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往昔那些记忆都让岁月的风吹散

阅览127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从来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和朋友聊一次天。

是成长了,还是厌世了,整日在qq里隐着身,不愿露面。

筱湄,一个深藏在我心底的女子,在这样一个午后,我们断断续续地说着话。

我依旧记得她的眼神,她的语气,记得我们在校园的台阶上并排坐着,手里捧着的诗集时而张开,时而合拢。有时我们会牵着手,漫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无意间的靠近,只是因为互相爱着的文字。那时,我炽热地爱着文字,很纯粹的那种,和现在一样。

她性情冷傲,很难与人做朋友,她说,我,能走进她的心底。悦动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晚自习互相传着纸条,都是突发奇想写出来的一些优美的句子,就在我惊愕地读着她的文字时,她也用很惊愕的表情看我。

此刻,她,犹如坐在我的身边。说:薇儿,我们做朋友已经十多年了。是啊,这个时间不算短。

流年似水,往昔那些记忆都让岁月的风吹散,留下的都是如珍珠如玉般最珍贵的。

我确信,关于她的一切,我都将铭记。

时光如梭,是我们变了,还是日子磨平了我们身上所有的棱角。

看着昔日熟悉的名字,亮着的头像,我们却没有了言语。

当有个人喋喋不休地讲着有关他的一切琐碎时,我却没有了听下去的勇气,时间是良药,也是毒药。会让曾经刻骨铭心的名字慢慢淡忘,慢慢埋葬。

筱湄,你,让我想起往昔的种种,种种快乐,种种忧伤!我从来都是一个不言忧伤的女子,我将一瞬间忆起的,会在一转身的刹那忘记。我再也不是爱哭的那个小女孩。

手边的茶凉了,我没有顾及再品上一口,我就这样认真地和同你讲着话。

你说你去海边,看到一个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我,说我一定会喜欢。这是多么难得。

在一个地点,一个场景,一件物什前,不经意间能想到一个人,这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你偏偏就想到了我。

是的,我喜欢,用贝壳做的手包,我当然喜欢,它符合我的性情,爱,美,我喜欢一切有关美的事物。

你说,我们能这样畅所欲言,是因为我们没有变,我们还是当初的样子。

是啊!记得前几日看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句台词就讲:不管你身处何地,都不要忘了你原来的样子。这句话我很喜欢。

于是,我尝试着去回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爱情,我的友情,我记忆中的你。

无论时光怎么改变,而你,总在我的心间,不曾远离。

岁月老去,留存一些美好在心间。

午后的敞开胸怀,如一次心灵的旅行,找回一些童真,然后,激发一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扬起四十五度嘴角,继续前行。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母亲节文章]那些花儿

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涨满了整个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一个毫不相关的瞬间突然掠过心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忆?是祖父抚爱我们的粗糙的手掌,是外婆慈祥纵容的笑容,是童年不苟言笑的父亲的脸,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叮咛...

冬至漫忆

古屋 吴妈从古城区挤了半天的公交车来到我居住的城西,单为了告诉我一件事情:家里的老屋要拆了。吴妈说这话的时候,竟眼含泪花,语音哽咽。她原不是个脆弱和容易伤感的女人,我父母卧床的那些年,她拖着弱小的病体,前后一人照料,没见过她流过一滴眼泪,现在却为家里老宅的消去而暗自伤神。吴妈的眼泪让我想起父母的眼光...

我的圣诞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过圣诞节了——传统的终究敌不过洋玩意儿。而我的圣诞节依旧是那样,一如年年的平常的一天。不过在流行风的吹拂下,竟也洋气了一些。 早上起来,戴上手套去整理了门口——因门前的公路修缮,而显得很不整洁。黎明即起,洒扫庭厨。热身了之后回来洗漱,接了乡下来的电话,中午回去送礼并且吃酒...

且行且珍惜之友情篇

写给远方的你: 亲爱的朋友,一切与情字有关的字眼的真的是很难从我的口中说出。不知是太过珍惜这段情意,还是思念的潮水随时会将人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就选择了这样对你述说着曾经的情意。从离别到如今,虽然是短短的几个月,却已如几世般久远,却是再久远的事物的样子却依然在脑中清晰的浮现...

创新跃动中国心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了1959年10月 “1959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劳模会议,也叫‘群英会’。当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整个大会堂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身披大红花,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大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