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西山的红叶》熊佛西

阅览1744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7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北平西山的红叶

熊佛西

顷接方镇华先生函,谓明日适为重阳,请约寿昌史同到隐山一观红叶。

啊,又到重阳了。这是多么美丽而富诗意的日子!虽古人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但这仅限于写韵江南的景色,而在北平的重阳永远是秋高气爽,天上没有半点灰暗,长空一色蔚蓝,金黄的阳光照耀着古老辉煌的古城!

尤其是北平郊外西山的红叶,在重阳的时候正红透了心,真使人迷醉!从香山(静宜园)沿着石板小道,穿过松林登山,几乎满谷都是红透了的红叶!假使全是红叶还没有什么特色,而最特色的是红叶里陪衬着一株株的葱翠的松树!人家说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我却说红叶比花更热情,且比任何更美丽!人家说它没有香味,而我正因为它没有香味才热恋它,才觉得它有无限的诗意!它的“红”不是汪红,不是桃红,不是深红,不是黑红,而是一种红透了心的热红!它没有丝毫的“杀气”,也从不引人发生香艳的肉感,而仅仅象征着诗人的心!象征人类一片赤诚的热情!

一片红叶可以引起相思,一片红叶可以引起画意,一片红叶可以引起人类的爱,同情。

然而看红叶要像看江南的“映山红”一样,满山满谷的都是一遍红,那才够味儿!仅是一遍红还不够,还得有蔚蓝的青天陪衬着,金绿的阳光洒射着,葱翠的松林烘托着!这样才够艳丽,才够美,才够味儿!

但是这样的景色只是北平的西山有!

其实南京栖霞的红叶也很美,不过是另外一种味道,它是稀疏疏的点缀在石崖上,槁木上,红通通的中间略略的透出屑微的浅绿与浅黄,虽没有古老龙虬的苍松烘托着,然而有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陪衬着,也另有一种韵味。然而较之与北平西山的红叶似仍有逊色。

自从北平沦陷以后,人们常常追恋着北平西山碧云寺的月色,玉泉山的清流,颐和园的长廊,卧佛寺的幽静,而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山的红叶!

作者简介:熊佛西(1900—1965),作家。着有《佛西论剧》,话剧《赛金花》、《屠户》,小说《铁苗》、《铁花》等。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汴洛之游》孙席珍

汴洛之游 孙席珍 三年以前,我曾经到过开封,寻时正值军事时期,我和林枝,还有我的一个学生张君,搭了军作列车到开封时,已经夜半过后两点钟了。在车站附近一位朋友家里休息了一回,天亮后三个人徒步入城,沿路只是一片慌忙愁惨的景象。那次在开封仅仅逗留了一整夜,当开半夜我们便托了朋友的情面仍然搭军用列车离开这里...

墨痕浅,一纸相思为谁尽磨研

墨痕浅,一纸相思为谁尽磨研 墨痕浅,一纸相思为谁尽磨研?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 情到深处孤寂难掩,耳畔的呢喃似花落时一声轻叹;情缘诉不尽笙箫...

回忆着往昔,想起了你的样子

突然间想起了你,突然间想起以前的以前,突然间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突然间发现想起以前心还会发慌,突然间想和你偶遇。 呵呵,这几天怎么了,老是想起你,清晨,看见梳妆台上的啫喱水想起了你,不知道你当时喝下去是什么感受,就为了证明你眼里的爱。我拿起来有种想喝点的冲动,可是我放下了,始终不够勇敢...

失眠有感——今夜,我无眠

又是这样一个夜晚,宿舍里的人儿都已进入梦乡,我依旧陷入失眠的僵局中。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们均匀有节奏的呼吸声被淹没在头顶风扇的呜呜声中。也许它是害怕我一个人太寂寞,也许它也刚好陷入失眠状态。 于是乎,我们成了天涯沦落人,没有道不尽的感伤,只有心相印的默契。即便今夜无眠,即便明早熊猫眼,那又怎样...

《不肯去观音院》丰子恺

不肯去观音院 丰子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岛,风浪甚大,旅途艰苦,所以功德很大。现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