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往昔那些记忆都让岁月的风吹散

阅览127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从来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和朋友聊一次天。

是成长了,还是厌世了,整日在qq里隐着身,不愿露面。

筱湄,一个深藏在我心底的女子,在这样一个午后,我们断断续续地说着话。

我依旧记得她的眼神,她的语气,记得我们在校园的台阶上并排坐着,手里捧着的诗集时而张开,时而合拢。有时我们会牵着手,漫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无意间的靠近,只是因为互相爱着的文字。那时,我炽热地爱着文字,很纯粹的那种,和现在一样。

她性情冷傲,很难与人做朋友,她说,我,能走进她的心底。悦动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晚自习互相传着纸条,都是突发奇想写出来的一些优美的句子,就在我惊愕地读着她的文字时,她也用很惊愕的表情看我。

此刻,她,犹如坐在我的身边。说:薇儿,我们做朋友已经十多年了。是啊,这个时间不算短。

流年似水,往昔那些记忆都让岁月的风吹散,留下的都是如珍珠如玉般最珍贵的。

我确信,关于她的一切,我都将铭记。

时光如梭,是我们变了,还是日子磨平了我们身上所有的棱角。

看着昔日熟悉的名字,亮着的头像,我们却没有了言语。

当有个人喋喋不休地讲着有关他的一切琐碎时,我却没有了听下去的勇气,时间是良药,也是毒药。会让曾经刻骨铭心的名字慢慢淡忘,慢慢埋葬。

筱湄,你,让我想起往昔的种种,种种快乐,种种忧伤!我从来都是一个不言忧伤的女子,我将一瞬间忆起的,会在一转身的刹那忘记。我再也不是爱哭的那个小女孩。

手边的茶凉了,我没有顾及再品上一口,我就这样认真地和同你讲着话。

你说你去海边,看到一个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我,说我一定会喜欢。这是多么难得。

在一个地点,一个场景,一件物什前,不经意间能想到一个人,这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你偏偏就想到了我。

是的,我喜欢,用贝壳做的手包,我当然喜欢,它符合我的性情,爱,美,我喜欢一切有关美的事物。

你说,我们能这样畅所欲言,是因为我们没有变,我们还是当初的样子。

是啊!记得前几日看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句台词就讲:不管你身处何地,都不要忘了你原来的样子。这句话我很喜欢。

于是,我尝试着去回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爱情,我的友情,我记忆中的你。

无论时光怎么改变,而你,总在我的心间,不曾远离。

岁月老去,留存一些美好在心间。

午后的敞开胸怀,如一次心灵的旅行,找回一些童真,然后,激发一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扬起四十五度嘴角,继续前行。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流年似水,往昔那些记忆都让岁月的风吹散

从来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和朋友聊一次天。 是成长了,还是厌世了,整日在qq里隐着身,不愿露面。 筱湄,一个深藏在我心底的女子,在这样一个午后,我们断断续续地说着话。 我依旧记得她的眼神,她的语气,记得我们在校园的台阶上并排坐着,手里捧着的诗集时而张开,时而合拢。有时我们会牵着手,漫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此文献给曾经的自己和至今还在打工的兄弟姐妹们

此文献给曾经的自己和至今还在打工的兄弟姐妹们 如果你是打工的就请停下你的脚步花2分钟时间进来看看吧! 或许你现在背井离乡,生活过的马马虎虎,拿着2-3千的工资,有电视看有电脑玩,这就够了,但是未来在哪里? 每年,制造业都会吸纳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这些职场新人庆幸找到工作,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

曾芷君: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

曾芷君: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 文/启鹏 在今夏的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

我要带你们回家

7月13日,是我们回家的日子,汽车带我们回家,带着我们离开了生活了十天的荷花中学,离开了相处了十天可爱的学生们。为期十天的三下乡生活已画上了句号,但这十天的经历却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永远忘不了的是队友们忙碌的身影,忙着备课、策划活动、训练学生、上第二课堂、为全体队员准备饭菜和学生分享人生的点滴...

哪有什么玻璃心,只是不愿放过自己

哪有什么玻璃心,只是不愿放过自己 文/沈善书 每个人的成长初期都有一颗玻璃心,害怕梦想破灭,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遭到别人诟病,害怕被攻击,害怕这害怕那,在越来越多的害怕中,变得敏感,变得小心翼翼自我约束,变得不能准确正视自己,故而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其实,对于别人的眼光你完全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