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里的“不倒翁”老爸

阅览1708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094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在孩提时代女儿的眼里,她的爸爸我便是世界上“最能”的人。

在她还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时候,往往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今儿摔一个碗,明儿洒一壶油,后儿又把我刚刚写好的备课本撕个乱七八糟……每当此时,我还要无奈地强忍内心的怨气,口是心非地“夸”上她两句:“看我女儿本事大的。”久而久之,这句话便成了我的口头禅。哪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句话不知不觉便被懵懂学语的女儿学了去。记得有一次,我一手扶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带着另一辆自行车去给她姥姥家去送(这在我们乡下还够不上违法)。进村的时候,拐弯带上坡,骑车技术还算高超的我猛骑几下,一拐就势一拐,便轻松的进了村。哪知坐在车梁上的女儿却突然冒出一句:“爸爸,你看你本事大的。”我差点乐喷了,为她的童言无忌。

上了小学以后,我更是女儿在她同学面前无时不刻夸耀的对象。诸如爸爸赶集买的熏鸡如何如何大,给她买了个文具如何如何奇特,沾满油渍的衣服让爸爸用“强力”一搓便洁净如初,甚而连爸爸无意间踩死一只怀了孕的死耗子都会被她绘声绘色地渲染一番。低年级的知识结构比较肤浅,加之我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她若是遇到难题,辅导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因而我在女儿心中的神圣地位更是牢牢扎了根。那时女儿心中全无贫富、等级的观念,她认为校长就是“最大的”官,即便如此,校长在她嘴里也只是一个语言符号,唯一崇高的只有她的身材矮小的爸爸。那时我们住学校一间低矮狭小的单身宿舍,而那正是她幸福生活的港湾,而她的爸爸则为她的港湾撑起了一片天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也渐渐懂得了些人情世故,开始提出了些令我这个“权威”爸爸尴尬的问题。记得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从同学家写作业回来,女儿忽然问我:“爸爸,怎么小玲家住的房子那么大,咱们住的房子那么小呢?”小玲的爸爸是村里盖房班的工头,而当时的我,每月工资还不到三百块,还经常拖欠,根本没法和人家比。我只好哄骗她说:“住在学校主要为你学习方便,等你考上重点中学,爸爸一定给你在县城买一座比她家大得多的房子。”

女儿果真没有辜负我的希望,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为方便女儿走读,我家也在城里租了间大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不少。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忽然又问我:“爸爸,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现,反响很大。我很奇怪,为什么你在报刊上发表了那么多文章,还只是个小学教师?”我心里很是酸楚,女儿啊,你哪知你老爸的苦衷啊。现在就连你爸教过的学生都当了校长,进了职称,工资比你老爸高出一大块,现在的社会,谁能说得清呢。为使她涉世未深的心灵不受感染,我也只好敷衍着:“重点中学教书太累,爸爸怕身体吃不消。”女儿没说话,可我感觉得到,我的“最能老爸”的形象已经在女儿心中产生了动摇。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学教师,但业务上底子很厚。女儿初中阶段遇到的难题,无论哪一学科,我基本上都驾轻就熟给她解决掉。加之寒暑假,我还是她的“贴身保镖”兼“义务家教”,因此,她虽不算绝顶聪明,可学习成绩在年级也总是名列前茅。“三好学生”的光环加之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带给她的优越感,让我这位“权威老爸”在她的心中俨然成了一位“不倒翁”。

女儿第一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她到邻县一所省重点高中去复读。有一天,女儿忽然打来电话,说她在学校感冒好几天了,在校医务室打针吃药都不顶事,而且还越来越严重,让我接她回家治疗。那天我乘公交车去接女儿,到校门口时,校门外小轿车横七竖八,围满了前来探望的学生家长,一个个衣着体面,器宇轩昂,与我的寒酸之气形成强烈反差。一种莫名的羞愧油然而生。终于挨到了放学,透过熙攘的人群,我看到铁栅栏门里女儿那张被感冒折磨的发红的脸,很是心疼。很快,女儿的目光条件反射似的在人头攒度中锁定了那个瘦小而寒酸的身影,她的眼睛里立刻闪现出喜悦的光芒。回家后,女儿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我知道,一多半是来自于精神作用。之后,她在的QQ空间里提及此事,她说,当她的视线从豪华轿车和衣着华丽的人群中闪过,很容易地聚焦在那个平凡而熟悉的身影身上时,她的心立刻放松到无限的大,因为世界上只有那个矮小的“顶梁柱”,才能为她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女儿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上大学以后,由于社交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女儿的花费自然要比高中阶段高许多,我们也不止一次因此事在电话中发生过口角。去年寒假回家,她一下车便花了十五元钱打“的”回家,让我好生埋怨了一番。今年开学,我依旧固执地采取多年练就的“双车技法”送她去车站(因为行李太多)。路上,女儿打趣地说:“爸爸,都什么年代了,还架你的‘小四轮’啊!”我打趣道:“咱这是相应国家号召,绿色出行,及节能又环保。”上车的时候,女儿眼里含着泪水。到了学校后,女儿给我发来短信:爸爸,您辛苦了,在我的眼里,您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等我将来挣了钱,一定让你坐上真正的小轿车。

一行叫泪水的东西从我的眼眶里爬了出来,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人的伟大不只来自于轰轰烈烈的事业,只要你为社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只要你的亲人能因你的存在而幸福,哪怕你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车子房子,你也同样是个伟大的人。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口述:我甩了青梅竹马的男友,嫁给有钱老公生活苦不堪言

我和男友是青梅竹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所以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从高中到大学我和男友都在同一所学校,他待我如亲妹妹一般,对我付出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浓厚,从大学开始我们就在校外租房子开始同居了,我们的目标是一起考研,有机会还想出国深造。大学毕业后,因为家里的原因,我不得不放弃考研,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哥哥,下一辈子我要做你的新娘

老矿工死了,留下了一对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八岁,女孩儿五岁,都不是他亲生的,是他收养的孩子,男孩儿在前,女孩儿在后。 老矿工死于塌方事故,但他在的煤矿是黑矿,这样的事情只能算他倒霉,那个年代塌方死个把几个人,跟感冒发烧一般寻常,他的离去让两个孩子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男孩儿为兄,叫李自强...

抱残守缺的故事

抱残守缺的故事 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

倒屣相迎的故事

倒屣相迎的故事 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此名,慌忙跑出去迎接,急得把鞋都穿倒了。 王粲进入客厅后,大家几乎惊呆了,原来王粲是个少年,身材瘦小。大家不解,为何蔡邕这个大官对个小孩也如此敬重。蔡邕看到大家惊愕的神色,介绍说:...

小狗和小猪

一只小猪和一只小狗住在森林里,相依为命,白天他们一块到处找食吃,晚上他们睡在一起。 一天,一只小兔告诉他们说:“在山那边的山脚下,有一家饭店,每天的剩菜很多,什么都有,有鱼、有肉、有骨头,馒头等等。” 小狗和小猪听了,非常高兴,便决定到山那边去看一看。 小兔又说:“不过,在山上,住着一只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