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督徒的情感日记(17)

阅览5114 作者:景山小爷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634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2018年1月16号:

吴江今天的天气,早晨与晚上不相同,早晨,吴江的天气是雾蒙蒙的,而到了晚上,房外就下起了雨了。快到放年假的时间了,父亲打工的厂里决定辞退一些年龄大的工人,父亲今年有六十岁了,故,也在辞退的名额之内,方才,父亲打电话给母亲,说了这件事,而父亲与厂里的老板好言相说,才得以再在厂里上两年的班。如此我就知道,到西安去的日子近了,两年以后的今天,也许,我与母亲就要开始谋划以后,父亲在西安安度晚年的事情了。我就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该开始的时候总会开始,该结束的时候总会结束,这,就是规律,上帝设定的规律,人,又能怎样呢?无论谁都是无法避免已结束之事,无论谁都不能阻挡将开始之实,其中经历的过程,我们只当以淡然的态度来处之,在此过程中无需焦急,不需害怕,当无为为之,努力向前,并选择以智慧方式来应对,并自强不息,以此好实现我们在这世界里短暂的自身价值。

今天早晨,我在微信里基督徒灵修公众号里看到了一篇讲述牛顿与他创作的《奇异恩典》这首赞美诗的故事:

1772年12月最后一天,牛顿在日记中用这样的词句总结自己的情感:

1772年12月31日。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历了多少事!主用着怎样的方式来带领我啊!他向我显示了何样的神奇!这本笔记马上就写完了,我要为明年预备另一本笔记了。主啊,请悦纳我在以往岁月中对您的赞美,让我将未来的一切托付给您,祝福所有可能阅读这些文字的人们,让他们从中看到您的恩慈和我自己的罪恶。阿们。

牛顿为奥尼教会预备的元旦布道讲章,也是对12月31日日记中同一主题的拓展。在讲章开篇,他重点谈及上帝对他过去行为的怜悯宽恕,他对此的感恩;随后,他借用大卫早在3000年前的那句修辞性反问“主啊,我是谁?”也发出了同样的询问。

他在刚刚创作的赞美诗中以自述的口吻清楚地回应了这个问题。因此,他声称公开显明的罪人“被这个世界的王弄瞎了眼睛”,直到“主的怜悯临到我们这群既不配也不寻求的人身上……但在他恩典的力量胜过我们之前,我们的心门一直紧紧地向他关闭着”。

在《奇异恩典》这首赞美诗中找到更多圣经的依据并不困难,诗歌的灵感源起于牛顿用《圣经》旧约历代志上17:16-17的内容预备的元旦讲章。而诗句开篇的“昔日迷失,今被寻回,盲眼重又得见”与福音书有清晰的联系。在浪子的故事中,那位父亲说:“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路15:24)在《圣经》新约约翰福音9:25,一个被耶稣治愈了的盲人告诉法利赛人说:“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融入个人真实的信仰见证

牛顿经常以自己强有力的见证来形象地说明上帝的恩典之大,甚至早在1758年他第一次在约克郡教堂布道时就这么做了。如今,在创作《奇异恩典》时,他开始运用一种新的媒介——圣诗创作——在6段简短的诗句中,把圣经的真理与自己的灵程经历形象化地融合在一起。

这首诗歌中有牛顿真实的个人见证。在诗作原稿中,第一人称——我、我的——出现了15次,这些人称代词并不能表明牛顿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他如此使用它们,是为了以自己的信仰与得救的经历,形象化地表现历史上无数个从起初到现在获得上帝拯救的信徒的经历。

赞美诗《奇异恩典》对个人性维度的表现,可以在牛顿大量的私人书信和日记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比如他在1752年8月9日写道:“我不知道上帝为何要施恩于我,但有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见了。”

后来,他在自述时认为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你的怜悯之深竟然能够宽恕如朱红丹颜之罪,你的恩典之大竟然能够柔化铁石心肠,胜过最顽固的恶习”。

约翰·牛顿:“我不是应当成为的自己,我不是想要成为的自己,我不是盼望成为的自己,但感谢神的恩典,我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同一年,他给友人书信的末尾处这样写道:“我曾经深陷绝望的邪恶与惨境之中无力自拔,却被奇妙地释放拯救。我在思考他的作为时,似乎只能满怀惊奇地强调说:‘一个罪人竟得着如此浩大的恩典!’”

文/景山少爷/微信1327835231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十八岁的青春,二十二岁的汗水

谈及青春,便徒增一种莫名的伤。她说,青春未来,便了无音讯。正如我们未开始便已经提前宣告结束。 花开花落人未识,人来人往花无意。正值青春的年纪,却选择逃避。以后的人生或多或少会留下些许空白,即便知道遗憾难以抹灭,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一人。虽然知道他或者她不是最优秀的,却还是愿意倾心付出。...

所谓生活

很早之前,就想写一下这个文章,谈一谈生活。只是一来是太懒,懒得整理零散的感受;再者,总是有种自迷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但现在又一想,生活不就是很简简单单的吗? 喜欢出去的时候带个小本子,兜里装着一支笔,有想法了就在本子上胡乱写些什么,或是简简单单的记录。 记得那天,一个人起的很早去北外...

望断天涯,只为寻你

一次致命的邂逅惊艳了多少前程往事,想要就此把你刻骨铭心,却不知命运早已埋下凄凉的伏笔,你我终究没能逃离宿命的诅咒,刹那于芳华!人依旧,心却伤,当思绪随着那曾经的画面,穿越时光的壁障飞入岁月的长河时,留下的是否还是那曲终人散? 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捻一缕相惜的暖意,将你的身影深深的镌刻在岁月中...

我们一起珍惜吧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家人都会以他为中心,主动谦让他,疼爱她。但是在三下乡活动中,是三十多个人一起生活,没有人能事事都谦让他人。所以我们做很多的事情都要主动谦让,要排队。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队员们的各种礼让,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集体的生活,或者因生活习性不同而产生摩擦,随着活动的逐渐开展...

前世的尘,今生的风2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中的转轮,前世的尘,今生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精魂,到了最后,阳光没落,只剩沧桑的漆黑时,才明白谁都不是谁的谁,陌生的风景,总会带走熟悉的人。 ——题记 素笺清风,飘逸着墨香,那伤雅的诗情,勾勒出记忆的痕迹,掌心余温的苍凉,散落了字墨忧伤。停在回忆里丝丝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