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十八个红包

阅览2747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0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高三那年,父亲被查出晚期直肠癌,住进医院。接到病危通知书后,我不知道父亲还有没有机会回家。

在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伸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手,将一把钥匙放到我手心说:“儿呀,有样东西我本想亲手交给你,可现在只能让你自己回家拿了。”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一贫如洗,父亲还能给我什么?

后来,父亲已无法进食,也说不出话,手上的血管再也打不进液体。那天,他“嗯呀”地从喉咙里挤出一丝声音,我凑近细听,听出是“钥匙”两个字。父亲的脸憋得通红,我这才想起他给我的那把小钥匙。父亲睁大空洞的双眼盯着我,张了张嘴,嘴角抽了抽,头一歪,便没了气。

白床单覆盖了父亲的脸,我双腿发软,跪倒在他面前,心脏像被剐成了一片片。父亲走了,我仿佛成了一截无根之木,轻飘飘的,全身虚空。办完丧事,我用那把钥匙打开了父亲的抽屉。抽屉里有个发黄的小木盒,里面放着18个红包。

最旧的那个红包已变成猪肝色,封皮上有两行模糊的蝇头小字,我认出是父亲的笔迹:儿子,从现在开始,爸爸每年会将从单位领到的新年红包,连同吉祥如意留给你!落款是“1990年正月初八”。那是我出生后的第三天。抚摸着发黄的字迹,我仿佛看到年轻的父亲嘴角含笑,正虔诚地为新生的我写下期许和祝福。

父亲是个温和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是做饭。每次他炒的菜被我一扫而光时,他便会摸着我的头“嘿嘿”憨笑。虽然父母都是普通职工,收入不高,但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20世纪90年代末,父亲的单位开始走下坡路。拖了两年,后来连工资也开不了,父亲只好去拉保险。他穿着极不合身的旧西装,提着又大又沉的业务包,脸上堆满刻板的笑。他结结巴巴跟客户解释保险,紧张得打颤,不停地用手抹脑门上的汗珠。

我抚摸着两个薄薄的、封皮印着保险广告的红包,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再不会躲在角落里嘲笑父亲蹩脚的推销。我要大方地走过去,为他拎拎包捶捶背。

父亲早出晚归,还是拉不到多少业务。春节后,父亲耷拉着脑袋到处找工作。小小县城里活难找,父亲只好去学开车,后来总算在公交公司当了司机。

最后一个红包,是2008年的,装着125元钱。那时,父亲刚动完手术,生命朝不保夕,时时需要救命钱。他不仅没动用这些红包,还从医药费中抠出了珍贵的125元!

平静的日子,父亲将祝福装成红包;贫穷落魄的岁月,父亲将温暖装进红包;生命最后的时光,父亲将希望装进红包。我数了数,18个红包装着5252元钱,读起来正是“吾爱吾儿”!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幸福生活本就拥有,学会享用

一位朋友,在很多外人看来,生活一切安好,幸福美满。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位贤惠的妻子,父母都健康安在,孩子可爱聪颖,家庭和睦,日子如此静好地过着,他的很多朋友都羡慕他的美好生活。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幸福生活的人,有一天却来向我倾诉烦恼。我看到他时,当然不解,面对我的不解,他说:“照临老师,我知道...

17岁,我不做你的王语嫣

1 “陈晨,你会做段昱的王语嫣吗?” 那时,我喜欢的草莓味冰淇淋正在我手中迅速融化,粉红色的甜蜜顺着指间流淌、滴落。而此时,那个叫段昱的男生正坐在我旁边,还傻傻地盯着大屏幕看着男女主角行走于大片的油菜花地间,这是一个经典而唯美的镜头。 讲这句话的不是段昱,而是吴小桐。 我的拳头狠狠地砸在小桐的脸上...

我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你

因他曾这样吻过她的眼,她的眼便清透如深邃星海,迥然生辉。他的手如贪恋般抚过她的发,轻柔地击中她的肋骨。 她便热爱他,用尽全部的力气,去拼一个未来。仿若世间万物都失去意义。她的心,被融化在十二月严寒的季节。 时隔多年,她仍不曾后悔,给予那个男子,如此般的疼爱。在那段最值得留恋的时光...

屌丝男开车故意擦挂宝马女

导语:擦挂,是令所有被擦挂的车主都气愤的一件事,也会令擦挂的车主自认晦气。可却有人不但想方设法地蓄谋去擦挂别人的宝马车,还由此收获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郑铭在解放碑一家银行工作,每天早上9时上班,他一般8时从家里出发。去年10月,他时常在小区车库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的长发大眼美女...

他们的爱情

这是一个贫穷的矿区,矿区企业早已经破产多年,条件好点的人都已经搬迁到附近的小镇上去了,年轻一点的都外出谋生,留下来住的都是一些退休的老人和留守的孩子,到处都是企业破产前留下的工棚,低矮的平房依山而建,一排排的立在那,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在2010年寒冬,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