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

阅览933 作者:负面情绪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5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请关注阅读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栏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一】

1917 年,周恩来中学毕业,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筹到一笔日本留学的经费。表现了周恩来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因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读书,现任第一代总理!

本篇课文讲的就是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外国租界里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负,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顿时,周恩来感悟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他的爱国心,多么强烈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从小立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二】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我被周恩来总理读书的目的深深地感动着。

在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之前,其他同学说的读书目的各不相同,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的魏校长为之一振,想不到一个小学生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少年时侯的周恩来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发奋读书,以振兴中华为目标。

在没有学这篇课文前,我的读书目的就是为了能多学点知识。自从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才认识到读书目的还要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也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再也不受像美国那样的帝国主义的欺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新中国第一个总理周恩来说的。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心被周恩来总理的读书目的强烈地刺激着。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时,他才12 岁。他是灵机一动随便说出来的吗?不是。因为国家贫困不振,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心,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多么远大的理想啊!正因为周恩来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今天,中国人不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富强。我也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所为的人!

➥ 本文由(水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弟子规》读后感700字

【第1篇】 近几年里,我校全面推进学习国学经典。我读了《弟子规》,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引起我不同寻常的遐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定读书计划的时候...

《红脖子松鸡》读后感600字

寒假我读了《西顿动物小说》,其中《红脖子松鸡》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故事通过松鸡一家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人们肆意杀害野生动物,残忍利用猎狗做帮凶上演一起起危害动物的惨剧。 文中的主人公——红脖子松鸡天生与世无争,因为稀有,长大后便被猎人们盯住,猎人设下一个个陷井,都被红脖子松鸡化险为夷,但最终...

中学生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控诉了帝国残酷的制度对人的压迫。 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是一个阶级森严的年代:农民,工人,商人,资产阶级…… 包法利夫人--爱玛,一个农家的女儿,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式的教育,读过许多浪漫的主义色彩的小说,整天活在幻想中,期待浪漫高雅的爱情。一个农民看起来有身份的医生--包法利。查理...

《雷锋日记》读后感200字

以下文章是由阅读网读后感栏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雷锋日记》200字读后感三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雷锋日记》读后感1 读了《雷锋日记》后,我感到雷锋叔叔是非常自觉地去做好事,比如:部队安排大家看电影,其他同志都去了,而雷锋却在默默地掏粪池,并把这些粪便带到附近的社区给他们做肥料。有句话说:...

周恩来传读后感2000

每当听到“周恩来”这三个字的时候,心中总是涌起一股说不尽道不清的感觉。周恩来这名字,陪伴我们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旧有多少人在怀念他,仍旧有多少人为他的精神所找动!人气旺盛的“周恩来青年研习会”网站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虽然是在小学里学习《万里长街送总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