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吴继光的故事

阅览7407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1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吴继光(1903─1937),安徽盱眙县(今属江苏)三界镇(今属安徽明光市)人。国民革命军第一七四旅旅长。

人物生平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分配到北伐军中见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主动请缨杀敌。不久,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从11月5日起,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四昼夜,损失甚重。11月9日,日军主力在陆、空火力掩护下向所部发动进攻,乃亲临火线,率部全力阻击。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

青年时代他目睹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遂产生民主革命、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思想。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成革命政府,准备北伐,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北洋军阀。吴继光闻听消息,立即赶赴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

在学校期间,他学习努力,训练刻苦,多次考试成绩优良。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吴继光分配到北伐军见习,逐步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3年,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四旅少将旅长,旋即调任第二九二旅旅长。不久,转投第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任该师第一七四旅旅长。

主要事迹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此时,吴继光任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听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他义愤填膺,立即上书军事当局,请缨上阵。

不久,吴将军奉令率部开往上海,参加抗战初期著名的淞沪会战。我爱国官兵冒着日军猛烈的陆、海、空炮火的轰击,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使日军无法突破我防线。狡猾的日军改变策略,于8月23日从张华浜、川沙口登陆,妄图从侧翼包抄上海,迫使我撤退。我立即调集部队阻击敌人,双方在这一线激战多日,其中以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9月中旬,吴继光所部奉命驰援淞沪战场。吴将军曾率部参加了罗店战役,他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指挥部队奋力拼杀,攻入罗店镇,消灭了大量的日军,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10月下旬,日军依仗猛烈的炮火给我造成极大的伤亡,乘势占领了大场,从而威胁在闸北、江湾、庙行一线我部队的侧背,我军事当局为保存战斗力,坚持长期抗战,下令各部队撤出上海。

在这战局危急的时刻,吴将军受命担任掩护大军转移的艰巨任务。他临危受命,立即率领第一七四旅转移到青浦占领阵地,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11月5日,日军主力再次在杭州湾金山卫、全公亭登陆后,马上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上海,与坚守青浦的我抗日军队发生激战。

吴将军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双方血战四昼夜,损失惨重。不久,吴将军奉令退守白鹤港继续阻击日军,掩护主力转移,11月9日,日军主力继续逼进,并在陆、空猛烈火力掩护下,架浮桥渡河西进。吴将军为阻止日军渡河,率部全力阻击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斗。11日21时以后,在与日军激战中,吴将军亲临战场,督师杀敌,不幸被敌弹击中要害,壮烈殉国。

➥ 本文由(水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伊索寓言:披着狮皮的驴

伊索寓言:披着狮皮的驴 驴子披着狮子的皮,到处走动,吓唬别的动物。动物们都以为他真是狮子,吓得四处逃跑。突然一阵风刮来,把驴子披着的狮皮吹走了,驴子原形毕露。这时,动物们一见又都跑回来,用木板和棍棒狠狠地打他。 这故事说明,那些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的人必将遭到世人痛恨,自取灭亡。

卖报

早晨的公车站人来人往,我一如往常地找了个离站台稍远的角落等车。 之所以我喜欢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是因为我要乘坐的车往往来得很晚,而我又不愿意在等车的过程中,被那些匆忙上下车的人群挤来撞去的。当然,这并不是我唯一做出如此选择的原因,其实我乐意在繁杂的早晨...

伴侣

我和你太般配了,如果最后没有在一起一定是其中一个死了。这是曾经的江浩最喜欢和严夏说的一句话,每次严夏都会俏皮的朝江浩笑笑,说着永不分离的话。如今,江浩一个人在河边买醉,而严夏早已离他而去~ -楔子 严夏和江浩是在一个医院工作的时候认识的,那时的江浩刚刚毕业分配到B市...

已经拥有

已经拥有 佛问弟子:“世间何物最珍贵?”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数载,沧桑巨变,佛又问,弟子答:“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已经拥有。” 人生在世,总要追逐些什么,或理想,或金钱,或权力。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我们生活的社会,本就是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但是...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故事 释义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知道感受,(旁人)不宜明说(谴责/评说)。就像人喝水,冷还是暖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 1、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唐·裴休《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明曰:“慧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