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阅览2175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6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名人故事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名人故事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 本文由(梦旅)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抱薪救火的故事

抱薪救火的故事 【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故事】: 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好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有一回,秦国又派乒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

初恋,只是个美好的回忆

连续几天的大雨,把那热辣辣的烦躁驱赶开来,轰隆隆的雷声震的门外停放车辆的报警器直响,电脑是不敢开了。一个人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点燃了一跟烟,枕着右手,看着那缭乱飘散的烟雾发呆,看着看着仿佛看到了那个女孩的身影,和那个女孩一起经历过的片段又渐渐地回放在脑海里...

垃圾袋里面的尸体

有一天晚上,一个捡垃圾的老婆婆在巷子的深处捡到一个很大的垃圾袋。老婆婆乐得嘴都合不拢,她以为今天自己的运气很好,捡到一大袋东西。 婆婆打开垃圾袋,里面居然装着一具被肢解的尸体。老婆婆从来没有看到如此惊恐的一幕,她惊声尖叫起来。人们听到了她的叫声,赶过来一看,都看到了塑料袋里面的尸体。 很显然...

摩天轮的悲伤

他与她的相遇是在摩天轮下。 女孩懵懵地男孩相撞,女孩手里的奶茶倒了男孩一身。男孩看着女孩歉意且着急的样子,不禁一笑,站起身来,从口袋拿出纸巾拭擦身上的奶茶。女孩就这样一直低着头,想看又不敢看男孩。突然,男孩牵起女孩的手,'这样也不能见人了,就陪我坐会摩天轮吧。' 他们就是这样相识的...

克雷洛夫寓言:东家和长工

克雷洛夫寓言:东家和长工 人们对于救命恩人,只在危难时万分感激。一旦时过境迁,恩人反落不是。如若不是这样,那倒是咄咄怪事。 东家带着长工去割草,回村时天色已迟。 途中经过树林,碰上了大熊一只。东家刚刚一声哎哟,已被大熊压倒在地。大熊压住东家,把他翻转来,扭过去,待挑个好地方下口。眼看老头儿一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