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昨夜的寒冬

阅览1650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95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岁月抬起头,时间指间流,

季节健步走,日月无声轻转换,

不经意间,凛冽的寒冬已经过去,

世间万物在悄然复苏。

挥一挥手,作别昨夜的寒冬,

拥抱春天

给冬眠太久的心、插上一对翅膀,

在春风、春阳、花海中徜徉......

春、带着柔柔的风,

淡淡的香、浅浅的绿、艳艳的光

似,如花似玉、温柔婉约的江南女子,

优雅,从容,款款向人们走来。

春雨、带着喜悦与好奇,

携裹着

缕缕的温情和丝丝的缠绵,

在空中轻轻飘旋......

春,从一颗小草开始蔓延......

破土、拔节,茁壮......

春,从一朵春阳里开始澎湃......

欢笑,奔腾、雀跃......

打开心窗,掬几缕花香,

听、小鸟

将一季的春天婉转歌唱

揽几缕和煦的阳光,拥抱春天

➥ 本文由(楚普阅读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既然说我胖,那我就喘两下

在生活中,脸黑的怕说“焦炭”,个矮的,忌讳人提“矬子”,我属于胖的,听见别人说“块头大的”,那就多半是在说我了。这些习惯是一种常态。但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它,你说了,我能变白,我能变高变瘦,没有啊,还是一如既往地。那就可不必为此而大动肝火了。嘴毕竟长在别人身上,我不说他“多嘴”...

写诗的风波

写诗的风波 我是一个写诗的人。关心的事物大多都是在那一刹间的灵动,一刹间的美的永恒,可以这样说:我给自己搭了一间心灵之屋,时不时地拾点柴,烘烤一下那些微凉的岁月记忆。 要说写诗是富有情感的,当然就有愤激的元素存在。关于人性方面的尖锐字语,我想一个健康人类的文明,还是能够容忍的吧。...

文明就在“脚下”

多日的连阴雨,让宝鸡市到处都变得湿漉漉的。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河提马路;不管是开车出行还是徒步,在细雨霏霏和绵绵薄雾中,还是总能看到涌动的、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国真是人口大国。 因为人口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自然也多了。车多人多,都要靠马路行走,谁该先走,谁该让谁...

川滇游记(五)

自泸沽湖经丽江去香格里拉时,我就看到这里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修得奇怪,在公路上面修建了一座高高的廊桥,横跨两侧的服务区。这个廊桥到底有什么用呢?难道只是为了方便两侧服务区间行人的互相走动?这成了我心中不解的谜。 后从香格里拉回丽江,趁在高速公路拉市海服务区加油小歇之机,我特意去服务区探了个究竟...

正衣冠看铜镜

扬博,正在举行一个展览,“菱花镜影”,唐代的铜镜。大唐三百年,林林种种的创造,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奇迹。大唐的铜镜,有这样的毫光? 今天的玻璃镜子,锃亮、明澈,不止正衣冠,巅毫之处,看得清清爽爽。脸上有没有斑点,不敢看了。古人的镜子没有现代工艺,他们用的是铜镜。铜镜出现在四千年前,最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