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依旧向前

阅览135 作者:建仕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519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光阴流逝,夏去秋来,转瞬已是秋末冬初,距离上次写文已有近两月,每天不知忙于何事,总不能静下心来写点什么。

屈指算来,祖母离开我们已一百一十三天,可她的音容笑貌仍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每次回到老家,她的身影好像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有时晚上在睡梦中惊醒。每当走进祖母的房间,看到写字台上玻璃面下祖母与她的外甥与外甥女在红梅公园照的相,就不由得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到祖母的可亲与慈祥,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到姑父母的重情与厚义。每次舅爷爷从远方打来电话问长问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祖母,也就不由自主地从心里感到悲痛,从对方的硬咽声中我的泪水就充满眼眶,逝者已去,还望舅爷爷多多保重吧!

最近中午经常回老家吃饭,前不久,年迈的父亲不小心将手腕跌伤,可还是不肯歇息,仍忙前忙后,一直做愦了的身子,歇下来又感觉空虚与无聊。现在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他老人家说说话,谈谈一些人间的冷暖,过去的一些酸甜苦辣,也许注定我们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母亲的身体近来还好,只是血压有些偏高,妻子经常给她测试血压,让她每天吃一粒降压片,一粒丹参片,现已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母亲早晨洗好衣服,忙好家务后,就骑车到妻子店里帮帮忙,婆媳相处十分融洽,这让我脆弱的心感到欣慰。

妻子的店里生意不如往年,如今的零售店也多,网上购物也较频繁,物价也较公开透明。虽不如以前那么忙,反而在我心中感到平静,因为再也不要如以往那般辛劳与担心。每当我下班后来到店里,妻子就会感到一种淡然与安心,彼此谈论着日间的一些事,互相安慰与支持。如今我们都已过不惑之年,慢慢向老年过度,今后的日子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能够搀扶着一起走,能够走到哪里就哪里吧!孩子们已成家立业,有着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因此,注定我们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回想从前的一些朋友,现在也无音信,也无一点联络,让我感到有些寂寞与冷落之感。打开手机,朋友圈里熟悉的就是那么几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想去说,大家都是忙忙的,也不想去打扰,就这样彼此渐渐就失去联系。可也有几位好友,也许是相同的爱好吧,有一位笔名叫蓝羽凝的小学老师,家在贵州,相隔千里,虽未谋面,但我经常去网上,到QQ空间去欣赏她优美的文章,相互跟评,彼此祝福;还有一位编辑,每次发文都让她指点,我深深感谢她的辛勤与鼓励;还有一位网友经常在百忙之中给我发来关心的话语,让我十分感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的一位舅爷爷,应该算是忘年交,七十岁时还写了一本书送给我,年近八十,还每年帮我订阅《广州文摘报》,学会了微信,打字,每次写了好文章都要发给我看,让我学到许多知识,知道什么是正能量。有时去他家,老人家都要给我许多医学健康文学的书报,他的毫无架子,乐观向上,真诚和谐。他的人品与作风,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总算是是难能可贵,对我很有教育意义,让我非常感动!

还记得正月初四,三十年前的老师,同学相聚,久别相逢,把酒言欢,饭后合影留念,还建了“欢乐家园”群,起初群上欢声笑语,渐渐就很少有人上群说话。大家各奔东西,过着各自的人生,我们这一代都是五十开外,在人生的道路上,到了这个年纪已明白,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深深知道,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人生路漫漫,光阴最无情,回首那些走过的路,有许多弯路与小路,险路与暗路,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远方。人到中年,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简简单单做人,无愧于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于人。一辈子不长,用心且情愿的态度,过好下半辈子的平凡生活。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转眼又是冬,在这寒冷的季节,只想问候一下远方的老师,同学们,你们还好吗,气温一天天下降,寒意一点点变浓,记得照顾好自己,记得添衣,保重身体,累了多休息,烦了多走走,希望有机会再聚聚。

近来工作上的事也较烦扰,除按作息从事正常的日常工作外,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履职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企业文化,财务知识,安全卫生,产品生产工艺等。还有一个多月,一年又将过去,企业转型升级,操心的事很多,不管是责任还是内容,似乎都由不得你不努力,于是,我又莫名地走上一个艰难的学习,工作历程。太多的无奈是自己一点点经历过的,也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容易的艰难只有自己清楚,不过有时也是要告诫自己量力而行,无论如何,淡定地看待所有,尽力去做自己就好。

上月结束的十九大,确立了一个重要的转变,让我深深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中国已进入一个大时代,GDP增速开始减缓,工业化高峰已过去,从高投资正走向高消费时代。我经常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十六年前,当我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便有了另一个名字——共产党,这是精神的烙印,也是我信仰的归宿,党员这个身份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督促我努力向前,因为我深知,我不只为自己而活,生之意义,在于不断探索其真谛的过程中。

前星期回老家整理过去的书籍与笔记,许多都已丢失,包括一些相片,从前的信笺等,再也找不到,不知所踪,真是不可弥补,无法挽救,心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莫名的痛苦,可又能怎样,急躁也于事无补。我想:不管怎样,还是学会接受一切,失去了的就让它随风而逝吧!学会直面生活的林林总总,珍惜现在的拥有,前面的路还是要走下去,充满希望,苦乐自知,人生是自己的,输赢无关别人,用自信洗却往日的沧桑,通过学习,实践创造新的有用的东西,这样也许才能无愧于先民,造福于子孙万代。

每天早晨从妻子店里来到单位,中午回老家,晚上再到妻子店中,就这样,转眼间一星期又过去了,街镇上一年一度的集场也散场了,吵杂的声音也散去了,直到昨晚才去集场一个书摊上看了看,找来找去只买了一本杨绛写的《我们仨》,“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更没有单纯的快乐。”冬季已到,晚上的寒意虽浓,但明早的太阳一样会升起,人间的一切总还是有规律地进行,生活依旧向前。

二零一七年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八日晚

➥ 本文由(墨客)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

从文学的角度看,林清玄主要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下面精选几篇林清玄的散文,值得认真品读,供大家欣赏。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西瓜偎大边 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

办事琐记

一 从2014年到现在,不算过去没有正式行文只是口头酝酿讨论的时间,历时3年多,一位职工生活待遇的事情今天终于办了下来。听到消息的她在微信里一再致谢,说没想到能办得下来,过去做了许多努力都搁浅的事,今天能办下来,你一定出了不少力。她在一段语音里哭着说,听到这个消息时不敢相信,激动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

循着时间踱步的声响,拨开记忆纷繁的迷雾,千转百回,幸福的车轮辗转向前,就连那躲在邑上轻尘角落的幸福,也被印刻在青春的年华中。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幸福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我国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在双节的前期,推出了一档子叫做...

游清水岩

微风携带细雨,迎我到石井。撑着雨伞游了一遭清水岩,走入霏霏,更令我想入非非。爬到清水岩山腰时,已是下午。雨歇风息,我眺望远处,山色朦胧;两旁的草叶上沾满雨水,令我顿觉清清爽爽新新。步行一会,刚到山脊处,泠泠淙淙的流水声扑面而来,水声清脆而有节凑感,宛如鱼儿吐泡,又似青蛙跳水。水声令人顿生好奇之心...

世人的眼睛

以前我只要一出门,就有一些人过来看热闹。我当时真得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就像在逛动物园看动物一样。还有的人在学我的动作,我真的很生气可是没办法。 还有的人把我当成傻子一样问我一加一等于几。还有的人由于我父亲是厂里的组织部长,那些因为资格不够想长工资。或者是想调动工作和平职称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