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斋”主人自白》周沙尘

阅览78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8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竹影斋”主人自白

周沙尘

初春,我送给在抗大学习时的老班长刘宗卓同志一本《王府生活实录》。他看到“后记”中有“于北京竹影斋”的题记,便询问,“你这个书斋的斋名不俗,苏拭名句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郑板桥爱竹竟至‘无竹不入居’的地步。你既不栽竹养竹,又不画竹,以‘竹影’为书斋命名,有何寓意?”

老刘是老战友了,他这一问,使我面有难色。一时无言以答,只得如实向他说了:

原来我的家境贫寒,父亲在我出生五个月前辞世,抚养我的责任全落在母亲身上。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分娩前还在园子里种菜,到临产才匆匆忙忙往屋里跑,经过一片小竹林,我便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幸得邻居相助,母子才安全入宅。这是我对“竹影”产生特殊感情的原因。后来,我上私塾,知道我出生经过的塾师特意教我学了《关帝诗图》上的两句诗:“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那时我大约才十岁,但这两句诗时刻铭记着。当我开始写点东西时,便有了以“竹影斋”为书房命名的念头。这念头在我脑海里蕴蓄已三十多年,直到去年冬初,我已经满七十岁,才得到了一间10平方米的兼作卧室的书房,于是,启蒙塾师教我的“终久不凋零”,仿佛变成了一丛竹影,又浮现在我的脑子里。这丛竹影疏疏密密,勾起我的不少浮想,我顺便吟了七绝一首,自题《竹影斋》。诗云:

吟窗筛竹影,忽忆降生林。风雨长相对,悠悠共此心。

这首诗大体上写了我一生的坎坷经历,丝毫没有附庸风雅之意,却有纪念母亲之情。

老刘听后,讲了他的见解。他说。“自题《竹影斋》一诗,固然有特色,但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却不够鲜明。竹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除了物用,主要表现在伦理美学方面。它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挺拔、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一经引入伦理和美学范畴,便成为君子、贤人等人格的化身。古人有终日对竹啸吟不辍者,王微之便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他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文人墨客礼赞竹子‘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中,还总结出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德,以及清高耐寒的气韵,苍劲幽雅的真趣。”

老战友一席话,使我深受启发,使我意识到:今一室之得,诚非易事。竹影斋的竹影,必须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寓意;万万不可只是自我陶醉了事。竹子那挺拔高昂,磊落潇洒,风雨难摧的物态,要化为我的心态,才不致辜负塾师和老战友对我的一片希望。于是,我恭录郑文题《墨竹图》诗一首,挂在竹影斋的墙上:

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阙。

摘自:《中国老年报》1990年2月28日3版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桂湖与杨升庵祠》钟树梁

桂湖与杨升庵祠 钟树梁 新都县城内西南角,桂湖偎倚着城墙,面积约为60亩。杨升庵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一生困处而干我流芳。他与“诗圣着千秋”的社甫“萧条异代不同时”,升庵祠与杜甫草堂却在风光如画的成都平原上遥遥相对。 桂湖现已成为桂湖公园。公园门前有郭沫若同志书写的一副对联;“桂子飘香...

专注是金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 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专门研发哨子,最贵的哨子卖了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于该厂。更令人惊奇的是...

描写荷塘的美文摘抄

描写荷塘的美文摘抄:又是一年荷塘色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与你相约,是一种禅意

与你相约,是一种清浅的禅意,而我,便在红尘最深处的禅意里,等你--题辞.微尘陌上 窗外,细雨的绵柔音律,偶尔听听,是清宁的,洒落在我的庭院,也肥了那株茶树的花枝。 想来,流年暗换,三月已不是那段枯瘦的光阴。旧年的那首《葬花吟》,只剩短歌余韵,如一阕殇词,清浅地沉落,忧伤而不失风雅。 与你相约...

描写麻雀的经典美文摘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麻雀的优秀美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写麻雀的优秀美文作品:麻雀 淋过淅沥沥的细雨,道路湿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零丁的土腥味,又夹杂着几缕淡淡的花香。不时传来的几声鸟鸣,让人仿佛置身世外,心旷神怡。雨后景色确实别有滋味,也难怪古文人骚客对此感慨颇多。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