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600字

阅览4324 作者:淡忘如思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143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第1篇】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贵族决定做计数游戏──谁说出的数字大谁赢。

“好”一个贵族说,“你先说吧!”

另一个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后说出了他所想到的最大数字:“三”。

现在轮到第一个动脑筋了。苦思冥想了一刻钟以后,他表示弃权说:“你赢啦!”

这两个贵族的智力当然是不很发达的。再说,这很可能是一个挖苦人的故事而已。然而,如果上述对话是发生在原始部族中,这个故事大概就完全可信了。

以上是《从一到无穷大》这本科普书的开头,有趣吧?

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该书作者是俄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乔治.盖莫夫,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他非常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除了经常为《美国科学家》、《今日物理学》和《科学的美国人》等杂志撰稿外,还写下了二十多本出色的科普作品。

《从一到无穷大》是盖莫夫的一部代表作,内容丰富,文笔风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特别是一反一般科普读物不敢运用数学,怕“枯燥”、“艰深”,而是恰恰相反,全书用数学贯穿,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是由于使用了数学工具,该书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许多国家文字,深身各国读者欢迎。许多第一流科学家都高度评价这本书,认为它很值得一读乃至于一读再读。

现在,提倡文理交叉,学科学的人看点文学书,学文史哲的看点科学书。这确是值得无论学自然科学,还是学社会科学的读者诸君一读的。

而我们太缺少这类优秀读物了,我们往往是用文学来宣传科学。想当年,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象一声春雷轰动全国,它第一次正面宣传了知识分子,讴歌了科学家,于是我们知道了陈景润,以及他的一加一。后来徐迟还写了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科学家。但文学关注的是人、人的命运,和科普读物还是不同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精神深人人心,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待遇高过官员,热爱科学、献身科学蔚然成风,一流科学论文、成果层出不穷,媒体更加关注科学和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被我们垄断,则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就水到渠成了,伟大民族复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2篇】

如果我在三年级时就完全读懂这本书的话,我相信: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与数学家了——《从一到无穷大》

这本书有一个很有趣的开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匈牙利贵族比拼谁说的数字大,一个人绞尽脑汁想了一想,说出来:“3!”另外一个人也想了很长时间,却想不出来。现在或许你会觉得这两个人是傻到不能再傻了。或许这是一个挖苦人的故事,但在许多非洲的部落里没有比3大的数字。而现代人已知的宇宙原子数量总和约为3乘以10的74次方。本书不单单是数字变大,更加象征着人类的进步。人类有数的历史应该和有火不相上下。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表示的数越来越大。比如数8732 在古罗马写作mmmmmmmmmDccxxxii 那假如要是100万会怎么样呢?

直到后来阿拉伯数字发明了,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数字基本建立起了现代的数学体系。再到后来人类不再研究数字,开始研究立体,甚至研究起时间。数学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无法离开。无论你在超市,在菜市场,还是在研究导弹,研究计算机,离不开的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数字变大了,人类开始着手研究关于时间的问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曾经好像看到过一个实验有关相对论的,讲的是一台原子钟送上一艘宇宙飞船转了几百圈,而一台相同的原子钟在地球上。两者的时间差达到了百万分之一秒,虽然这不算一个很好的证明,况且人类目前也没有能力证明光速和时间有关,但这个数据还是大致告诉我们爱因斯坦的判断正确。速度越快时间越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大质量物体能够使时空弯曲……等等这些话真的是耳熟能详!大家现在都认同我们的世界是由四维空间构成的,这是构成一个世界的最低维度,但我们至今也不太清楚高维度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或许我们只能够等21世纪的爱因斯坦去破解了!当然反对相对论的声音也不少,据说最近发现了一种超光速的中微子。或许这又会撼动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之后人类来到了核时代,人已经不再知足于研究原子结构了,而是改变它,分裂或者聚拢它们。核武器也随之诞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先进的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一定是石头和木块!”非常富有哲理,的确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但是也很脆弱。而且我听到一个朋友说:“据统计俄罗斯和美国的核弹加起来能够炸毁100多个地球。”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是用核武器的话,那么地球上一定有许多先进设备被破坏,那么则无法制造出那么先进的武器啦,所以啊,第四次世界大战也是有可能使用石头和木块的。

人的进步的确超出了想象,而且是越来越快。而这更加考验人对于适应这种进步的能力,对于掌控这种进步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人们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发展;那么,那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刻了。其实,核武器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自己!所以我们不仅要继续发展,还要提高我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呢!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雷锋日记》读后感

雷锋日记读后感 读《雷锋日记》有感 打我上小学以来,每年的3月号总会听到一个熟悉的字眼——雷锋,总会听到那一句熟悉的话语“向雷锋同志学习”,也总会看见大街上有人义务为百姓服务。到底雷锋是谁呢?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他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借这次网络读书活动,我认真阅读了《雷锋日记》...

《呐喊?彷徨》读后感800字

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呐喊?彷徨》读后感的读后感文章,更多文章尽在阅读网。《呐喊?彷徨》读后感 读钱钟书时,感觉自己像一汪清水,被看个透彻;读鲁迅时,又觉得自己像一尾死鱼,任他宰割。 细细数来,鲁迅的作品在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篇幅不少,《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

《孝心无价》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这是毕淑敏《孝心无价》中的一段话...

我眼中的张飞作文600字

寒假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有《明朝那些事》《呼兰河传》《隋唐演义》……但我最感兴趣的要数《三国演义》这本书了。 这本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役各有特色,读起来使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爷爷一定有办法》读后感600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约瑟的爷爷吗?你们喜欢约瑟的爷爷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超级喜欢约瑟的爷爷。 暑假里我读了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约瑟的爷爷可是一位慈祥勤劳,心灵手巧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他还是一位充满智慧,充满慈爱的爷爷。他可以为小孙子约瑟做出各种奇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