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

阅览5473 作者:风在飞扬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5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我们家乡,清明节有吃素食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还有孩童都会倾巢出动。携带挖野菜的家什(篮子、小铲)去湖地的田野边、麦地的田埂上、菜园的畸梗上,去挖一种叫“荠菜”的野菜来食用,以此来过一个清气的“清明节”。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它的根、花、子、均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利尿,治痢的药效。花和子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它的药用功效最早还是从村中老中医先生传说来的,然在清明这一天,家家户户食用这一野菜的习俗却流传了很久,很久。。

至于这种传说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乡亲们都没有去证实过,然这一习俗却是流传下来了。。荠菜的吃法,家家户户也是不一样。有包水饺的,也有煎鸡蛋吃的,也有凉拌吃的,不管怎么吃法,但荠菜的野味都在嘴中品尝,只有煎锅鸡蛋的荠菜会在村中酒馆的饭桌上野味飘香。。

家家户户的午饭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等到午饭过后,人们才会走出家门,买上两刀上坟纸,在家中备置一些酒食、凉菜饭,带上上坟填土的铁锨,陆陆续续赶到村中西南夹老祖坟地膜拜烧纸,以此方式纪念先祖。整个下午,你会听到鞭炮的震鸣声、看到坟前烧纸的火苗在林中传递的呼呼声,还会看见人们挥掀填土飞扬的壮观场面。。偶尔也会传来几声啼哭的声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苏牧的一首清明诗,以此描写人们清明节祭扫先祖坟墓的的景象。然今年家乡的清明节,远远没有看到清明雨,但祭扫的场面依然是那么壮观!尤其是晚辈对先祖的思念和寄托下一代的情思,总是游离在回归故乡的亲人期盼中。在我的脑中,恰然有了一份清明时节关于家乡的清明的季节图:“清明时节不见雨,期待后人承先祖。坟前烧纸寄情思,林(坟)中填土有万语。”

离开故乡,走在村中大街的时候,仍然闻到野味飘香的“荠菜”的丝丝味道,也看到忙碌的人们从坟地填土回来的泣丧神情,还有不时落泪的家人。只有孩童欢蹦的嬉笑着,跳跃着,给这个清明节带来“不相协调”的音符,然对孩童的祝福和期盼却深深的寄托在这一辈人的身上。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世乔那些事儿

湛江湖光镇世乔村是个静谧的村庄。老人很祥和,孩子很灵动,爱情很美好。 村子里的老人很祥和。三下乡调研近黄昏归来时,看见一位老人坐在一棵大榕树的树荫下,身旁有一只乡村田园狗陪伴着,树下凉风习习,消却了夏日的酷热。她神态祥和,似在打瞌睡,这惬意的情景让人流连。傍晚时,村子里传来一阵阵锣鼓声,放眼望去...

圣诞节的雪

西方的圣诞节。那么早,洁白的雪就来唤醒我沉睡的眼睛。雪的飘洒,让我瞬间清醒。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下着的大雪,想起昨天晚上本市播报的“有中到大雪”的天气预报。本没想出门,却因漫天飞舞的雪的诱惑而出行。今天的出行与圣诞节无关,却与飘下的雪有联。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向往一个飘雪的圣诞节...

你被写进我的信里

我们“星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为期十天的支教生活就要接近尾声了。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而我们总想留住些什么。于是今天上午,一班和三班的班主任都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给自己最爱的人写一封信,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者是这些天相处的老师写一封信,给孩子们一个流露心声的机会...

写给:国家扫黑除恶的深思

立春节气已过了,说冬应是残冬吧! 关于“残冬的事”不会太长了。 我是这样想,也应该这样去想的,既然这样想,就会反复重复地说:“阴杀不了阳,繁殖的阴气砌垒冷与黑的墙壁势力也该消退了”。这些话一直寄存占满2018国家扫黑除恶的翘首之望。 我的故事是有能力说服阳光的...

元旦的由来和故事

元旦的由来和故事 2017元旦马上就到了,在这重要的日子到来之前,有必要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元旦的相关信息。元旦的由来和故事有哪些?元旦的由来和故事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做介绍吧。 关于元旦的由来和故事,首先要从元旦的起源说起。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