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诺首席科学家:美国回来的“邻家大叔”

阅览4285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2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强生、罗氏、拜耳、雅培,说起血糖仪,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四大品牌,就像说《射雕英雄传》的武林高手时,必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但是,几年前,美国一款Nova血糖仪横空出世,随后强生悄悄退出了美国医院市场,同时在中国医院大力推广Nova血糖仪。

这一市场突变的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叫蔡晓华,美籍华人,Nova血糖仪研发者,如今是三诺生物的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

美籍华人、博士后、高收入如果这描述的正是眼下的你,那你一定觉得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50岁以前的蔡晓华也曾这样想。只不过,他接下来的选择让一些人看不懂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中国,从头开始。回到中国后的蔡晓华,出任长沙企业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由他率领团队研发的中国第一款医院级血糖监测系统金系列将于年内上市,有望打破洋品牌长期以来对中国血糖仪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垄断。

求学:师承美国电化学泰斗级人物

青年时期的蔡晓华可以用年轻有为来形容。他27岁获得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后以人才引进方式前往海南大学任教,28岁就晋升为副教授。

1997年初,蔡晓华进入世界医疗仪器领域前20名的美国Nova公司工作,并研发出世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级血糖仪,目前在欧美各大药店均有销售,并被许多同行作为黄金标准。在公司,他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妻子在美国也有很好的工作,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立志:一定要回中国造福家乡人民

如此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谁都认为蔡晓华这一生肯定就在美国度过了,但蔡晓华并不这么想。我总觉得心里很失落,感觉少了点什么。蔡晓华说,在外漂泊20多年,我的根在中国,我很想回中国创业,想用我的技术造福家乡人民,在国外干得再好也是为人作嫁衣。

期间,有不少国内外猎头公司联系蔡晓华,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拒,直到两年多前,三诺生物两位创始人李少波和车宏莉找到他,给他描绘三诺生物的美好蓝图:要做亚洲第一、世界有影响的血糖仪公司。看到三诺生物在中国已小有名气,公司领导团队很年轻有闯劲,蔡晓华心想:就是三诺了,我要在中国创国际大品牌。

攻关:研发出国际一流的血糖监测系统

蔡晓华加入三诺生物后,将战略理念由原来的血糖仪普及推动者转变为血糖仪专家。

为什么提出血糖仪专家口号?蔡晓华介绍,三诺生物用12年时间,让便携式血糖仪走进了千家万户,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国内的血糖仪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在他的带领下,三诺生物研发的血糖监测系统金系列将于年内上市。研发出与强生、雅培、罗氏等国际大品牌相媲美的高端产品一直是我们的目标,蔡晓华说,金系列就是这样一款国际领先水平的医院级血糖仪,目标就是进入国内的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并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一种脚步声叫“大善”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瞎子,一共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富余,连正常人养家糊口都很不易,也就难得有能力去接济瞎子们,因此瞎子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感到隐隐地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

我所爱的,只是那一年穿着白衣服的男生

每一位女生或男生心中都有一位天使,绝对的唯一,只是在远远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及,我也不例外。 那是在哪一年,我也不记得了,大概是在高一或高二吧,我们学校的食堂是在公寓楼的地校,-1F,每次下去打饭都要下一大坡梯子。有一天,我跟闺蜜下完课去打饭,下一坡梯子时,一位男生上来了,右手拿着饭盒...

底层羔羊

这里就要拆迁了,黄强可以因此大赚一笔。黄强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没有钱,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黄强到了三十岁,还是孤单一个人。因为没有钱,没有女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好在他是在乡下,有农村户口,所以才有拆迁的机会。 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就要拆迁了,一大笔钱就要到自己的手上,黄强特别的兴奋...

即使大火毁了你的所有

他生气极了,说:“你歧视我,我可以现在画给你看。”老师说,你只是在模仿,却不是你的设计。老师拿出一位女同学的画作,那是她匍匐在一个地板裂缝上,用铅笔沿着裂缝拓出的印记,再加上自己的创作。老师说: “设计不是完美地模仿,而是要在原始灵感的基础上创作,展示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同的、特别的创作...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