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炆蛋

阅览2547 作者:光其军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1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新年吃炆蛋,是江淮之间不少地方的风俗。新年第一天,人们清早起来,穿戴一新,踩着开门的鞭炮喜屑,到亲朋好友家去拜年。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摆好了茶点,当人们围坐一起,喝着茶,嗑着瓜子时,这家主妇就笑呵呵地从厨房端出一大盘炆蛋来,连嚷着叫吃元宝。炆蛋被称为元宝,是我们这里的叫法,大约是寓意财源滚滚,兴旺发达之意。

每年春节,我都得在拜年时,在人家吃上几个元宝,一般一户人家只吃一个。我们这地方人家都很好客,吃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所以,吃了一个非拉你还得吃一个,而吃了第二个还要吃第三个。但元宝必须得吃单数,吃双数,主人会有些不高兴,认为你没给他留一份。而吃单数,双方都皆大欢喜,因为彼此都可以添财添喜。不吃也可,这样可以把人家的财气留下来。年复一年,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过年在人家吃单双数的炆蛋也就没有那么多禁忌了。而我因为胃不甚好,在人家吃炆蛋,我总是想法子少吃或者干脆不吃。逢着人家一个劲地拉吃炆蛋,就故意嚷着说,留着那份元宝,宝招宝来,喜上添喜这些吉利的话,说得人家眉开眼笑,人家也就听之任之了,我就得以解脱。

一到春节,我家自然也煮炆蛋。将新鲜的土鸡蛋买来,放入锅中煮熟,再轻轻将壳碰碎,放入酱油、八角、辣椒、盐等作料,然后再煮一会等汁进入蛋内,炆蛋就成了。有时,我也将壳剥掉,这时就得小心地剥,不弄损或者弄缺一星点儿,这样的炆蛋看起来光洁晶莹,用好看的盆子盛着,犹如真的元宝一般。来了客人,在品茶嗑瓜子的时候,我照例端上一盆炆蛋。若客人不吃,我就想尽法子让他吃上一个。在一来二往的客人谦让当中,终于吃了一个,客人完成了任务,我也情到礼周,显得非常高兴。

什么时候就有拜年吃炆蛋的习俗,我也无法考证。闲来翻阅乡贤清代诸生姚兴泉先生的《龙眠杂记》,看到其中一首桐城好,祀祖洁晨兴。欢喜团堆春果盒,金银花灿上元灯。炆蛋热腾腾,方才得知吃炆蛋的习俗早已有之。

拜年吃炆蛋本是平常事,但人们盼望财旺喜旺兴旺的意愿,却也如炆蛋一样热气腾腾啊。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不肯去观音院》丰子恺

不肯去观音院 丰子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岛,风浪甚大,旅途艰苦,所以功德很大。现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

梦里寻她千百度

听醒木一声收,故事里她还在等候,说书人合扇说从头,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初见她,恍如隔世。考场中,她在我的旁侧,我细琢她肤如凝脂,笑靥如花。这是中国古典美的鹅蛋脸,两弯柳叶眉镶嵌在漆黑如夜的眼眸之上,眼睛大得出奇,颇有卡通动画的意味,唇似含朱砂,面若中秋之月,鼻子小巧而高傲地挺立着。转盼多情...

心灵的旅程

心灵的旅程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和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很喜欢这段话,是的,每个人的人生之旅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亲人的哭声中结束。哭,是人生共同的起点,也是共同的终点。然而,不同的行程决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风景决定不同的心情,喜怒哀乐,贯穿了生命的旅程。人生的第一声啼哭...

我拒绝时空的偷忆

如花美眷,道是似水流年。 或滑稽可笑,或真实美好,或,心酸荒谬……因着,模糊了日子,模糊了情节,甚至,都模糊了容貌。 可我却觉得那些光年的失落恰恰印证了这落红忘夜雨般真实的故事,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若许,便如是。 第一次见你是什么时候,我早已记不清了。但眼前涌现出最早最清楚最浪漫的一幕来——...

从故乡到故乡

从故乡到故乡 ——朝圣之旅平陆行 题记——从遥远的湖北大冶傅氏栖住地到山西平陆的圣人老家到底几次了,我说不清,因为梦回故里的次数无法计数。从遥远的湖北大冶傅氏栖居地到山西平陆的圣人老家到底几次了,我记得很清,除开梦里的真正意义上的仅此一次。这是第一次从故乡到故乡,穿越殷商历史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