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我在听

阅览199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41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午夜的电话铃声似乎总比白天更刺耳、也更急促。被惊醒的我从床上一个激灵坐起来。电子钟上红色的“12∶00”在黑暗中显得尤为诡异。我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可怕的猜测涌进脑海:急病?意外?暴力?

我一边推醒丈夫,一边心惊胆战地拿起话筒:“喂?”

“妈妈……”听筒里的声音细若游丝,几乎被电波的杂音淹没。但“妈妈”这个词对一个母亲来说和其他单词都不同,即使再微弱,再模糊也能穿越时空,像冲锋号一般盖过世间万籁。

电话里的声音年轻、无助、带着哭腔。我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眼前浮现出女儿玛莎楚楚可怜的小脸!“妈妈,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是,求您先别问问题,请让我把话说完。是的,我喝了很多酒,我知道我不应该开车,但……我刚才撞到桥栏杆上,差点儿翻车……”

我倒吸一口气,头痛欲裂。疲劳、紧张、恐惧令我无法清醒地思考。我是在做噩梦吗?不,闹钟的指示灯、冰冷的听筒、断断续续的抽泣,都在告诉我这一切是真实的。丈夫也醒了,我示意他凑到听筒这边,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很多话要说,但目前最明智的选择是屏息倾听。

“车停住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如果明天早上警察到咱们家去告诉您,我出车祸死了,您和爸爸会有多伤心……我想回家。我现在知道离家出走是多么不负责任。昨天一天,您和爸爸肯定担心死了……”话筒里传来内疚的哭声,一下下敲进我和丈夫的心里。睡意渐渐消散,我轻声说:“我们不……”

“我还有事要告诉您。”她急急地打断我,大声恳求道,“妈妈,请听我说完。平时您总是告诉我应该如何如何,但您从来不问我的感受如何。出了问题,您每次都有正确答案。但有时候,我需要的不光是答案,我还需要有人来听听我的解答,即使它是错误的。”

我看着床头柜上玛莎的周岁照,温柔地说:“我在听。”

“妈妈,我不光撞坏了爸爸的新车,我还偷偷卖掉了您的红宝石项链,就是外婆留给您的那条……我很后悔……您一定很生气。请不要挂电话,我需要您,别走,妈妈,我想回家……”她的话被痛哭声代替。

“我在这儿,一辈子都在这儿。”我发现脸颊上一片湿润,难道电波把她的泪水也传过来了?“你在哪儿?我们去接你。”

“附近有很多出租车,我可以拦一辆出租车回家。”她的声音镇定了许多,“车来了。妈妈,我这就回家。”

“好孩子,我们等你。”我说。

“谢谢您,妈妈!”电话“咔嗒”一声挂断了。

我放下听筒,和丈夫并肩走向女儿玛莎的房间。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走,默默地品味着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心中几分沉重,几分惶恐,而更多的是希望。我小声说:“我们要学会倾听。”丈夫搂住我:“我们得抓紧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轻轻推开女儿的房门,我们沐浴在温暖的光晕中。玛莎怕黑,我们为她安了一盏淡粉色的朦胧灯。此刻,她正在梦世界里遨游,小脸在灯光下越发显得晶莹剔透。

“那个女孩儿会不会不知道她打错了电话?”丈夫问我,他的眼睛并没有离开3岁的玛莎。仿佛一转眼,她就会长大成人。但任何人都不能永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成长的路途布满荆棘,有岔道,有陷阱。能走多远,全凭女儿的本事,我们能借给她的只有坚实的臂膀和4只聆听的耳朵。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妈妈、爸爸,你们在干什么?”玛莎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迷迷糊糊地问。

“爸爸妈妈在练习。”我走过去,抱起女儿。

“练习什么?”玛莎好奇地望着我们,柔软的身体热乎乎地蜷在我怀里。真难以想象,十几年后她会跟我一样高,会遇到各种烦恼和诱惑,或许有一天她也会在黑夜中迷路。

“练习倾听。”我和丈夫异口同声地回答。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最后的相约

阿珍是个“陪看”女郎,所谓“陪看”,名义上是说在那些小型电影院、录像厅陪着单身男客看,其实大多是提供色相服务的。虽说这是个挣钱的行当,但阿珍今年已经38岁了,再精心打扮也是个半老徐娘,所以生意不好。 这天傍晚,阿珍和平时一样,穿着很“露”的衣服,在电影院附近揽客,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揽到生意...

是我害死了疯子妈

都说“女儿是妈的小棉袄”,可我从小就跟爸爸亲。因为打记事儿起,我妈就是个精神病。虽然平时她最疼我,可犯起疯来每次都把我锁进院里的小黑屋,任凭我嚎破嗓子也不放人……因为她这份疯,我缺了上百节课,降过两次级,直到十六岁才上了初中。 上初一那年,我无意中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原来我的亲妈早死了...

一只不向命运屈服的蝉

1990年7月,她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家庭。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但是在她两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出院后,她不能再发出声音,想要东西就比划着哭。 为了给她治病,1993年,全家人南迁到父亲打工的广东。医生的诊断让人很泄气:听力无法康复。就这样,4岁时...

一个搓澡女工的远见卓识

向陆珍在北京只是一个普通的搓澡女工。但是向陆珍又是不普通的,因为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 前年远在扬州的女儿考初中时,考试成绩离扬州市实验中学的录取线差了几分,为了能让女儿上一个好学校,向陆珍一咬牙交了将近一万元的赞助费。 10岁的儿子住在“北京奶奶”家,每个月向陆珍付给老夫妻1000元钱作为报酬。...

毛遂自荐的前提是工作能力

1979年,CE公司董事长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继承人,公司内部每个人心中都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幸运之神会落到哪一位头上。 当时,杰克?韦尔奇在CE公司消费品业务部门任执行官,经过近20年的职业生涯,他已经接近权利的顶峰。 1月底,老董事长雷吉请杰克?韦尔奇去他的办公室,当他进入办公室以后,雷吉请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