

就自己现有的水准,老爸不能写,妻子是更不敢胡乱描述了。

想来想去,还是拿自己的这张脸开涮吧,因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不会咬自己的鼻子的。

又是几个完整的退稿后,竟然有一篇迟迟不见回来,正想着是被快递哥无意中丢失了。

“周生在吗?您的快件。”

打开来,我乐疯了,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散文录用了。

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写文字,原来就是生活。

终于,第十个春秋过去后,我也标上了“文学小小豆”。

➥ 本文由(竹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暑期“热门”

一年中,中小学最长的暑假刚开启,各类招生广告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辅导班雨后春笋般,成为炎热夏季里名副其实的“热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哪里肯放过这大好时机,让孩子毫无目的地白白“浪费”珍贵的光阴。让孩子参加暑期各种培训班,似乎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

坟上那棵小白杨

本来公墓四周种植了许多郁郁葱葱的松树、杨树、榆树、柳树的,筹划及实施时都没想在坟地内植树,可偏偏却有一座坟上长出了一棵小白杨。公墓管理所主任已对这家坟地的主人三令五申,要服从大局,把小白杨伐掉。可这家主人却迟迟没有照办,原因除了极不情愿之外,还有乡林业站没有给以审批。这事搁止了两年之久...

关二爷

在N桥的桥墩下有一块空地。因为朝着大马路,有很多行人车辆过往,曾几何时,在那块空地上出现了不少算命摊。平常日子里就有不下七八家,市面旺的时候,竟达十几家。那些算命摊基本上一个样:只需把一块似黄非白,写着“麻衣神相”之类的旧麻布往地上一摊便可营业。摊主也像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不管男女...

你就是我们的孩子

“大叔大婶!帮帮俺吧!俺来这找俺爹俺娘——” 这是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上午十点三十九分,坐落在友爱道十九号的友谊餐馆里,老板魏德亮老板娘曲淑香正在店里忙活着,一个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少年趔趔趄趄的走进了店里。魏德亮曲淑香赶紧停下手里的活计,把少年搀扶到了里间沙发上。看样子少年是饿极了渴极了...

教堂的隔壁是天堂

杰克·斯琼是美国亚拉巴马州人,是个家喻户晓的窃贼。在他三十岁时,已经进监狱十余次了。可以说,从他十八岁开始,大部分的时光都在监狱里度过的。这次,他刚出狱不到一周,旧病复发,再次行窃时被警察抓住。 这次阿拉斯法官的审判结果在杰克·斯琼的意料之外:让他每个礼拜天都要到教堂接受忏悔祷告,直至坚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