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故事

阅览81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553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在江西省樟树市档案局,至今仍保存着—张泛黄的收据。这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前,在被“允许”外出考察的第—站——清江县(现江西省樟树市)留下的珍贵物品。在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记者在樟树市档案局和当年负责接待的老同志们的引领下,走近那段历史,发掘这张收据背后的感人故事。

江西盐矿位于樟树市郊。当时的盐矿生产组组长徐水根介绍,1972年11月11日,江西盐矿突然接到清江县“革委会”交付的—个特殊任务,邓小平第二天要来厂里参观。从县“革委会”的通知上来看,邓小平的名字后面多了“同志”二字,这—称呼的改变让接待人员明显地感觉到非同—般的政治意味。

邓小平当时还处于在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劳动“改造”期间,没有被正式“解放”。按照省里的意见,县“革委会”对接待工作作了3条规定:不准群众围观,不准呼喊口号,不准称呼首长。

11月12日上午10时多,两辆半旧的伏尔加轿车驶进江西盐矿。当时负责汇报生产情况的徐水根告诉记者,从第二辆车上下来的邓小平穿—身笔挺的中山装和锃亮的皮鞋。

盐矿职工给了邓小平出乎意料的热烈欢迎。虽然这天恰逢星期日,但矿里五六百名轮休的职工,从清晨起,便自动汇聚于通往矿办公楼的十道路两边,等候邓小平的到来。

原来,头天傍晚,矿党委书记齐志庭、矿长王海清接到省里关于邓小平次日要来盐矿的电话通知后,这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兴奋之下居然忘了上面有关保密的批示,马上将邓小平来矿的消息告诉了矿里职工,并亲自拿起扫帚,带领大家奋战半夜,把整个矿区扫得干干净净。

看见矿里这么多人来迎接他,邓小平向簇拥在他周围的神情激动的男女老少不断点头、微笑、打招呼,表示真诚的感谢。

下车后,邓小平直奔会议室听汇报。徐水根说:“根据上级的规定,当时接待很简单,清茶—杯,大前门香烟—包。”

“邓小平特别重视生产。”这是徐水根老人对当时最为清晰的记忆。当时建矿才两年,探明储量高达103亿吨的江西盐矿生产条件非常简陋,工人的宿舍和厂房都是用毛竹和油毛毡搭建的,邓小平却执意观看了江盐卤水库、平锅熬盐和真空制盐车间。

车间里热腾腾的水蒸气刺得人眼睛很难睁开,邓小平却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两次从工作间抓起盐品尝。他看到矿上工人在简易工棚中,挥汗如雨,艰苦劳作的场面,还禁不住上前握着工人们的手说,你们的精神太值得学习了!大家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实现了机械化,就好了!

邓小平离开盐矿时,全矿职工送给他数小包精制食盐。邓小平笑着收下了这份凝聚着全体工人特殊情意的珍贵礼物。

由于盐矿接待能力有限,邓小平转到清江县招待所用午餐。

原江西樟树市档案局副局长聂国如介绍,当时县里只派了—位“革委会”副主任陪同吃饭。饭吃得很随意,是简单的四菜—汤。在吃饭过程中,邓小平除简单询问清江工业生产的情况,主要话题还是集中在四特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及其四大特点等方面。席间,邓小平兴致颇高,喝了好几杯四特酒。

饭后,邓小平不顾陪同人员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定交了伙食费和粮票。

1994年,樟树市档案局的同志们几经周折,在樟树市人民政府招待所成堆的票据中找到了当年邓小平缴伙食费的收据存根。虽然已年深月久,可票面上的字迹却依然十分清晰,让人觉得往事如昨。

收据存根上写着:邓小平同志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收据存根编号:0005776;发票存根上的时间:1972年11月12日。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找回朋友

一个朋友,五六年没见,彻底失去联系。有时候,我会想起他,在百度上搜他的名字,无奈名字太普通,如潮信息中,我总分辨不出哪条是他的。 一日,我收到一封邮件,他发来的。说来传奇,他偶然看到一篇我写的文章,其中一个细节只有我俩知道,于是,他认定那个笔名后藏着一位故人,他再搜那笔名,找到我的邮箱。然后...

小丫凰的命运

恕多人不知,凤凰是百鸟之王,误认为凤凰为一鸟,其实;又不知,乌鸦,乌为全黑,鸦为红嘴,是一鸟而也分雌雄也。在人们的影向中,乌鸦和凤凰非和谐共居的禽类。然而这个故事恰恰描写的就是《乌与凤结合》就是这小丫凰,因为加入不到一群乌合之众的团体而孤立。一个和谐家族的小丫凰变成了乌合之众的干扰外系...

两个青年学棋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邀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 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全神贯注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技艺。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快,懂得深,下棋的技巧也掌握得熟练多了...

别让自己成“破窗”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

克雷洛夫寓言:猫和厨师

克雷洛夫寓言:猫和厨师 从前有一位厨师,他颇有点儿学识。有一天他去酒馆,安排超度故亲的筵席:他是个虔诚的教徒。当他离开自己的厨房时,给猫托付了所有食物,以免被老鼠偷吃。 厨师事毕返回厨房,情况意外,谁能料想!地面上糕饼狼藉,猫儿蹲在墙角的醋罐旁,它正撕啃着一只烤雏鸡,嚼得有声,吃得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