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赛跑,谁输谁赢

阅览4865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917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我和K是“发小”,同年出生,毗邻而居,父母在同一所大学教书,各自家中又都只有俺们一枝花。由于这样的背景,周围人有意无意地都会把我们搁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来我们携手长大,如同胞姐妹一般,可每每总是“被赛跑”,彼此心里也开始不知不觉较起劲来。

小时候我们都不算天生丽质,但我父母是山东人,K父母是广西人,遗传基因的作用,我总是比K高半头。这事很是让她郁闷了几年,人前人后便总是挺胸仰脖踮着脚尖走路,尤其和我在一起的时候。

K有一双深陷的双眼皮大眼睛,眼眸黑白分明,睫毛浓浓密密。和人说话的时候,她的习惯动作是忽闪两下再眨巴三下,于是别人会说:瞧这小姑娘,眼睛多水灵啊!她会羞涩地笑笑,更起劲地忽闪眨巴起来。为这事我没少埋怨我妈:为什么我没有双眼皮,没有长睫毛?我妈没好气地甩了一句:问你爸去,闺女像爹!

临近高考的时候,K着实让我羡慕嫉妒恨了一把。她妈她爸都是教专业课的,数理化特棒,家里就像请了俩家庭教师轮番帮她补习。我爸可好,教马列的,能帮上什么忙?好在我自己努力,也没让我爸我妈失望。虽然K读了医科,我读了文科,但同样是二类大学,谁也不值得炫耀。

毕业以后,K通过她爸学生的关系,进了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当大夫。我呢,“被照顾”进了我爸我妈学校的图书馆。虽然隔壁住着,但是我很难看到K的影子。她妈说:“我们KK可忙了,要值夜班,还要充电进修,时间都不够用的。当大夫的和你们坐办公室的可不一样,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好在是再忙,K也没忘了我。隔三岔五,她妈会到我们家送几张演出票、展会票什么的,说是K的病人送的,她没时间去,让给我了。

我妈最见不得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与其这么闲待着,不如早点把终身大事办了。她像事先准备好了名单一样,很有秩序很有节奏地逐一安排我和那些人相亲。后来,我选了一位和我一样坐办公室的大专生结婚了,反正都是没有宏图大志的人,安安静静过日子得了。K也领回了一位男朋友,说是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找到,是个博士。

K的博士终于把她带出了国门,去的是美国,这也是K爸K妈多年的愿望。临行前,K赶着做服装,还特意做了一件丝质旗袍,说是为参加国际晚宴准备的。我暗想,人家连晚宴的服装都准备好了,而我对晚宴的概念还停留在屏幕上,心里不免酸酸的。

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在家里享受着国宝级的待遇。要不是我强烈坚持,老公早就让我请假在家待产了。孩子出生那天,爸、妈、公、婆,还有未来孩子她爸、她姑都像进入临战状态,各有承担,各有岗位。我在产房里疼得嗷嗷乱叫时还在想,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嘛,K在国外生产可怎么办,上哪儿去找这么庞大的后勤队伍。

有一天,我妈看见了K爸,他一个人拖着行李车去买菜,原来K妈到美国帮女儿带孩子去了。说起K,K爸的眼圈都红了:“我们那个女婿,可不像你们家女婿那么会疼人。K生孩子,他居然在实验室里几天没出来。K从产房出来饿得不行,只找到一片面包。K妈心疼闺女,丢下我这个病老头看外孙女去了。”

后来,我们搬了家。我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为调工作、评职称等俗事忙碌,旁人的事没工夫打听。K的消息时隐时现,一般都是爸妈回学校参加支部活动道听途说来的。据说他们在美国康州买了一栋400多平方米的别墅,又生了一个儿子,K老公常年派驻国外,K留在家里照顾儿女。

今年春节,我突然接到K的电话,说她在国内,很想见我。

最初那一瞬,我竟然一下子没认出来她。K的体态不再灵巧,臃肿的身体被裹在宽松的羽绒服里。虽然还是梳着想挽留住青春的披肩发,但显然缺少修整。她眼角下垂,睫毛稀疏,灰黄的脸上写满了苍凉。

看着我诧异的表情,K苦笑说:“惊着你了吧。”

我们毕竟是“发小”,或许也是因为K压抑得太久,她用我不曾在她身上见过的坦诚,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

“出国最初几年,生活还过得去,他在外面忙,我在家里带孩子。但你想,身在异国,老公不在身边,我一个人管两个孩子,除了辛苦,还能有什么。特别是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无助和恐惧你是体会不到的。金融危机后,他失业了,到如今也没找到正式工作。不怕你笑话,他堂堂一个医学博士,开过铲车,当过超市的搬运工,连我都不忍看下去。我们现在只有靠老本生活。这几年我倒是回了几次国,都是回来‘抢险’的,不是我妈住院,就是我爸病危。我的心整天跟坐过山车似的。每次回来,对父母的歉疚让我不敢找同学和朋友,有点时间就想着多陪陪他们。我爸去年走了,剩下老妈一个人又不肯出国,说是在国内靠退休金还可以过,出国又给我们多添一张嘴,生活岂不更艰难?她一个人在国内,我又怎么能放心。我半夜常常被噩梦惊醒,一身的汗,吓的。想想老的小的,再想想自己,真不知道这大半辈子的忙碌换得了什么……”

要不是在餐厅,我真想抱抱K,给她一点温暖和力量,哪怕这拥抱微不足道。

➥ 本文由(云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乘风破浪的故事

乘风破浪的故事 乘风破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船借着风势,破浪前进动。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史.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友情超越生死

她憧憬地仰头看着美丽的月亮,幸福地听着林洁娓娓道来的美好传说,渐渐地把身子依靠在林洁的怀里,脸上带着永恒的微笑。 不再和她来往 11岁的女孩帕西得了一种怪病,怕见阳光,不停地掉头发,牙齿也开始松动。医生说这是一种病因不详的血液病,暂时无从对症下药。危险的是,这种血液病还可能会传染别人。...

又是紫薇花开时

那段时间,雨水缠绵滴答,天空是阴霾的,心情也是。从冬到春,我以蛰伏的姿态存在,一直延续至盛夏。 有一天,我决定冒雨出逃,当22路公交车穿过那段匍匐前行的路段以难得的速度前行时,久违的阳光竟然穿透了阴霾,朗朗地落在了我的脸上,透过被雨水冲刷过的车窗...

时间会告诉你

她嫁给他的时候,刚刚20岁。而他,则是比她的父亲还大了两岁。 这样的结合,当然绝少有人来祝福。她的父亲,早已咆哮着与她断绝了关系。母亲忍不住,结婚的时候给她打了电话,人却是哭得说不出话来。他前妻的两个孩子,不仅不来参加他的婚礼,路上碰见了,是连招呼也不打的。 沐在爱河里的她和他...

天冷就回家

2002年,我36岁的生日那晚,丈夫在一个年轻女大学生的温柔乡里不识归路。离婚时,他冷冷地说:“你一个中专生,没钱没业,自己都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女儿跟着你能有好日子吗?”潮闷的五月,丈夫的话像一场冰雹,七零八落地砸在我心里,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被优秀的丈夫抛离了很远。他不断地进步...