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哲理的短篇散文欣赏

阅览819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543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哲理人生,或“人生哲理”,它是指关于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富含哲理的短篇散文欣赏,供大家欣赏。

富含哲理的短篇散文欣赏:信念是一粒种子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执着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富含哲理的短篇散文欣赏:人生是一种储蓄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一个希望;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片风景;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一份快乐。

聪明的人,常常是善于储蓄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值得储蓄的,什么绝不能留在心里。他们所储蓄下的,都是有益而又影响深远的东西。这些人世间的真、善、美,渐渐在他们的心中筑成一座丰碑,使他们在人生之路走出辉煌。而那些不会储蓄的人呢?那些美丽的景色,优雅的乐声,对他们而言都不过是一闪而过的短暂时刻罢了。当一生的光阴渐渐流逝时,他们的心中却没有任何有益的东西,往往一生都生活在遗憾之中。

心就是一个储蓄罐,捕捉一闪而逝的感动,将美丽蕴藏于心底,这就是储蓄。

储蓄罐不是魔术罐,它并非一朝一夕的造就,而是经历漫长时光之后,你才能一点一滴地收获。它可能不像太阳那样耀眼,但它散发的,是真正属于你的如星辰般的光芒,虽然微小,但却在一天天地变得更亮。

储蓄的人生,必定是最美的人生。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其中每一个闪亮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富含哲理的短篇散文欣赏:生命的根朝天长

对植物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庄稼、树木等植物的根一般由主根、须根等组成。这些名词也许太专业了一些,但是,即使我们对植物的知识懂得再少,有一点却是人所共知的,那就是,不管是主根还是须根,植物的根都是在土壤里向下生长的,为的是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营养和氧气。

然而,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它却多出了一种根,而且多出的这种根是钻出地面朝天生长的。这种植物的名字叫海桑。

海桑,又叫剪包树,生长在广东和福建沿海一带,它们生长茂盛,繁殖力极强,高可达5米。它们生长在海边滩涂的淤泥里,经常受到潮汐的侵袭,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最不能忍受的是,淤泥中缺氧。植物和人是一样的,需要呼吸,有充足的氧气才能生存。在没有氧气的环境里,海桑是怎么生存的?而且生存得那么旺盛、那么繁茂?

答案很简单,因为海桑比别的植物多长了一种根——呼吸根。为了吸收到新鲜氧气,呼吸根拼命钻出淤泥朝天长,然后把吸收到的氧气传回到淤泥中的主根和须根,保证海桑的生存和生长。所以说,朝天长的呼吸根是海桑赖以生存和生长的源泉,没有朝天长的根,就没有海桑的生命。

为了生存和生长,不论是植物还是人类,都会不遗余力的,即使再恶劣的环境,也能找到生存和生长的办法。而找到这种办法,需要像海桑一样,具有让根破土而出朝天长的勇气。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凭君莫话封侯事

修葺一新颇具汉代宫阙建筑风格的大门,一个棋盘布局的广场,一座矗立在眼前的高台,走过石材铺就的“楚河汉界”,迎面而来的是仗剑屹立的汉大将韩信的全身白玉雕像。园内曲桥流水,亭台水榭,古风今韵,万千气象,这就是拜将台。 初秋时节,利用在汉中办事的间隙,带着妻儿顺道又去游览了被称为汉初三遗址之一的拜将台古迹...

三月惊蛰春始开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

生活依旧向前

光阴流逝,夏去秋来,转瞬已是秋末冬初,距离上次写文已有近两月,每天不知忙于何事,总不能静下心来写点什么。 屈指算来,祖母离开我们已一百一十三天,可她的音容笑貌仍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每次回到老家,她的身影好像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有时晚上在睡梦中惊醒。每当走进祖母的房间...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不知校园南墙蔷薇是否花开已半月,老师暇时可一赏?” “蔷薇刚开一周多,倒是憩园的紫藤,已经开了半个月了啊。” 又一年四月的光景,走在陕师大的蔷薇大道上,我轻轻呢喃着那日周记本上的评语,跑去给她留了言,一问,一答,纯粹的好似当年。 而我觉得,她落下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我不问,她不说。...

世界有爱才永恒

昨晚,收看了CCTV1的《2018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在两个多小时的晚会时间里,我一直被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温暖着,感动着,泪水无数次的溢出眼眶,心灵无数次的激荡起伏。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分别是:一生致力于扶贫和教育的卢永根院士,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