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十亿人的宝岛母亲

阅览1841 作者:云归梦里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748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1997年4月,大陆首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手术在北京307医院进行,这也是跨越台湾海峡的第一例骨髓捐赠,受髓者是罹患白血病的17岁安徽少年。当台湾志愿者几经辗转将骨髓送达北京时,患者父母只了解到有限的信息:捐髓者是一位年过50的台湾妇女。这位捐髓妇女捎来一句话:希望自己的骨髓能够挽救少年的生命,让他重返校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手术最终失败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少年母亲对记者说:“海峡两岸都为我的孩子付出了努力。我是孩子的生身母亲,那位远在宝岛的母亲是孩子的再生母亲,我们全家永远感激她!”

4年后,记者到台湾作驻点记者。经多方打问,终于找到了这位感动两岸的“宝岛母亲”——已经年近六旬的杨秀霞。

“这是我应该做的。骨髓捐了还能再生,孩子没能救活是最大的遗憾。”她这样对记者说。当年她55岁,是捐髓的最后年限。面对亲友的顾虑和劝说,她义无反顾走上手术台,平生第一次乘飞机到花莲为大陆少年抽骨髓。只抛下一句话:“能与这孩子配型成功,说明我俩有缘,我一定要为他捐出骨髓,挽救他的生命。”

“我在大陆也有个儿子了,不知他长得跟我像不像?”杨妈妈曾这样幸福地对亲友说。家境并不宽裕的她念念不忘这位与自己有缘的安徽少年,甚至拿出积蓄打制了一块纯金的“吉祥符”,准备在日后见面时送给这位少年。

手术失败的消息传来,这位母亲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但是这份隔岸同胞的深情依然激励着她们一家人奋勇向前,努力战胜生活。

时隔数年,这位慈善、平和的母亲谈及那个孩子,眼里仍闪烁着泪光……“我从没想过回报,只是希望自己能为他做点儿什么,这是说不清的缘分!”

台湾是中国割不断的血脉,两岸同胞的同源同根是剪不断的。多少同胞因为历史遗留原因,一生都未曾相见。正如赵嘉音那首《台湾,我们等你回家》写出了多少人潜藏在心的执愿啊。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恰好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遇一人,讲一故事,增添一丝笑意,原来只是我们需要的经历而已。缘来看尽,恰是人生话语的一个字符。 时间刚好,地点刚好,你恰好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我却只顾着向前,忘记了身边还有你的陪伴。当我选择停下来时,你却选择了消失,我们就成为了刚刚好的有缘无份。我们只能在不同的时间里,一方对望着另一方...

月满中秋

最圆莫过中秋月,此时的朦胧也许是必要的,在这多情的晚上,醉是一种幸福。 那种旷世的明朗与圆润高挂在仰望的尽头,天空和大地都充满了暖意。当月宫的清辉洒向大地的时候,人的眼神早已迷离了。 月宫仙子翩跹天宇,广袖长舒,送来清风一缕;月桂飘香,无酒自醉,是浪漫的月华洒在心坎上了。 柳岸湖畔,葡萄架下...

初中生优秀短篇美文摘抄

散文,不管是记人叙事,或是写景状物,还是议论抒情;不管是游记、随笔,还是杂感、小品,都是作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初中生优秀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初中生优秀短篇美文推荐:万山红遍,花尽放 不知你是否曾记得花朵绽放时的瞬间,而你也将有花开花落的时候——题记 曾几何时...

中学生美文摘抄大全

中学生美文摘抄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信念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无愧无悔才是人生: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沙叶新...

《千山笔记》马力

千山笔记 马力 千山一片绿,可啜可饮,谓之品绿。诸峰纷纷做云浪之舞,似识我邀我。人入风景,犹鱼之在水。鱼失水则死,人失风景,尽无世间颜色矣。 对绿的形容很多,在千山,却独摹莲花。在谣谚:“千山好,华夏一盆莲”。景与词对照,能够揣摩出这片群山同佛教的因缘。换个说法,千峰若翠盖佳人舞袖,巧笑相迎。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