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十亿人的宝岛母亲

阅览1841 作者:云归梦里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748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1997年4月,大陆首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手术在北京307医院进行,这也是跨越台湾海峡的第一例骨髓捐赠,受髓者是罹患白血病的17岁安徽少年。当台湾志愿者几经辗转将骨髓送达北京时,患者父母只了解到有限的信息:捐髓者是一位年过50的台湾妇女。这位捐髓妇女捎来一句话:希望自己的骨髓能够挽救少年的生命,让他重返校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手术最终失败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少年母亲对记者说:“海峡两岸都为我的孩子付出了努力。我是孩子的生身母亲,那位远在宝岛的母亲是孩子的再生母亲,我们全家永远感激她!”

4年后,记者到台湾作驻点记者。经多方打问,终于找到了这位感动两岸的“宝岛母亲”——已经年近六旬的杨秀霞。

“这是我应该做的。骨髓捐了还能再生,孩子没能救活是最大的遗憾。”她这样对记者说。当年她55岁,是捐髓的最后年限。面对亲友的顾虑和劝说,她义无反顾走上手术台,平生第一次乘飞机到花莲为大陆少年抽骨髓。只抛下一句话:“能与这孩子配型成功,说明我俩有缘,我一定要为他捐出骨髓,挽救他的生命。”

“我在大陆也有个儿子了,不知他长得跟我像不像?”杨妈妈曾这样幸福地对亲友说。家境并不宽裕的她念念不忘这位与自己有缘的安徽少年,甚至拿出积蓄打制了一块纯金的“吉祥符”,准备在日后见面时送给这位少年。

手术失败的消息传来,这位母亲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但是这份隔岸同胞的深情依然激励着她们一家人奋勇向前,努力战胜生活。

时隔数年,这位慈善、平和的母亲谈及那个孩子,眼里仍闪烁着泪光……“我从没想过回报,只是希望自己能为他做点儿什么,这是说不清的缘分!”

台湾是中国割不断的血脉,两岸同胞的同源同根是剪不断的。多少同胞因为历史遗留原因,一生都未曾相见。正如赵嘉音那首《台湾,我们等你回家》写出了多少人潜藏在心的执愿啊。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光棍节的美文摘抄

第一篇:光棍节的美文摘抄 今天是光棍节。过去也没听说过光棍节。近年来,光棍节却很盛行,特别是未结婚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过光棍节。这个既非“土节”又非“洋节”的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每年的11月11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

人生要学会宽容,珍惜你认为的幸福

再幸福的人生也有缺憾,再凄凉的人生都有幸福。潇洒的人生要学会淡看缺憾,随缘而动,您胸中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您心里想开多少亊,就能得到多少快乐。淡看人间事,潇洒天地间。原谅是对别人的释怀,是对自己的善待,原谅了别人就是把微笑留给了自己,原谅是一把打开的伞,在伞下我们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感谢你璀璨了我盛夏流年

感谢梦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小小的青涩,牵着熟悉的青春,余霞点点,是晓日,默默的清晨。但不见你,空留一张久违的书信。 ~题记 感谢梦盛装莅临我的青春,让我遇见了你,璀璨了我盛夏流年。 梦中的相遇,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或是迷离,或是哭泣,可触而不可及,这旖旎,这淅沥。 应该是个晚上...

多年的爱,只剩下纸张的怀念

他曾对我说,我是他最爱最爱的女生。 他曾对我说,我是他的第一个女朋友。 他曾对我说,我是他第一个动心的人。 他曾对我说,我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曾对我说,如果2016我和他还在一起就结婚。 是的,他曾说过。他真的说过,只是那都是曾经。 和他在一起的那三年,是我最痛苦也最快乐的时光。...

有一种爱,她说不要回报

提笔犹如笔柱千斤,忽感无言。从未萌发过要给你写信的念头。一辈子与土地为伴,目不识丁的你,总是很难与文字联系起来。而今,我要把许多不曾对你表白的话付诸于笔谈中。 你带给我的温暖和爱,用“感恩”二字是远远难以报答的。从咿呀学语到亭亭玉立,十八载的抚养、教育和疼爱,您带给我的是代替了母爱的双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