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花的命运

阅览2497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10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老江办公室里养了棵麦冬兰花,几年下来,长满了花盆,老江便把它一分为二,栽到两个花盆里。一棵养在精致的花盆里,老江放在办公桌上,时常浇水、施肥、松土、晒太阳,对它似掌上明珠,所以它长得青翠如滴,富有生机;另一棵栽在普通的粗制塑料盆里,搁在墙角,老江常常忘了给他浇水,黄儿吧唧,奄奄一息。

一个下午,老江心血来潮,竟把遗忘在角落的兰花端出室外晒太阳,并且和好花盆的兰花并排放在一起。

“你看你,多丑,还配和我在一起!”好花盆里的兰花趾高气扬,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

“我,我,我也不想这样,是主人这么做得。”普通花盆里的兰花自惭形秽地小声解释。

“我是高贵的花,你是贫贱的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好花盆里的兰花头抬得高高的,轻蔑地斜了它一眼。

“可,可,可原来我们是亲兄弟,一家人!”普通花盆里的兰花小心翼翼地嘟囔了一句。

“谁和你兄弟,我告诉你,以后离我远点,别提什么一家人!”好花盆里的兰花气冲冲地训斥着对方,完全不顾手足之情。

有次上级领导来老江单位检查工作,老江单位的主任到老江办公室下通知,让他到小会议室开会,偶尔发现他桌上的兰花很好看,特别刚刚绽放的几串亮眼的小碎白花,在绿油油的叶子衬托下,鲜艳夺目。主任高兴地说:“老江捎上这盆花,先放在小会议室,美化美化环境,领导检查走后,你再搬回来!”

老江不好推辞,开会时只好把花端到小会议室。检查的领导走后,主任没通知老江把花端回去,老江也没好意思问,不巧第二天,主任把小会议室一锁,外出学习去了。钥匙只有一把,主任带去了,老江只好干瞪眼。

半个月主任才回来,当老江到小会议室端花时,花早干死了,老江忍痛割爱,把死的花扔掉,换上普通花盆里的兰花,重新放到自己办公桌上。

作者 / 皎洁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安徒生童话:绿色的小东西

窗台上有一株玫瑰花,不久前它还十分娇艳、充满青春活力。现在看上去它病了,它被什么东西折磨着。 它身上来了一伙儿不速之客,正在吞食它。顺便提一下,这是一群穿着绿制服的风度不凡的食客。 我和这伙食客中的一位作了一番谈话,他只有三天大,可已经是老爷爷了。你知道他说些什么吗?他说的都是实话...

口述:我甩了青梅竹马的男友,嫁给有钱老公生活苦不堪言

我和男友是青梅竹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所以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从高中到大学我和男友都在同一所学校,他待我如亲妹妹一般,对我付出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浓厚,从大学开始我们就在校外租房子开始同居了,我们的目标是一起考研,有机会还想出国深造。大学毕业后,因为家里的原因,我不得不放弃考研,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喊”你回家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只是晚饭时间到了,男人依旧没有回家,女人摆在桌上的那些饭菜显得有些落寞。天已经擦黑,女人有些急了。 女人把孩子托付给婆婆,朝男人做事的地方走去——山沟里的小煤窑。女人边走边打男人的电话,打了好几次,没有通。她还打小煤窑值班队长的电话,也没有通。女人不由加快了脚步。...

小黄,你在他乡还好吗?

“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已破土动工。5年后,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坝将矗立在松花江上。”看到这个消息,马上联想起10年前我在大顶子山上一段难忘的离奇经历。 10年前,作为呼兰县航运公司的一名水手,我随呼航107船队来到大顶子山港。按顺序,3天后才轮到我们装船。所以,除了值班的外,其余船员自由活动。...

抗日英雄威廉·瑞德的故事

威廉·瑞德(?-1944)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男,美国人。1941年随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与对日作战。 1942年3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美共同开辟空中运输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 1944年1月19日,时任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当然瑞德在出击日军返航时,因机场被日机炸毁无法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