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何万祥的故事

阅览2820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671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何万祥(1915--1944),本姓朱,参军后改名为何万祥。甘肃宁县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2旅6团2连连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9岁壮烈牺牲。何万祥在13年的革命生涯中,参加过长征,经历大小战斗400多次,屡立战功,曾5次负伤,3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名扬山东战场,为国家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要事迹

何万祥高大英俊,行动敏捷,头脑机灵,打起仗来总是冲在最前头,在军队中流传着许多他英勇善战的佳

何万祥油画肖像作者:跃军

话。1936年2月,中央红军东渡黄河,何万祥被选为“渡河先遣队”队员。他和其他队员一起驾着5条小船,冒着敌人的密集射击,全力向前拼冲。刚到河心,何万祥的小船被冰块撞了个窟窿,何万祥一边射击,一边用脊背堵住洞口,保证了小船安全冲到对岸。一到对岸,何万祥不等船停稳就飞身跃上了岸边,第一个冲到敌堡跟前,炸掉了敌堡,和战友们一起,一举攻破了阎锡山吹嘘的“攻不破的黄河防线”。何万祥被誉为渡河英雄,受到军团首长的高度赞扬。

后随部队挺进山东,1939年8月到达鲁南。1939年夏季,何万祥开始担任一一五师某连副连长,在部队攻打剡城时,他奉命阻击敌人增援,带领53名战士坚持1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了300多个日本鬼子4次轮番冲锋,成功地掩护了大部队和群众转移。1943年11月19日夜,何万祥化装成群众,利用敌军中的内线,巧妙地打开赣榆城城门,埋伏的兄弟部队迅速进城,将1600多名日伪军全部俘虏。

1941年1月下旬,随部队驻苏北一带,滨海军区部署的歼灭汉奸匪首朱信斋的战斗打响,奉命攻打桥町伪军据点。朱信斋为匪多年,作恶多端,所带的3个中队400多人据守在一个地势险要而又坚固的工事里,兄弟部队进攻数次难以攻克。何万祥接受任务后,冒着连天炮火,用驳壳枪加手榴弹,轰开了敌人第一个地堡,接着又带领一个班一口气占领了个地堡和一座炮楼,将朱部从东南角逼入西北角,最后用“烟攻”使朱信斋束手就擒,为滨海人民除了一大害。战斗结束后,到部队干部轮训队学习数月。结业后,分配到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二连任连长。同年,山东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此后,在郯城战役、赣榆战役等诸次战役中,屡担重任。

1944年春,鲁中军区集结万余兵力,以及14个民兵中队,以鲁山为中心,在周围300里的战线上,发动了第三次讨伐伪“铁杆汉奸”吴化文的战役。何万祥所在的六团一营参加了这次战役。3月25日夜,三连连长何万祥率领战士到达大泉庄虎山东侧,截断敌团部与虎山守敌的电话线,拂晓前投入战斗。何万祥带领战士勇猛地冲到土围子跟前,察看清地形后,他指挥二连一名机枪手和三连部分战士迂回到围子后面牵制敌人,自己率领二、三连全部战士突入围墙内,经过十多分钟激战,占领了各地堡及壕沟,俘敌20余名,缴枪数10支。这时,敌人炮楼内重机枪又开始疯狂射击,三连二排排长高英忠中弹牺牲。何万祥见此情景,振臂高呼:“炸掉敌人重机枪,为高排长报仇!”即率领战士箭一般地冲向炮楼。当他们进入炮楼时,敌人已退到炮楼最上层。何万祥随身摸出两颗手榴弹,顺着阶梯带头往上冲。刚上到第二层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人物纪念

何万祥在战场上以机智勇敢出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关心战友,常常将新军装送给战士,自己的一套军装破了又补,补了又破,一直穿到牺牲。通讯员有病他亲自给做饭、洗衣,深受战士敬重。1944年7月7日,山东军区在抗日战争7周年纪念大会上,授予二连“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的连队命名为“何万祥连”。山东军区文工团编写了《我们的连长何万祥》歌曲一首。

解放后当地政府将何万祥牺牲时的大泉山改名为“万祥山”,将山下公路命名为“万祥路”,并在山顶立了一座石碑纪念他。1983年,宁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骨搬迁到县城烈士陵园安葬。

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山东电视台特摄制电视专题片《我们的连长何万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解放军英雄传》一书中介绍了何万祥的生平及英雄事迹。

➥ 本文由(楚普阅读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撒切尔夫人的真实生活故事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一般称为撒切尔夫人,英语: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连任三届,任期11年。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

和女鬼一起生活

天天大学毕业以后,为了留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她在这座城市的角落租了一间房子。这座城市的房价很高,天天没有办法自己单独住一套房子,所以她和另外一个陌生的女孩一起合租。 天天是自己找到这间房子的。那天,天天面试回学校的路上,她看见车站贴着一则广告。是一则合租房的信息,信息上写的合租费用只要三百块...

手抱怀中儿,就知父母恩

爸曾对我说过:“手抱怀中儿,才知父母恩”。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说····而我们应该要怀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我们应该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条,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咏。时刻成为,时刻闪耀着知恩,感恩的印记。 而在今天的感恩节里...

弟弟,我无法不对你残酷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决地便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

数学家苏步青的跨国绝恋

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这是数学家苏步青在步入百岁之际,为他仙逝的妻子苏(松本)米子写的诗。米子是一位伟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士之一。苏步青与她风风雨雨60载,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世纪绝恋。 在仙台喜结连理 1924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