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塑泥显童真

阅览4173 作者:向阳社会实践队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670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向阳”社会实践队的第二课堂的设计侧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7月19日下午,主教邝洁霞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泥塑小课堂。

本节课邝老师先以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吸引学生,在询问捏泥巴爱好的互动交流中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泥塑的知识链接过程中,洁霞老师详细给学生普及我国民间的泥塑艺术和发展历史,孩子们在欣赏以多媒体分享泥塑作品图片过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塑,让他们对中国民间传统的泥塑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动手意愿强烈。老师让孩子们分四人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由于各种颜色的泥塑数量有限,小组只能享有一部分颜色,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动脑筋思考,构思自己理想的造型。更难能可贵的是各小组遵守课堂纪律,注重公平原则,主动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有的彩泥。

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与组员之间礼貌地沟通、交流、借鉴,不断地改进自己作品。老师们也走下讲台,耐心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在给予建议同时,与他们共同动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课堂上,处处是孩子们认真创作的专注模样,夹杂着欢声笑语。在规定时间内,以有限的彩泥,小小巧手捏出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种类丰富的彩塑。包含虫鱼鸟兽、鲜花瓜果、海陆空世界等等主题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在课程尾声,在老师引导下,他们分享自己在捏彩塑操作过程中由小组合作直到看见成品的心得体会。过程有失败但是孩子们克服了困难,成功“捏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让老师欣慰不已。有趣的动手小课程总是让他们意犹未尽。邝老师最后希望他们把泥塑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培养,给自己多一项才艺。

➥ 本文由(弦月)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心换心

晓玲说小朋友“我给你一个笑容,你就还我一个笑容”,确实如此,他们的心灵纯洁无瑕,没有利害得失,是最明亮的镜子,把我们给予他们的热情全都毫无保留的加以十倍、百倍的回献给我们。 如今是正式下乡的第二天,但是我们与他们,已经有了不可断裂的羁绊。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交汇。刚开始对于镜头、手机他们会躲闪...

助学圆梦第二天

7月3日是助学圆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第二天,到城月镇集市进行调研。 早上,雨一直在淅沥淅沥地下个不停,一片阴沉沉的,整个城月中学被雨幕包围着,好像在暗示着我们什么似的。打在伞上的声音渐响,落在脚下的颗粒渐大,裤角衣角渐湿,但我们依然不该改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先到校门口简单地吃了早餐...

我给父母写封信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谢谢! 感谢你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让我来到了这美丽世界; 感谢你们给了我健康的体魄,让我享受了这五彩生活; 感谢你们给了我执着的精神,让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 给了我温暖的抚触,你们的手却变粗了; 给了我挺直的脊梁,你们却弯下了腰;...

我尊敬没有梦想的人

我尊敬没有梦想的人 文/古典 结束完某大学的MBA课程,我走到楼下,此时已经是北京的深秋。今天晚上甚至能看到星星,天气好得让人怀疑自己不在北京。从温热的教室走出来,深吸了一口气,冷空气让心变得如月光般宁静。 一个学生跟着我走了一段路,也许觉得我实在是不忙,便走上来问我一个问题,算是刚才那个讲座的续集...

完美盛夏,出发

大事要发生了——化三班“满天星”社会实践队要出征了,前往我们的三下乡实践基地——高州市荷花第一中学。 作为后勤组组长,提前联系接送我们过去基地的车是我们后勤组的任务之一,在三下乡前期准备工作中,经过师兄师姐的帮助,我们与车队取得了联系,在出征前已经与司机商议好出发的时间,地点——7月4号早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