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相信自己的意志,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阅览32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01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当一个人把生命之剑的把柄、把胜败的希望交给别人的时候,他自己的意志就丧失了。

一旦发现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是如此悬乎,他就会畏惧,就会胆怯,直至崩溃。

从前,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同时出征打仗。很快,骁勇善战的父亲屡立战功,做了将军,可是那做儿子的却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又一场战争开始了,嘹亮的号角吹响了,隆隆的战鼓如雷鸣般响彻营地。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庄严地托起一个极其精美的厚牛皮箭囊,箭囊镶着铜边儿,幽幽地泛着光。箭囊里面插着一枝箭,从那露出的箭尾不难看出此箭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想必那箭杆、箭头一定更加出色。

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这枝宝箭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一直带在身边,所以能力量无穷,勇往直前。不过你千万不能抽出来,这是祖上的遗训。”

看着这个精美的箭囊,想想宝箭的神奇力量,儿子兴奋不已,在他眼前似乎出现了壮烈的画面一一嗖嗖的箭声在耳旁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倒下,自己则所向披靡,众士兵羡慕不已,最后把自己推举为将军。

几天后,随身携带宝箭的儿子上了战场,果然英勇非凡,表现出色,为这次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很快,儿子就得到了提拔。当士兵们的羡慕声和首领的夸奖消散后,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忘情地欣赏给他带来好运的宝箭。最后,他竟然把父亲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呼的一声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刹那间他惊呆了,原来箭囊里装着的是一枝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这枝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真的在紧要关头,我怎么办?我岂不是只有死路一一条?”想到这里,儿子仿佛顷刻间失去了支柱的房子,轰然坍塌下来。

在接下来的一场战争里,儿子虽然还带着“宝箭”但是他最后还是战死于乱军之中。

父亲找到了儿子的尸体,拣起那柄断箭,看到了“宝箭”有拔出过的痕迹,沉重地叹息道:“你不相信自己的意志、而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外物上,是永远也做不成什么事的。”

儿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把胜败的希望寄托在外物一一“宝箭”上。

或许,这样危险而愚蠢的事情就在你身上发生。有的人依赖父母为自己的前程铺路;有的人把事情的成败寄托在“熟人关系”上;有的把将来的安定幸福托挂在配偶身上;有的把生活的保障下注在资助和救援上……

★正能量启示录:若生命是剑,其核心和把柄应该握在你自己手上;若要剑坚韧,锋利,精准,你需要去磨前它,同时还要磨砺自己。磨砺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意志。意志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只要你坚信自己可以。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俺去也,六天的相处时间,我就把自己奉献给了网友

我二十岁那年,结识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用六天的时间给我营造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如公主般快乐地过了一年,我甚至以为那个梦会持续一生。可事实上,梦总有醒的时候,而且醒得太早。 ● 初见面,印象不错 给我造梦的男孩就是晓嘉。我俩偶然间在一个论坛上“碰面”,一次偶然是巧合,两次偶然大概就是缘分了。...

尊师重道

关于尊师重道的故事 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程门立雪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称神童。他考中进士后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攻读经书、写作教学,后来拜著名理学家程颐为师。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

我忘不掉那两个被我伤过的女人

黄业军说自己现在很被动,因为他伤害了两个女人。 导致今天这样混乱的局面,“我脑子里一片混沌,那句词改改就是:我的身体往左,心灵往右,身上好像有两个我重叠在一起,随时要撕裂我……” 如何才能让她相信我爱她? 我和妻子何莉曾经过很多“电光石闪”的激情时刻。何莉长得并不算艳丽夺目...

唯一的,只属于你的故事

夜很深很安静,心却早起涟漪,记忆也总会在深夜伴着心碎、伴着痛苦,悄然落地。我还爱着你,……一直到你不再爱我的那一天。…… ————题记 我带你时光倒流,看望曾今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如今我们在一起已经快要半年了。最近的事,让我们的距离远了,产生了矛盾!所以想带你看看曾今那时的快乐,记下此长篇日志...

拔帜易帜的故事

拔帜易帜的故事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