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小女孩

阅览4568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0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美是什么?美是光鲜的外貌,美是华丽的装饰。难道美仅仅是这些感官上的趋向?不!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是从内心散发出的超越感官上喜好的美。这种美,只有时刻用心留意的人,才能发现。

还记得那是一年冬天,户外还飘着片片白雪,天气显得格外寒冷。我和爸爸准备去新开张的一家大型商场看看,买点日常用品。路上风雪交加,钻入衣襟,冷透心扉,街上的人大都裹得严严实实。大家彼此都看不见脸,只顾埋头一个劲向前走,身边路过一个又一个陌生人。

终于到了商场,这里和外面的冷清形成极大的反差,商场里人很多,热闹非凡,毕竟这里开了暖气啊!我想很多人并非来买东西,而是来凑热闹而已。尽管人很多,但还是看到一个格外显眼的身影:一个看起来老态龙钟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身旁没有人陪,独自在人群中颤巍巍的走着,老人身体显得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可是人群并没有因他放慢一点儿脚步,老人随人潮起伏不定,身旁擦肩而过的是一个个陌生人。

忽然,意外发生了,老人因人潮的带动,一步没迈稳,竟摔倒在地,拐杖掉落在一边。人潮停顿了几秒,声音宁静了片刻,随之又沸腾起来,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人潮继续向前涌动。

一分钟,二分钟……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上去扶上一把。老人就这么趴在冰凉的地砖上,时不时的传来阵阵呻吟声,刺痛着一个个稍有良知的人们。可由于受报道上做好事反被讹的负面影响,人们踌躇不前。

此时,商场里的暖气似乎不管用了,我的心中一片冰凉,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学生的本能和职责使我内心不安起来,向老人身边挪了挪,可是——爸爸一双有力的大手拉着我,不让我靠近。

就在我十分沮丧的时候,一个比我矮、比我瘦很多的小女孩,从人群中冒了出来,蹲到老人身边,她弱弱地说:“爷爷,您还好吗?我扶您起来。”可她使尽力气仍没有用,根本扶不动老爷爷,我是多么的想帮她一把。

终于小女孩的行动不仅鼓励了我,也鼓励了大家,周围的好心人围了过来,帮小女孩扶起了那位老人。老人泪流满面,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说:“孩子!好孩子!要不是你,爷爷不知还要躺多久呢!”

泪是真诚的感谢,也是炽烈的谴责。感谢那些有爱心的人们,谴责那些冷漠的人们。虽说小女孩的长相我没看清,但我相信她是我心中最美的那个人。

➥ 本文由(心语)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伤感散文:破碎

既然没有永远的将来、何苦要所谓的继续或开始? 我成了破碎的女子。 不会说话,不会微笑,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呼吸,忘记了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我在那一面镜子前枯萎了容颜,忘记了曾和谁在那一面墙上许下过宏愿。忘记了刻骨铭心的爱,记不住深入骨髓的恨。 春寒、夏眠、秋死、冬亡,只奏一段曲终人散。季节一季一季的更换...

断线

你走了,在金黄色的十月里走了。 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我们,显然还不懂得,一路上只是沉默。 “在外面,自己好好照顾自己……”这样的话,妈妈无力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你什么都不说,只轻轻地不停地答应,好,好。 薄薄的一床棉军被,四四方方的,让人无法同温暖联系在一起。被你背在背上,却突兀地显得笨拙和臃肿来...

梦圆南京·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

今夜,我醉了酒

逝岁易写,情怀难书。 当春秋倒置,人事相倾,如白纸的生命被涂抹进各种历程;当日月更迭,光阴变换,站在风起的窗前,看岁月将往昔摧残,看夜色将喧嚣遮挽。 已多年情怀改,又一载风物移。 我不怕岁月迁流,年华隔岸,很多事早已注定,刻意挽留不过徒劳。一直以来,不敢去深思,不敢去追问。悠悠时空转换...

早春的晨雾

早春的晨雾 今早起雾了,三月早春的雾。什么时候起的,我在梦中,却不知道了。 只知道,一声雾枝上的布谷鸟脆鸣,柔柔地、清亮地、划过我的梦边。我在梦中做着半梦半醒的梦,惊滑了一下,我醒来了。 哦,这个清晨的雾,太阳光茫的梦,还在受着伤害,流着泪。伤害的边缘不清,可能林梢的鸟,知道这雾的模糊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