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祭

阅览3427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4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忽然,我梦到了父亲。

我梦见我和父母姐姐们一起去旅行,我们好端端地坐在机场大厅里,忽然来了恐怖分子,手持火箭筒武装劫机。顿时火焰尖叫四起,穿各种航空公司制服的空姐跑得一塌糊涂,机场用灯打出字样,叫旅客们不要带行李,赶紧逃生。

我去抱起父母的大衣,我甚至记得那明蓝色和温度,可是父亲———他一向是一个节俭的人,死活不肯扔掉行李。我们都大声喝止他,他不听,还一个劲儿地揪背带,刹那间,一万年太久的刹那间,他倒下了,脸色像水泥板一样灰白,他去世了。而在梦里,我忽地反应过来,父亲早离世一年多了。

我就这样从梦里哭醒。家里空空荡荡,衣服和阳光摊得一床都是。没人可以安慰,连一口热水也没有,我就哭得像一个无比疼痛,却还没来得及学会说话的婴儿。

这是父亲去后,我第二次梦到他。第一次,是我回武汉为他做了一周年,再回到北京的时候。梦里居然还很高兴,因为我在北京的家,父亲没来过,我一直很担心他找不到,不能来看我,看这个最小的偏怜女。他有多宠我,我心里有数。

在那个梦里,我是在武汉的家,我看不到父亲,可是我感知他的在。他进进出出不知在干吗,只是母亲能和他说话。我就通过母亲问他:“你在那边好不好?缺不缺钱?”非常非常地平静,并且恍然大悟,他不是死,只是移民了,就像有些人去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一样,而他去了更远的地方。有多远呢?就算是去了月亮吧。他终于回国探望我们了。我没有签证,去不了他所在的国,但总有一天我会去的。我还记得,我在梦里明亮得几乎喜悦的心情。

然而这一次我梦到他,在血与火、恐怖与激烈之间,他的脸,墓碑一样苍灰。他的墓志铭,是我拟的———如果早知道我的笔会来写父亲的盖棺定论,我但愿是文盲终老。

泣不成声,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却只说这冬天的严寒,说那个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也需要一件厚实长大的羽绒服。问我:你会烧纸吗?

他教我找一个没人的角落,烧之前先画一个圈,表示这是私人的产业,防止野鬼来争夺。我一边抽泣一边怯怯地问:给人家一点也可以吧?我想其他的鬼也冷。———我的慈悲或者乡愚,但父亲一生都是这样的人。

岁末大寒,北京始终是一座我陌生的城市,秋天我和母亲一起去买过菜的露天市场已经关了。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买纸。凌晨三点,我从阳台上把新出的散文集拿进屋。两年来就出了这一本书,从一年五本书到两年一本书,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自己心里最清楚。

我在厨房烧,因为我怕火,厨房是离水最近的地方。如果不合程式,我父亲会体恤我的心,原谅我的笨拙。我甚至可以娇纵地说一句:还不是你惯肆的。

书原来这么难烧透,封面封底都有胶,遇热就奇怪地皱缩起来。我折腾好久才想通应该撕成一页一页地烧。我的确是老幺,笨手笨脚了这么多年。火终于燃着了,小小的噼啪声,小火苗鼓动着像旗帜遇风的声音。

这是我能给父亲的惟一礼物了。我的眼泪,呛咳着落下来。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同样渺小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所大学演讲,大教室中满是对他充满崇敬之情的师生。演讲完毕,由现场人员开始自由提问。 一位女生站起来问:“您被誉为科学界的巨人,您认为自己是巨人吗?” 爱因斯坦微笑着说:“巨人并不是长得高大的人,大家看我如此瘦小,怎么能算巨人的形象呢?也许我看得远一些,那也只是因为我站得高一些而已...

我和她爱上同一个花心男人

傍晚,电话那头,一个女人告诉我:“我是你的忠实读者,今天是我34岁的生日,明天是儿子11岁的生日。”“祝你们生日快乐。”“我老公现在还没有回来,他说有应酬,他不想回这个家。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瘦瘦的依婷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哭,她的故事令人心痛,但是她自己极力保持着平静。讲述结束后...

春风化雨

关于春风化雨的故事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示例】满想在这~的环境里...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有对老夫妻,儿子在外地,每次打电话回家,老太太问儿子吃的啥,儿子总回答:“吃热狗。”老两口平时吃烙饼喝稀饭,这“热狗”是啥滋味,还真没吃过。于是,老太太就给了老头三十块钱,让他出去买俩热狗回来尝尝。 老头走到街上,没看到热狗,却看到有个小伙子在卖狗。这小伙子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看就是个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