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锡山的故事

阅览1786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4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王锡山(1902-1938)男,字岳刚,1902年出生,辽宁凤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副师长。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东北陆军讲武堂第8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副。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人,缴获步枪数百支及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本人在激战中负伤。后随冯占海投奔冯玉祥,被改编为第53军91师,参加热河抗战、察哈尔抗战、豫北抗战、山西太行山抗战和豫皖对日游击战。王锡山旅长是万家岭战役中牺牲的唯一的将军、军阶最高的国军军官。他是辽宁凤城人,1902年生。他早年投身奉军,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八期毕业,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附,国民政府1937年8月明令授予他陆军少将军衔。他是最早跟冯占海将军起兵抗日的将领之一,英勇善战,深得冯占海将军的信任,也深受官兵敬仰。在吉林榆树,他率部奔袭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人,缴获步枪数百支及迫击炮、轻重机枪等,他本人在激战中负伤。他长相英武,个子中等偏高。记得在黑龙江宾县和河北高邑他给我们讲话,很吸引人,鼓舞士气。王锡山将军之战死对冯占海将军打击巨大,“股肱或亏,何痛如之!”“王岳刚”一直印在我脑海中,忘不了的抗日英雄啊!(王锡山将军牺牲后,将军夫人蔡书琴女士收到的王将军的遗物就是一把战刀和一双马靴,此后王夫人携儿艰难辗转,清贫一生,终身未再嫁。王锡山将军为国奋勇征战、舍身忘家,何其壮哉!)

主要事迹

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人,缴获步枪数百支及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本人在激战中负伤。后随冯占海投奔冯玉祥,被改编为第53军91师,参加热河抗战、察哈尔抗战、豫北抗战、山西太行山抗战和豫皖对日游击战。

1938年初,升任第91师副师长。8月,参加武汉会战。日军第11军占领九江后,以第9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第27师团等部队在赣北展开攻势。王锡山随部与其作战。在万家岭战役中,先是驰援与日军第27师团激战的黄维第18军等部,随后参加在德安万家岭地区对日军第106师团及101师团一部的围歼战。10月5日,王锡山率部在江西柘林以北甘木关阻击日军第27师团增援106师团的战斗中,被日军重兵围攻,中弹牺牲。所部官兵虽牺牲大半,仍完成阻击作战任务,获第9战区嘉奖。

➥ 本文由(心语)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希望在转角

希望在转角 从前有个愚人,娶了个漂亮女人为妻,百般疼爱。不料女人红杏出墙,偷偷跟别的男人好上了,并密谋私奔。女人找到同村的老妇人合谋:“我走之后,你就找一具女尸来,放到我家里,等我丈夫发现后,你就说我已经死了。”老妇人依计行事,果然找到一具女尸,趁愚人不在家时,偷偷放到他家里。愚人见后,竟深信不疑...

不一样的生活

母亲早已细细碎碎地想了半生,才肯将自己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放手交给另一个男人。 大一的时候,我交了一个男友。 母亲知道了,让我带他来家里做客。见我不肯,甚至发了脾气,说:他是什么高贵的人,连我见一见的机会都没有?好歹我也是你妈,没我的允许,他休想把你从我身边带走!这样蛮横的话,只会让我反感...

与老婆爱爱了半年她一直是处女

与老婆爱爱了半年她一直是处女 我是大龄剩男,可我不觉得自己是被剩下的,因为我除了年龄是三十出头,我的心态和长相都像二十五六。 我的父亲在学校门口开了一个报亭,母亲是报社发行站站长,是退休后返聘回去的。因为常年接触报纸,父亲受报纸的影响,学会了写诗,没事儿的时候,他会为母亲写上几首,逗得母亲呵呵笑。...

如何用500元买到5000元的“心头爱”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我佛慈悲...

善与恶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时,见一大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 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