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四月

阅览8352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3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高考那年的四月,虽然离考试很近,可是大家早已无心念书。从早到晚,上课也好下课也罢,也无论上什么课,班主任都一直留在班里。一会儿坐在讲台前,一会儿走下来逛逛,无非是监督我们好好看书复习。

那时,我们每个人的书桌上的书,堆得都象山一样高。通常,我们拿一本和考试有关的书,放在旁边,一边又都在干自己的事。班主任下来了,我们就装模作样地念起书来,等他一走,又去忙自己的事了。那时YY坐我前面,我们不敢大声聊天,所以就互相传小纸条。我问她:

将来你想去哪儿?

去云南。

干嘛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啊?

嗯~我也不知道,反正要越远越好!

她也问我要去哪儿。我跟她说,我想去新疆。那个时候,我们见面都谈你想去哪儿,大家也都说离家越远越好.我对西部有一种情结,加上我们08届的学长就有一个去了伊犁大学,这也让我对那里边充满了向往。

可是,最后我哪儿也没去,依然遵从父母之命,留在省内。

去年暑假,我和MN给一群小孩子补习功课。休息的时候,MN对我说,她好想去西部支教。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呢,她说,爸爸妈妈不让去。其实,当时,我想对她说,我可以陪她去,只是,也没有说出口。

来大学念书真是自由不少,身边的朋友成群结队地出去玩儿。他们每次都要叫上我,可是我没有一次答应和他们一起去。我总觉得出去玩,又费钱,又费体力。所以,大学三年来,我都省下钱来买了不少书;剩下体力,躲在图书馆,也看了不少书。三年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接研究生考试。眼看大学就要结束,虽然没有虚度了光阴,可总感觉少了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乖孩子,好不容易独立了,可也只是身体的独立,因为可以只身一人出远门了,可是思想上,还是没能独立。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敢做一次疯狂的事。原本自由浪漫的青春生涯,却只能在安分和怯懦中悄然流逝。

前不久,我和几个朋友聊天,一时激动,就计划考完试,等到四月份的时候,就准备去西藏玩一趟,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可以不顾一切的去做一件事。

春夏之交,乃是四月,正如同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就算它是后青春期的诗,也是我们的四月。

➥ 本文由(方寸)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又是一年元宵节

晨,我还在睡梦中,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就响个不停,原来今天是元宵节。躺在床上,儿时过元宵的画面不时在我脑海闪现。 儿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早早就要做打算。就拿元宵节来说吧,不像现在有现存的汤圆,就是糯米粉也要先做。如果附近有加工厂的还好,将糯米淘好,晾干,去加工厂加工即可;如果没有加工厂...

你们的梦想,在发光

记得开班仪式后是“梦想墙”的活动,你们兴奋不已地接过便利贴,写上梦想,郑重其事地贴在后面的黑板上。 有个小朋友问我“厨”字怎么写,因为他的梦想是当厨师。他们的梦想都是真实而纯真的,源于渴求,有的朴实得让人心酸。“我想去图书馆”、“我想成一个能保护我爱的人的人”、“我想成为师长”、“我要考上大学...

支教之礼轻情意重

到后坡小学已经第六天了,在这六天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雨天中度过。虽然说下雨天比较凉爽,可是潮湿的天气却有点影响我们的心情。可能是因为下雨天带来的忧郁感,令我今天去上课的时候,心情一直比较低落。 来到二班门口,照例是乱哄哄的吵闹声前来迎接我们。莽撞的小男孩像玩具老鼠一样横冲直撞,我们一手拦住一个...

乡土,一个尴尬的存在

一年一度春节后,网上都难免多了许多“返乡体笔记”,大多感叹乡村的衰败,故园的崩塌,一些专家就觉得这是娇情---城市没有亏待你,你却老怀恋乡村;你既不愿呆乡村,却传播愤青式的伤感负能量!而我觉得当下情境对游子一族而言如何感伤都必有其深刻缘由——也不排除一些人显摆进城优越感,多数人为何面对乡村“泪流满面...

有过痛,才懂得生活

有过痛,才懂得生活 文/陆苏 有时候,一样食物给人留下的记忆,远比一顿暴打更深刻,更烙入骨髓。 对小素而言,不能对她提一种叫做麻球的小吃。金黄黄的,包了红糖馅、滚了白芝麻、入了油锅炸的糯米点心。 童年时,家境清寒。三间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草房,三棵李树、两株桃树和屋后的一片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