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址是不会变的

阅览109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79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有一个地址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妈妈的地址。每每我们给同学、朋友留下手机、伊妹儿等联系方式,总忘不了留下家里的电话,因为家里的电话是不会变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至少家里的电话、地址总是相对固定的。其实,只要家的地址不变,我们就会心安若素,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街上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他匆匆写好电话号码交给我,却又要回纸条,边补写边对我说:“你还是打电话到我妈妈家比较容易找到我。我早出晚归,放假和周末多是在我妈妈家吃饭。”

另外一次,我要速递邮件给一个朋友,他特别嘱咐:“请把东西送到我妈妈家去。我妈妈家全日有人,送到我家我反而不一定收得到。”

我们这一代,搬家、更换电话、手机、传呼机号码,甚至电子信箱的更换频率,已接近“日新月异”的速度。联系的方式多了,人却越来越难找。除了工作上经常接触的人以外,其余的旧知故交,总是要到想起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最后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那人的妈妈。

十之八九,那人的妈妈是在家的。十之八九,在那人的家搬了又搬,地址和电话换了又换之后,那人的妈妈,还在原来的地址,保持着原来的电话号码。

事实上,我们的祖辈,当年也“搬”过。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是件大事。然而落地生根之后,祖辈也就不轻易再搬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搬的条件越来越好,在地址和地址之间,号码与号码之间,身份与身份之间,搬个不停。人生的规律,仿佛就是这种停不下来的迁徙。

“妈妈”——除了有上述实际功能,其实还有象征的意味。“妈妈”是生命的源头。妈妈是生命的根本,这“根本”的地址是不会变的。只要我们愿意记得,也还肯尝试,就能凭借妈妈的地址,妈妈的电话号码,联系那已经在漂浮的迁徙中遗失的自己。

忽然觉得,现实活中,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和电话,也许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支柱,那么到了下一代,他们还能拥有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竟然只是他前女友的“替身”

从没有想伤害谁,可是,我却被别人狠狠的伤害了一回。爱情没了,我无所谓,因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为爱痴狂的女子,即使让我疯狂爱着的人,也没能成为我的心魔。可是友情一向是我看中的,他却把我对他的友情摔得粉碎。 暗恋,真的很痛 我一直认为古人所说的“七情六欲”中我少了那么一种,我不是红尘中为爱而活的痴情女子...

三生石上的爱

我是佛前忘忧河里的一朵莲花,每天只是闲情的看着河中自己的身影,听佛朗诵着自己并不理解的经文。有一天佛放下了手中的佛珠,口中也不念诵经文,我就问佛,为何如此。佛不语,只是让我俯身而视,我只看到一对殉情的男女。我不知道为什么,便问佛。佛依然不语,我知道佛知道我不懂。那时开始我心中充满了疑惑,直到有一天...

欧阳修智救狄青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

口述:我甩了青梅竹马的男友,嫁给有钱老公生活苦不堪言

我和男友是青梅竹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所以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从高中到大学我和男友都在同一所学校,他待我如亲妹妹一般,对我付出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浓厚,从大学开始我们就在校外租房子开始同居了,我们的目标是一起考研,有机会还想出国深造。大学毕业后,因为家里的原因,我不得不放弃考研,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最短的路未必最快

这天,一职员正在急急忙忙赶着上班。因为这天公司有个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中的表现关乎到能否升职,所以不能迟到。 好不容易才截到了一辆出租车,匆匆忙忙上车后,他便对司机说“我赶时间,拜托您走最短的路!” 司机问道:“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见职员不解,司机又解析说:“现在是繁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