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

阅览5471 作者:风在飞扬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5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我们家乡,清明节有吃素食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还有孩童都会倾巢出动。携带挖野菜的家什(篮子、小铲)去湖地的田野边、麦地的田埂上、菜园的畸梗上,去挖一种叫“荠菜”的野菜来食用,以此来过一个清气的“清明节”。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它的根、花、子、均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利尿,治痢的药效。花和子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它的药用功效最早还是从村中老中医先生传说来的,然在清明这一天,家家户户食用这一野菜的习俗却流传了很久,很久。。

至于这种传说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乡亲们都没有去证实过,然这一习俗却是流传下来了。。荠菜的吃法,家家户户也是不一样。有包水饺的,也有煎鸡蛋吃的,也有凉拌吃的,不管怎么吃法,但荠菜的野味都在嘴中品尝,只有煎锅鸡蛋的荠菜会在村中酒馆的饭桌上野味飘香。。

家家户户的午饭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等到午饭过后,人们才会走出家门,买上两刀上坟纸,在家中备置一些酒食、凉菜饭,带上上坟填土的铁锨,陆陆续续赶到村中西南夹老祖坟地膜拜烧纸,以此方式纪念先祖。整个下午,你会听到鞭炮的震鸣声、看到坟前烧纸的火苗在林中传递的呼呼声,还会看见人们挥掀填土飞扬的壮观场面。。偶尔也会传来几声啼哭的声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苏牧的一首清明诗,以此描写人们清明节祭扫先祖坟墓的的景象。然今年家乡的清明节,远远没有看到清明雨,但祭扫的场面依然是那么壮观!尤其是晚辈对先祖的思念和寄托下一代的情思,总是游离在回归故乡的亲人期盼中。在我的脑中,恰然有了一份清明时节关于家乡的清明的季节图:“清明时节不见雨,期待后人承先祖。坟前烧纸寄情思,林(坟)中填土有万语。”

离开故乡,走在村中大街的时候,仍然闻到野味飘香的“荠菜”的丝丝味道,也看到忙碌的人们从坟地填土回来的泣丧神情,还有不时落泪的家人。只有孩童欢蹦的嬉笑着,跳跃着,给这个清明节带来“不相协调”的音符,然对孩童的祝福和期盼却深深的寄托在这一辈人的身上。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一个游戏,一段时间,一个故事

习惯每一天晚上,等一个留言;习惯每一个早上,看第一条短信;习惯有一个人惦记。只是这些习惯,都是陋习,被时间渐渐磨平,然后,习惯没有你的习惯。 一个游戏,一段时间,我们的故事。 你说:“原来你是女孩子啊!没想到女孩子也会玩游戏。” “怎么着,就稀罕男的玩?”我不屑。 “呵!好玩儿。”你说。 好不好玩...

友谊如淡淡的花香

如果说爱情是一杯香醇的葡萄酒,香甜而浓郁。那么友谊对我来说,就像淡淡的花香,你可以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在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它会及时的出现。或是欢乐的时候一张喜悦的笑脸,或是悲伤的时候一句暖入心扉的话语。一直我都觉得,人可以没有爱情,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友谊。爱情虽然很甜蜜很美,但它毕竟是酒,会让人沉醉...

欢忆

在太阳初升的时候,门外的孩子们便自觉承担起了做我们起床铃的责任,虽是七月的天气,可这样明媚的早晨竟没有一丝丝火热。一出门,便和清风撞了个满怀。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风带来的是清新的泥土味道。 今天是三下乡正式开始的一天,天高云淡,风吹稻浪。我们也正式的和新有小学的这群可爱的孩子见了面,齐唱着《蒲公英》...

我如此努力,才得以坐在你身旁

我如此努力,才得以坐在你身旁 文/没头脑也很高兴 走在路上因为觉得腰酸背痛,所以推开了某家按摩院的门。 按摩院位于县医院正门对面的一条岔路口,蓊郁的花香包裹着这个7、8平左右的房子,远看灰矮的房子就像被抓进高耸大楼里的一间积木房,推开门,颇像《口技》里陈列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不大的房子里...

一桌之隔

曾经的高中生活是乏味的,可当我们从中找到乐趣时,便是自己最珍贵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那便是有友谊陪伴的时刻。或许,有人认为爱情是最珍贵的,可高中的爱情是什么?是寂寞,是乏味,是随波逐流,这时的爱情真的是流落的愿望瓶,仅仅代表你的一个愿望,仅此而已、 自己很幸运,乏味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