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懒汉

阅览337 作者:阅读网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385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从前有十二个小厮,他们白天什么事都不干,晚上也不肯努力,只是往草地上一躺,各自吹嘘起自己的懒劲来。

第一个说:“你们的懒惰和我怎能相比,我有我的懒法。我首先要注意保护身体。我吃得不少,喝得更多。我每天吃顿饭就稍稍停一会儿。等我又饿了,吃起来就更香了。早起可不是我的事,可一到中午,我早就找到了午休的地方了。东家叫我我只装着没听见,他再叫,我还要等一等再站起来,然后慢吞吞地走过去。这种日子还凑合。”

第二个说:“我要照看一头马,可我老把马嚼子塞在它口里,不高兴就根本不放食。如果东家问,我就说喂过了。我自己则躺在燕麦里睡大觉,一睡就是四个小时。醒来后,就伸腿在马身上蹬几脚,算是给马刷洗了。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这活干起来我还嫌累呢!”

第三个说:“为什么要拿活儿来苦自己?一点也没什么好处。我干脆躺在阳光下睡大觉,天开始下雨点了,我也懒得起身。以上帝的名义你尽情地下吧!最后下得噼噼啪啪响,大雨竟拔掉我的头发把它们漂走了,我的头上还弄了个大口子,我在上面贴上块膏药,也就好了。这种伤口我已有好几处了。”

第四个说:“要我干活,我先游荡一小时,养足精力。然后慢条斯理地问,是否还有帮手。如果别人帮着干,就让他把主要活儿干完,我只在旁边看。但这活儿还是太多了。”

第五个说:“那有什么!请想想,要我从马厩里出粪,再装上马车。慢慢地来,如果耙上叉着啥,我就向上半举着,先休息一刻钟,然后才把粪叉上车。就算我一天装一车那已够多了,我才不想干死干活呢!”

第六个说:“真不要脸!我才不怕干活呢。我睡了三周可没脱过衣。系什么鞋?脚下的鞋要掉就掉吧,有什么要紧?上楼梯时我是一抬腿跟一步,慢慢地数着余下的级数,好教自己知道该在哪里坐下。”

第七个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东家盯着我干活,只是他老不在家。我的速度不会有虫子快,要想让我往前走就得有四个壮汉来推我。我到一张床上睡觉,等我一倒下,他们再也叫不醒我。他想让我回去,只得抬着我走。”

第八个说:“我看,只有我是个活泼的汉子。如果我面前有块石头,我决不会费神抬腿跨过去,我索性躺在地上。如果我的衣服湿了或沾上了烂泥,我总是躺在地上,直到太阳把它晒干。中间我顶多翻个身儿,让太阳能照得到。”

第九个说:“那办法挺不错!今天我面前有块面包,但我懒得动手去拿,差点儿没饿死。身旁也有个罐,但它样子那样大而且重,我压根儿不想举起它,宁愿忍受饥渴的煎熬,就连翻翻身我也觉太累,成天像根棍子似地躺着。”

第十个说:“懒惰可害苦了我,我断了条腿,另一条小腿还肿着。我一个人躺在了大路上,我把腿儿尽量伸直。一辆马车过来了,从我的双腿上压过,我本可以把腿缩回来,但我没有听到马车来;一些蚊子正在我耳朵里嗡嗡叫,从我的鼻孔钻进去,又从我嘴里爬出来,谁会费神去赶走它们呢!”

第十一个说:“昨天我已辞职不干了。我可没有兴趣为东家去搬那些厚厚的书,整天干都干不完。但说句老实话,是他辞退了我,不再用我了,主要是因为我把他的衣服放在灰尘里,全被虫子蛀坏了。事情就是这样。”

第十二个说:“今天我驾着车儿去趟乡下,我为自己在车上做了张床,美美地睡了一觉。等我醒来,缰绳已从我手中滑掉,马儿差点儿脱了辕,马套全丢了,项圈、马勒、马嚼子通通不见踪影。而且车子又掉进了泥坑里。我可不管这一套,又继续躺下,最后东家来了,把马车推了出来。要是他不来,眼下我还躺在车上,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呢!”

➥ 本文由(云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死性”不改

康熙五年,文阳县有一个人,叫刘文才,长得也算英俊,但是品性不好。他非常好色,常常沉溺于妓院。原本,他的家很富有,就是因为他好色成癖,不思进取,才把一个好好家弄得衰落破碎。 刘文才的父亲很担忧儿子的将来,把他关在一座院落里,希望他痛改前非,好好读书,考起功名,光宗耀祖。刘文才那会体谅父亲的一片好心...

斗粟尺布的故事

斗粟尺布的故事 这句成语见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西汉时,高祖刘邦的六子刘长少年丧母。吕后遵照刘邦的旨意,收养了刘长。淮南王英布因举兵叛乱,兵败被杀以后,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孝文帝即位以后...

寸木岑楼的故事

寸木岑楼的故事 【解释】: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成语故事】: “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变化来,出自《孟子·告子下》。 有一位任国的人向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问礼与食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子随口答道“礼重要”...

顺境或逆境中先别忙着得出结论

南美洲一个名叫巴里卡的偏远村子里,一个男孩因生意失败积郁成疾。 父亲买回一团红丝线,把他带到一个靠近沙漠的小旅馆。第二天,父亲背上儿子和一块石头向沙漠出发。两个小时后,父亲在沙漠深处看到零星的绿色,便对垂在肩头的儿子说:“那是卷柏。”儿子毫无反应,依旧垂着头。 父亲在一株碗口大小的卷柏边把儿子放下...

口述:自从丈夫的哥嫂借宿我家,我们的婚姻就变味了

我和丈夫大学同学,我是家中独苗,丈夫还有一个哥。 因为和丈夫不是一个地方的,恋爱那会,我就做好了大学毕业后去丈夫所在城市发展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大学毕业后我也确实随丈夫去了他老家。但是,丈夫成长的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所以,在孩子一岁时,我们就来到我父母身边,重新创业。 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